在宇宙中,黑洞吞噬万物,甚至包括光。
它有着黑洞之名,虽然尺寸迷你,但任何经过的电磁波或光,都不可能逃离它的引力。《科学》杂志宣布,世界上第一个人造黑洞在中国东南大学实验室里诞生。
不过,这个小型黑洞不仅不会毁灭世界,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吸收太阳能。
资料图:崔铁军(左一)、程强在人造黑洞实验装置前
在宇宙中,黑洞吞噬万物,甚至包括光。人们乐意议论这种天体,因为它神秘、性情怪异:它身处宇宙最幽暗的地方,没有人能直接观测到它,而靠近它的任何物质,都会被无情地拖曳到它的深渊里,小行星、星尘、光波、时间,无一例外。
人们对黑洞这种天体感到好奇,但绝不会希望有任何一个黑洞接近自己,或我们的星球。然而现在却有一些科学家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造出了黑洞,一个迷你黑洞。
《科学》杂志在介绍这种人造黑洞时建议,人们可以把这种黑洞装进自己的大衣口袋里。
制造出人造黑洞的是中国东南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崔铁军教授和程强教授是其中最主要的两位研究者。
实际上,我们做的黑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黑洞。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程强教授对记者说。
实验室里的人工黑洞,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将一个吞噬一切的恶魔装进口袋。据程强介绍,现在存在于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实验室的人造黑洞,实际上是一个模拟装置,这种模拟装置目前可以吸收微波频段的电磁波,在未来,它还可以吸收光。
但是除此之外,它并不能吸收任何实质的东西。它只吸收电磁波,不吸收能量。程强对记者说。
这是一个不具有危险性的黑洞,不仅如此,这种装置还能在未来用于收集太阳能。在这方面,人造黑洞将比世界上任何一种太阳能电池板都更高效。
一些物理爱好者甚至为这种全新的装置设计了一些新功能,比如将它装置在航天器中的太阳帆上,或者用来吸收空气中游散的电磁波因为手机和无线网络的普及,这种看不见的电磁波据说侵害了我们的健康,成为一种新的污染。
不过,制造黑洞的研究者却从来不想那么多,现在崔铁军和程强正在继续的,是如何把实验室里的装置变成样机,实现工程化。
面对关于人造黑洞的各式各样的议论,程强认为, 成果公布以后,被许多国际媒体转载和评论,确实也大大出乎我们意料。从我们个人角度而言,只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工作。
实验室里的黑洞
我觉得很惊奇,崔和程这么快就做出了人造黑洞!看到这个研究成果后,纳瑞马诺维说。
伊维根纳瑞马诺维(Evgenii Narimanov) 是美国印第安纳州西拉斐特市普渡大学的一名教授。
今年年初,他和合作者亚历山大基尔迪谢维(Alexander Kildishev) 一起,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制造小型黑洞的理论和设计方案。
美国普渡大学的伊维根纳瑞马诺夫(Evgenii Narimanov,来自俄罗斯) 教授和亚历山大基尔迪谢夫提出了一种制造小型黑洞的理论和设计方案。
他们的想法是通过模拟黑洞的一些性质,使在人造黑洞附近出现的放射性物质被吸引,然后螺旋式地进入黑洞中心。
我们的确是受到他的论文的启发,但研究本身是我们独立完成的。程强对记者说。
之所以能这么快将之变成现实,是因为他们所在的实验室也一直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积累了很多年的经验,实验过程中也用到了很多他们自己的独创性想法。
不过虽然名为黑洞,他们受纳瑞马诺维启发而造的黑洞,和真正存在于宇宙中的黑洞还是有大差别的,这种差别并不仅仅体现在质量的大小上。两种黑洞的原理其实并不一样。
宇宙间的黑洞之所以能吞噬一切,是因为它质量巨大,而实验室里的黑洞,实际上是根据光波在被吸进宇宙黑洞时的性质,模拟出来的仪器,可以令光波接近时产生相似的扭曲,并被吸引。
也就是说,两种黑洞可以让附近的光波出现相似的结局,但是光波遇到的却并不是同一回事。
不过目前东南大学实验室里的黑洞,还只是适用于某些微波频率,比如人们常用的通信频率, 如GSM、CDMA 和蓝牙等,吸引光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为光波的频率更短,需要设计的人造黑洞尺寸也要更小些。
美国普渡大学的亚历山大基尔迪谢夫(Alexander Kildishev,也为俄裔) 和伊维根纳瑞马诺夫一起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制造小型黑洞的理论和设计方案。
超强吸波装置
这样的人造黑洞,在未来可以用于发电。
当电磁波遇到这台仪器,就会立刻被捕获,并且立刻被引入到仪器里,一直被吸进黑洞中心。没有电磁波可以逃离这个黑洞。崔铁军向《科学美国人》杂志描述人造黑洞时说。在他们的仪器中,被吸入的电磁波在中心位置转化为热能。
根据《科学》杂志介绍,人工黑洞是一个直径22 厘米的装置。它有60 个同轴环,外层由40 个同心环组成。
通过特别设计,研究组令同心环的从外到内的介电常数发生连续变化,而不同的介电常数,则能让电磁波的方向发生相应改变。
程强把这台仪器描述成一个超强吸波装置。可以这样联想,一台人造黑洞仿佛一台吸力强大的吸尘器,只要它所在的地方有电磁存在,那些电磁波或光波就会源源不断地被它收入囊中,不受任何其他外界条件的限制。
用于获取能源,这样一个超强吸波装置仿佛正在打开一座看不见却内容丰厚的宝藏,用它来吸收太阳能,不仅可以在任何天气里正常工作,甚至将之放入黑暗的宇宙里,它也能收集到同样多的电磁波或光波,并将之转化为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