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
诗圣杜甫,在我们眼中的形象,要么在江边看黄四娘家花满蹊,要么在漏雨的简易棚子里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或者在落花时节与老友感叹流逝的青春,然而,对于杜甫当年在长安城从事行政的一面,却了解甚少。
对于这段按部就班的工作,杜甫是写过微博进行记录的,记录了他是怎样值夜班的,又是怎样下班的,很有现场感,由此可以看到杜老师形象的另一面,中规中矩而又工作热情高涨的一面。
本版撰文/刘黎平
(除署名外)
背景:
杜甫冒着生命危险找到工作
杜甫老师常被后人称为杜拾遗,拾遗,这也是他一生中最拿得出手的职位之一,这职位虽然不高,《唐六典》记载,左拾遗,从八品上,按照八品的级别对待,但职能不容忽视,皇帝有什么想不到的事情,遗忘的事情,拾遗官可以把这些事情直接向皇帝提起来,要么写一封奏章,呈上去,要么建议文武大臣在朝堂上公开辩论。
杜老师的这个职位来之不易。可以说是用生命换来的。想当年杜老师在长安北漂十年,44岁时才找到一个看管军火库的工作,他一肚子的学问和满脑子的志向,换来的就是拿着一串钥匙,在军火库周围晃来晃去,真够杯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