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苏洵进京赶考,名落孙山,启程回四川老家,途经嵩山,写了一首诗:
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
晴原漫漫望不尽,山色照野光如濡。
意思是嵩山风景真好,山上阳光明媚,山下一马平川,我苏洵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还没见过这么好的地方,我要在这儿买地盖房,把老婆孩子都搬过来住。
苏洵有没有在嵩山买地盖房呢?没有,因为他没钱。多年以后,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写文章提到这件事:昔予先君,以布衣游学四方,尝过嵩洛,爱其山色,慨然有卜居意,而贫不能遂。意思是当年我爸爸以平民身份漫游天下,经过嵩山的时候,希望能在那里安家,可是他太穷了,买不起地皮,盖不起房子,美好的愿望成了泡影。
苏辙说得没错,他的爸爸确实是个穷人。
当然,苏洵虽穷,还不到赤贫的地步,他在四川老家还有100亩稻田和5亩菜地,完全能解决一家几口人的温饱问题。但是苏洵不善理财,也很少去田地劳作,他一生最大的兴趣就是当官。为了当官,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每次都是名落孙山。他不气馁,努力尝试考试以外的路子,前后花了三十多年时间给所有能拉上关系的官员献诗,猛拍欧阳修、王拱辰、张方平、文彦博等等朝中大老的马屁,甚至不惜结交一些声名狼藉的贪官(例如雷简夫),只求人家能赐给他一个幕僚的职位。直到五十多岁的时候,苏洵的努力才得到回报在欧阳修的举荐下,他终于可以不用参加考试,获得了一顶霸州文安县主簿的乌纱帽。主簿是宋朝最低级别的文官,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当时这个职务每月只有7贯铜钱的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