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取消春节的改革为何行不通

2021年06月10日15:23:47


  农历新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受欢迎的节日。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对春节传统风俗不屈不饶的执著坚守,可以看到民俗的力量是何等地强大,任是什么力量也不可阻挡!
  
  说来有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的执政当局民国政府,曾一度试图将传统节日习俗搬到新的立法系统中去,过公历元旦,不过农历新年。然而,这种风俗改革终于没有成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正式通电各省: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中山引进西洋历法,改变传统的正朔,以公历为标准纪年,将1912年1月1日定为民国元年元旦。民国元年1月13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令内务部编印新历书。
  
  1914年1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继续推行新历。这样,在中国就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一种是官方推行的西洋阳历体系,作为公共行政、执法、国际交往的时间标准;一种是传统社会的阴阳合历体系,人们按习惯沿用,服务于农时与日常社会生活。在民国初年,政府虽然强力推行新的历法,但也考虑到民众生活的需要,采取调和折中的方式。袁世凯批准了一项呈文,传统农历新年岁首在官方意义上正式被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被安置在公历的1月1日头上。这样,由于政治变革的原因,在近代中国社会出现了两个新年。一是民国新年,在公历元旦;一是国民新年,在农历春节。
  
  1930年,激进的民国政府曾一度不满二元历法结构的存在,试图全部统一使用公历,将传统节日习俗全部搬到新的历法系统中,过公历元旦。政府重申:(一)凡各地人民应将废历新年放假日数及废历新年前后所沿用之各种礼仪娱乐点缀,如贺年、团拜、祀祖、春宴、观灯、扎彩、贴春联等一律移置国历新年前后举行;(二)由党政机关积极施行,并先期布告人民一体遵照办理,废历新年不许放假,亦不得假藉其他名义放假。
  
  1949年,新中国成立,继承辛亥传统,在历法上采用公元纪年法,但对传统年节给予特别关注。12月23日政务院第十二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了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假日及其放假日期。从此,春节成为社会上下对旧历大年的称呼。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以过革命化春节的名义,试图取消春节假日,对春节传统习俗进行各种禁止与限制。
  
  然而,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如何呢?事实上,老百姓根本不理会公历元旦,仍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新年。民国初年,老百姓对阳历新年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当年民国政府取消阴历新年,一度雷厉风行。据时人记述,春节期间派警察到关门停业的商店,强迫其开门营业,并将元宝茶及供祀的果品捣毁,有的还要处以罚金,甚至乡间售卖历本的小贩,亦一并捉去拘役。一时间人心惶惶,将一个欢天喜地的新年,弄出啼笑皆非之状。不过这种做法,一二年后即消失,人们照旧过自己的春节,当局也无可奈何。1934年初,南京国民政府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不得不承认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民间又可名正言顺地过农历春节了。所以民国时期直接将农历岁首称为春节,符合传统节日的内在性质,人们易于接受。就是文化大革命政治高压期间,对春节等传统习俗进行各种禁止与限制,但最终也没有阻止人们欢度春节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