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光伏产业基地的实施意见

2020年07月16日03:25:54
发布部门: 辽宁省锦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锦政发[2007]4号

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省直有关单位:
在深入实施“五点一线”发展战略过程中,市委、市政府积极寻求经济发展的突破点,决定把锦州建设成东北地区最大光伏产业(包括硅材料、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及其产品应用等领域)发展基地,促进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在锦州湾整体开发中实现率先突破。为尽快壮大我市光伏产业,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光伏产业的必要性
(一)机遇难得
光伏产业是绿色、环保、新能源产业,是近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太阳能发电是可再生的替代能源,作为一种新能源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并网发电、居发用电、汽车、游艇、高速公路等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独特优势已远远超过风能、水能、地热能、核能等各类能源,有望成为未来电力供应的主要支柱。光伏产业是朝阳产业,各国都处于发展初期,并且发展前景巨大,发展机遇十分难得。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我市的工业经济是以石化为支柱产业的经济结构格局。进入21世纪后,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石化行业已变成夕阳产业,世界石油储备只够开采40年一50年,发展空间十分有限,我市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目前锦州的光伏产业已异军突起,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国际经济正处于工业化时代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型时期,光伏产业是后工业化时代的主要能源产业,最有可能成为锦州未来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光伏产业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光伏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外延产业的发展,如太阳能电池与家用电器、交通、海运、航运、建材、园林、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结合,就可以促进绿色能源的广泛利用,进而形成和壮大新的产业集群,完成我市工业产业的重新布局,从而带动我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健康、良性发展。
二、发展光伏产业的可行性
(一)区位优势
锦州处于京津冀经济圈与东北经济圈结合部,是东北西部、内蒙东部、河北东北部广大腹地最便捷的出海口,是辽宁省三大物流基地之一,是东北三大通讯枢纽之一,是东北地区输变电中心之一,是辽西科技教育文化和区域性金融中心。
(二)太阳能资源优势
锦州地处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平均年日照时间2600一300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0.6一0.75,远高于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特别适合于发展太阳能发电产业。
(三)工业基础与技术优势
我市光伏产业已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特别是低成本、高转换效率多晶硅生产技术的突破,必将引起世界范围的多晶硅产业的重新布局,极大地促进光伏产业进入无需政府补贴的真正市场化阶段。我市目前正在积极开展的硅片切割技术、硅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软基纳米半导体敏化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电子级多晶硅制造技术等研发工作,说明光伏产业是我市最具自主研发能力的产业,必将占领光伏产业的战略制高点,引领锦州工业走向辉煌。
三、发展光伏产业的战略定位、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战略定位
中国最主要的光伏产业生产基地之一、中国最大的硅材料生产基地,锦州市未来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指导思想
以建设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坚持前瞻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着力推进“一园区三基地”建设,扩大多晶硅、单晶硅和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光伏主导产品生产规模,逐步把光伏产业培育成我市新的支柱产业,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
(三)发展目标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把锦州建设成光伏产业国家重点研发中心、全国最大多晶硅和单晶硅生产基地之一、东北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国家级光伏产业特色基地,后续和外延产业初步得到发展。
1.产业规模。到“十一五”末期,我市光伏产业主导产品生产规模将达到:多晶硅3000吨、单晶硅2000吨、硅片5000万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200兆瓦,产值达到100亿元人民币,为光伏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技术研发和竞争能力。通过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产学研结合等多种方式,重点建设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国家级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实施品牌战略,推进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产业竞争能力,抢占光伏产业制高点。通过引进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技术,2007年实现太阳能级低成本高转换效率多晶硅生产技术、180微米超薄硅片制造技术、单晶硅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太阳能电池封装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突破。重点开展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技术、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软基纳米半导体敏化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电子级多晶硅制造技术等尖端技术的研发工作,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取得重大突破。同时积极开展太阳能光伏建筑集成(BIPV)技术及配套产品、光伏系统基础电器技术开发和应用、储能电池及储能元件的技术开发、太阳能照明技术、太阳能空调生产技术、太阳能水泵生产技术等光伏产业后续和外延产业的研发工作。
3.基地建设。建设成“一园区三基地”的光伏产业格局,即形成以开发区的光伏产业工业园区为核心,铁合金四氯化硅、三氯氢硅,凌海市多晶硅和凌南新区单晶硅三个生产基地为外围,相互依托,相互配套的产业布局。立足基础,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区的光伏产业工业园区要建设成集教育、研发、商务办公、孵化基地、示范基地、产业化基地一体化的高标准工业园区,充分体现21世纪朝阳产业的绿色、环保、现代化特色。
4.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光伏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拓展、延长光伏产业链,积极吸引更多的企业发展光伏产业和相关产品,培育产业集群,形成集团优势。首先,根据光伏产业发展需要,率先发展有一定基础的关联产业,利用化工优势发展三氯氢硅、四氯化硅、氯气、精制盐、EVA悬浮液、PET膜等产品;利用电力机械设备制造优势发展光伏系统基础电器设备,如逆变器、控制器、最大功率点跟踪器(MPPT)等产品;利用我市有色金属等材料工业的基础和优势,发展光伏一体化建筑所需的各种材料,如隔热材料、透光材料、储能材料、智能窗(变色玻璃)、透明隔热材料等。其次,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广阔、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的太阳能电池应用产品和太阳能应用的核心部件产品以及能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发展的光伏产业应用产品,如:各种太阳能灯、各种太阳能玩具、LED灯、储能电池、超白玻璃、太阳能空调(特别是与汽车油路相分离的车载太阳能空调)、光伏水泵等。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市长刘志强任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伟,市委常委、秘书长李东,副市长孙东克任副组长的光伏产业指导小组,下设光伏产业办公室,主任韩世乘,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市经济委员会。光伏产业指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制定光伏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和工作指导意见,并组织实施;为企业发展光伏产业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提供服务保障;负责制定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计划、项目建设计划、资金扶持计划,并组织落实。
加快发展光伏产业是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及部门都要加大对光伏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力度,帮助光伏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加强指导,协调配合,优质服务,举全市之力,打造我市光伏产业,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定期检查实际工作和服务情况,实行严格考核,并与奖惩挂钩。对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增加政绩考核附加分,对工作成绩显著的个人给予优先提拔和物质奖励,对发展我市光伏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和企业家给予重奖。
(二)成立光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根据光伏产业第二次市长办公会议《关于光伏产业基地建设问题的市长办公会议纪要》(锦政纪(2006)55号)精神,组建锦州市光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隶属于锦州市光伏产业指导小组。光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聘请国内外知名光伏产业专家、技术人员、重点企业家、大专院校教授、研究所研究员等有关专家作为顾问,我市光伏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作为理事会成员单位,组织专门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光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经费来源于锦州市光伏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和各项专项基金。
光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要为光伏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主要工作是:
1.开展光伏产业的战略性研究。不断跟踪国际光伏产业发展动态,深入研究和把握光伏产业发展趋势,编制锦州市“十一五”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和长期发展战略,协助重点企业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公司战略、品牌战略、人才战略、技术开发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等。
2.拓展光伏产业链。充分发挥专家顾问的作用,研究光伏产业上游产业、外延产业、后续产业,特别要针对光伏产业应用产品寻求技术和资金支撑,拓展我市光伏产业链。
3.搭建技术服务和研发平台。充分发挥专家顾问的作用,为我市企业发展光伏产业搭建技术服务和研发平台,促进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制定重点光伏产业产品开发计划,参与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光伏产业技术转化。
4.提供投资咨询与服务。为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身到光伏产业,壮大我市光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中心要针对致力于发展光伏产业的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开展投资咨询与服务工作。协助和帮助企业选择适当产品,寻求技术来源,开展市场调研,编制可研报告和产品开发计划,帮助企业办理各种投资手续等工作。
5.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根据光伏产业链框图,选择重点产品,开展市场和技术调研,编制重点项目招商材料。利用多种渠道,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外部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来锦发展光伏产业,加快我市国家级光伏产业基地建设进程。
6.承担行业协会功能,加强外引内联工作。组织相关企业成立光伏行业协会,加强我市光伏产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联盟,协调政企之间关系,形成合力,共同面对光伏产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着重解决我市光伏产业面临的共同困难和问题。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我们要以新世纪石英玻璃有限公司多晶硅产品鉴定会和我市光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论证会为契机,召开中国光伏产业论坛会议,并争取以后定期在锦召开,打造锦州光伏产业品牌。
(三)建设高标准光伏产业工业园区
在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集教育、研发、商务办公、孵化基地、示范基地、产业化基地为一体的高标准光伏产业工业园区,争取建设成国家专业化工业园区示范工程。建设主体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光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承担,聘请高水平的专业机构编制光伏产业工业园区建设方案和初步设计,争取列入辽宁省“五点一线”整体开发总体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积极争取软贷款和其它资金的支持。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制定《锦州市人民政府加快发展光伏产业基地优惠扶持政策的若干规定》,加大对我市发展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同时,也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优惠政策支持。
(五)建立光伏产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积极争取辽宁省教育厅在渤海大学和辽宁工学院设立光伏产业教育培训基地,设立相应学科,开展相关培训,为锦州、辽宁乃至全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类可靠的人才保障。同时争取在上述两所大学组建光伏产业和电子材料产业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研究、开发光伏系列产品。
(六)积极开展推广太阳能利用工作
充分利用国家关于可再生能源的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开展推广太阳能发电和光伏产品利用工作。我市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积极研究和制定推广光伏发电和光伏产品的应用办法和实施意见,争取得到省政府的支持,作为辽宁省的试点城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推广太阳能利用工作,为我市光伏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起到示范作用。

二○○七年二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