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区全面推行旧城改造的第一年,改造地块遍布全区所有街道,拆迁项目之多为历史之最。工作挑战性极大,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作用,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工作质效,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各项目
标任务。根据河办发[XX] 82号文件要求,现述职、述廉、述学、述法如下:
一、履行职责情况
年内在拆项目35个,其中往年积存项目6个,其中万达广场、会展中心、灰场路安置小区、十排房项目已全面完成,越河小区、南水北调项目由于体量较大,尚余部分尾数。新拆项目27个,拆迁总面积约52.8万平方米,总户数3328户。其中巨一广场、微机研究所、漕运西路中段、漕运西路西段、万达5号地等5个新开拆地块已拆净;华新桥、康居花园、颐高数码港等尚未拆净但已保证了项目钻探、打桩和开工建设;文苑小区、会展中心、九二五厂、灰场安置小区、万达广场等5个积存多年的拆迁项目完成扫尾工作。位于淮海中心商业区核心地段的雨润拆迁项目在奖金期签约率达98.2%,茂业百货项目、水门桥东北角在奖金期内签约率100%,创造了淮安拆迁新速度。
(一)真抓实干,又好又快推进旧城改造和拆迁安置工作。一是强化项目运作。做深做细每一个地块前期调查和成本测算,积极配合国土局、旧改办及各街道进行土地挂牌前工作,年内对38个地块进行了调查测算,成功挂牌并摘牌了14宗土地。对摘牌后的拆迁项目,坚持一个地块一套方案、一个项目一个计划、一户群众一个方法。对拆迁有直接影响的问题,诸如改制不彻底的企业、未参加房改房等问题在项目进场前尽快协调到位,确保新项目的顺利推进。二是强化方案制定。坚持做到“三不拆”,即拆迁手续不齐不拆迁,拆迁安置方案未定不拆迁,拆迁资金不到位不拆迁。在拆迁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性化拆迁”理念。对安置方案多层次、多角度、反复征求被拆迁户的意见,最大限度地体现绝大多数被拆迁户的意愿。针对老城区的就医难、就业难、生活难、住房难“四难”问题,联系了街道、社区、人社局、住建局开发企业等单位,开展“服务拆迁户,真情送岗位”活动。积极申办共有产权保障性住房,为被拆迁户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强化阳光操作。年初、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行“十公开一监督”阳光拆迁模式,在所有的拆迁现场都设立公示栏,公示相关政策及投诉举报电话。按拆迁工作序时进度及时将被拆迁房屋的面积、评估价格等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还聘请区纪委、人大、政协等领导成立巡视监督组,从拆迁方案制订,到拆迁、拆除现场参与全过程监督。
(二)强化管理,严格规范拆迁工作行为。一是狠抓制度建设,规范拆迁工作。建立不良记录台帐,实行每月一考核、每月一兑现。二是狠抓拆迁专业人员的素质教育,树立良好拆迁形象。年初向全区所有拆迁工作人员发出了“阳光拆迁、廉洁拆迁”倡议,并在长荣大剧院门前广场举行“廉洁拆迁千人签名活动”;
邀请区检察院杨小平检察长向全区广大拆迁工作人员做了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题讲座。组织了100多人参加了由市拆迁办组织的业务培训,经考核76人取得拆迁上岗证,其中18人获得二级动迁员资格,8人取得三级动迁员资格。在项目开拆之前,组织对参加项目拆迁的所有工作人员学习、讨论、演练,并进行闭卷考试,不断提高拆迁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牢固树立“建一流队伍、争一流服务、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工作目标,坚持每月集中学习和交流点评一次,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交流中提高水平。三是狠抓廉洁拆迁,坚持警钟长鸣。在项目开拆之前,与各拆迁工作人员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并印在发给被拆迁户的宣传手册上,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时刻警示身边工作人员。凡被举报查实的,对工作人员给予党纪处分,并责令退出拆迁工作岗位。四是严格执行拆迁政策,坚持阳光拆迁。坚持公示制度,增加拆迁工作的透明度,坚决杜绝暗箱操作行为,维护拆迁政策的严肃性、客观性和平衡性;每个项目在开拆之前,对工作人员都要进行严格培训考核,统一操作口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拆迁实施工作不规范引发的各类矛盾。在协议签订中,严格对照政策和补偿标准,按照每一份协议通过“三关”(即:组员关、组长关、审核关)“四人”签字的工作流程,以杜绝“人情协议”,避免徇私舞弊情况发生。五是加强档案管理,实现档案管理制度化、信息化、智能化。加大了档案室硬件投入,完善了档案的查、借、调、阅制度,实现了每户一分钟的电子查询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