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2020年10月11日20:26:47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西线无战事》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1

我在小学期的时候,阅读了德国作家雷马克根据自己的战争经历写的一本小说《西线无战事》。它给我留下了很大的震撼。这本书故事的背景是在一战的最后两年,全书着重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恐怖作者笔下既没有堂皇的军容,也没有壮丽的场面。有的只是毒雾硝烟、断肢残骸以及战壕中的血泊、墙壁上的脑浆、树枝间的肠脏。让人读了如临其境,充满了对战争的恐惧与憎恶。

但是本书既不是对战争的控诉也不是内心的自白,仅想以此告知后人曾经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在罪恶的硝烟中苟延残喘着,最终还是静静地倒下了。

作者雷马克通过主人公博伊默尔这个角色直接参与了一场战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以一个战争参与者的身份方方面面的去描述了整个战争所带给人们的种种伤害。博伊默尔身边的战友们的那些故事又向我们极力描述了战争的可怕之处。读到某处,我们或许会设想自己也成为了他们其中的一个,甚至还会禁不住为自己也设计一种死亡的场景,但死亡的方式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也可以说,他们的内心对死亡既是万分的恐惧又是极度的坦然,因为恐惧并不能降低他们被子弹、弹片击中的可能。恐惧有时常常还会加快他们死亡的步伐,那个跑出战壕的士兵就是一个例证。

也许是由于自己是一名准军人的原因,对于战争有着本能的敏感。当我看到小说中描写的那些枪林弹雨和遍地横尸的场景,心里便会不由颤动。这就是战争,死亡对于士兵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宿命。当一个人一旦处于一种战争的状态,死亡便成了随时会发生的事情。就像书中所说,即使我站在平静的水中,离漩涡的中心很远,可是我已经感受到它的吸力在缓缓地,无法逃脱地,抗拒不了的把人吸过去。这种引力,便是死亡。对于一个士兵而言,大地对他们通常有着特殊而又重大的意义,或许那才是他们最好的依托,最亲的亲人,最好安全的保障。当炮火来临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身体连同四肢和脸深深的埋在泥土里,因为只有紧紧的贴靠着大地,他们才能多活哪怕十秒钟的时间。在战火之中,一个士兵只有度过一千次的偶然性才算真正的活着。

故事的最后,保罗与他的七个伙伴在残酷的战壕生活中体验到死亡、孤独、恐惧与了无希望,才发觉了战争的现实与可怕。然而一切都已来不及了!这群当初抱持着满腔的热血与激奋的青年,最终无一幸存。而德军在军方报告中,仅只短短一句“西线无战事”,便将所有隐藏在和平假象中的残酷事实全数抹灭。

其实在战争死亡面前,文字的力量又能有多大呢,至少是无法倾诉的重。只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才能真正体会那一份无法言说的痛苦。想让这些从战争中奇迹幸存的人恢复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么?疼痛和血腥早已深入他们的骨髓,其实当踏上那片战场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注定与和平无缘。他们的眼早已在硝烟中变得惊慌失措,而这种过度的疲劳也让空洞的眼显得毫无存在的意义。他们虽然存活下来了,但其实他们已经同一起浴血奋战的战友们消逝于那个战火年代,带着他们的青春年华。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2

暑假当中,阅读了德国作家雷马克根据自己的战争经历写的一本小说《西线无战事》。它给我留下了很大的震撼。

这本书的书名“西线无战事”是在一战最后两年,人们在德国军方的战报中可以成百次地读到的句子,对此,有人相信,有人怀疑,可是只有少数人知道,在这个句子背后隐藏着更多的悲哀、痛苦和毁灭。《西线无战事》讲述的仅仅是主人公,二十岁的德国小伙子博伊默尔,以及他的同学和朋友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最后两年里的战斗和生活的一些零散的片段。博伊默尔和他的同学当初只是些十八岁的青年,在长期接受老师们灌输的所谓“英雄气概”,“神圣职责”和“祖国”等爱国主义口号后,自愿报名参军,经过短期训练后开赴西线参战。但自从上了战场的那一刻起,这帮热血青年对生活热忱的理想便在残酷的硝烟与弹片的现实面前破灭了。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抵抗不住连天的炮火和壕沟里的野蛮撕杀。他们的眼中只有鲜血、残肢,、碎肉、脑浆和毒气。活生生的同学和战友一个个阵亡,战场成了一个个无名士兵的坟墓。他们每天都在生死线之间挣扎着,直到死亡。

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战争就是毁灭的代名词。战争摧毁着一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总共造成5000多万人的死亡,各国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大灾难。战争不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并给活着的人——特别是参加战争并在战争中成长的那一代年轻人——的心灵造成无尽的摧残。与军队里的其他人不同,其他人大多在战前就有了工作,家庭,战后可以很快恢复正常生活。可是这一代年轻人大多是仅有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上战场前他们从来没有过职业,他们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人。接着战争教会他们野蛮无情,教会他们丢弃梦想,让这些年轻人每天在野蛮与良知,现实与梦想,这些极端之间苦苦挣扎,直到最后原本纯洁的心灵被完全摧垮。

虽然战争意味着毁灭与灾难,但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战争一直没有停止,人类对和平的呼声也一直没有间断过。近日来,我们可以从各种新闻媒体上了解到,现在伊拉克境内已经战火连天,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十几天的战火已经使大批的军人身葬战火,许多平民无辜丧身。战争,给多少伊拉克人,美国人,英国人……的心中留下阴影,给多少伊拉克、美国、英国……家庭带来黑暗。我为这又一场灾难的出现而感到悲哀。几千年来,这个地方曾遭受过多少次战争的毁灭。古时候,这里曾是美丽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无数部族都梦想着占有她。最先踏入这块土地的是苏美尔人,接下来是阿卡德人,阿摩利人,赫楞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古罗马人,土耳其人,直到现在的阿拉伯人。下一个可能就是美国人了。只有强者才才能统治这片土地,弱者就要遭受灭顶之灾!这便是这块土地的历史,一部野蛮征战与文明建设的历史。我们不否认那些些古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我们也不要忘记,当一个古老文明被一个年轻的用武力取代的时候,其代价便是成千上万的男人,妇女和儿童被屠杀,多少的辉煌的建筑,亘古的遗址,精美的艺术品及其他人民劳动成果被毁坏,无数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古人进入这片土地为的是食物,现在美国人进入这块土地为的是石油。但他们的代价都会是一样的——无数人生命的丧失与心灵的摧残。千百年来,人类时时刻刻对和平发出真切的呼唤。战争的恐怖和残酷,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这一切都是人类无泪的悲哀。

在这部小说的最后,就在和平即将到来之前的一个宁静的秋日,博伊默尔已经被战争摧垮,想到自己无法面对将来的生活,轰然倒地。他阵亡了。此时是1918年10月,这天整个前线是如此平静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3

《西线无战事》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保罗和他的战友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故事。当我刚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这本书又是那种无聊的叙事故事,因为它在一开始就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了主人公和他的战友,在撤离前线的日子里是如何为了能够多得到一点军需食物和纸烟而高兴的,接着又描写了他们在去战地医院看望他们濒死的战友时还想着继承战友那双漂亮柔软的靴子。

可是,随着故事的进行,他们重新回到前线战场上,我才明白撤防的日子对保罗和他的战友们是多么难得的舒服日子。作者用了极其细腻的文字描写了前线战场上的情形:炮弹如何散落在战场上,大地上的泥土和树林如何炸裂开来不复存在,火箭和照明弹如何在天空中交织成网,战士幻想中和平美丽温暖的家乡和空气如何被现实中狭小冰冷的战壕打破,求生的欲望与随处可见的死亡和尸体的鲜明对比,保罗在战场上杀了一个人又试图救他时身上的人性的斗争。这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战争的继续,都使人感到触目惊心,最后让人冰冷麻木。

贯穿全书的是主人公保罗的不停的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到战场上来?敌人,我们的敌人,他们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到战场上来吗?我们的战友和对面的那些法国兵,和俘虏营的那些俄国兵有什么区别?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工人,甚至还有学生,还有那些稚嫩的孩子。战争会把我们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再也不能回到过去的生活中去了。”

尽管对周遭发生的一切有着种种的疑问,但是这一切在战争中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一旦战争打响,对保罗他们来说,只剩下“活着”这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这些士兵在被草率地送上了战场之后,从身体到精神,都被战争摧毁了,有的`落下了残疾,有的死亡了,还有的因为想逃离这个战场而被送上了军事法庭,甚至到1918年德国投降的前夕,主人公保罗也倒下了,最后,他们这一群人,从外到内,无人生还。正如书的扉页文字所说的:“这本书既不是一种控诉,也不是一份自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即使逃过了炮弹,也还是被战争毁灭了。”

作为一本著名的反战小说,这本书循序渐进,让我从一个亲历战争的人的角度对战争这件事产生了思考,希望战争永远不再有。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4

本书以一名德国军人的视角描述了参加一战的经过,看到战友的逐一死去,他反思了战争的正义性和他们活着的意义。

这名军人的参战是受班主任鼓吹效忠国家思想的影响,而非是他个人自主的选择。当他投入战争后,发现他的班主任“超出我们的,无非是空洞的言语和巧妙的圆滑。第一次雨点般的炮火就指出了我们所犯的错误,在炮火底下,他们谆谆教导我们的那种世界观土崩瓦解了。他们仍在继续撰写文章,进行演讲,而我们却看到了野战医院和死亡。他们把效忠国家看成是头等大事,而我们却已经知道,死亡的恐惧比以前更加强烈了。然而我们没有成为叛变者,没有成为逃兵也没有成为胆小鬼——所有这些词汇他们信手拈来就随便使用。”“在这里人们才看到,一个人身上到处都可以中弹。……人们无法理解,在这样支离破碎的身子上面居然有人的脸,而生命每天就在那里面延续。然而这仅仅是一个野战医院,也仅仅是一个病区——在德国有成千上万,在法国有成千上万,在俄国也有成千上万。既然这样的事情都是可能的,那么所有已经写出来、做出来和想出来的一切是多么没有意义啊!既然几千年的文化根本无法阻止血流成河,无法阻止成千上万个折磨人的监狱的存在,那么一切必定都是谎言,都是无关紧要的。只有野战医院才显示出什么是战争。”

可惜本书出版后不久又爆发了二战,似乎一战给人类带来的创伤远不能阻止下一次战争的爆发。为什么战争是无法避免的呢?有人认为战争是人类集体非理性的产物,因为如果每一个士兵都理性地不参与战争,则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不可能开始的。笔者认为,战争是少数人经过理性分析的产物,再利用集体的非理性去实现他们的利益。如果德国成为一战的胜利者,它将取代英法成为国力最强的欧洲国家,并在全球建立它的殖民地,战争是一场博弈,筹码是百姓的生命。而本书的作者不幸是被征召入伍的一员,他见证了战场的无情和众生的苦难。

书中有一段讨论我认为挺有意思,“恰登在听到敌人要发动进攻的消息时,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把他那碗肥肉豌豆汤用汤匙舀着吃光,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一个小时好后还能否活着。这样做究竟对不对,我们曾讨论了很长时间。卡特认为不好,他说,一个人必须估计到腹部会被枪打伤,遇到这种情况,填饱肚子比空着肚子更加危险。”前者的做法更加快乐,后者的做法更为理性,设想一下,如果你不确定下一秒是否还活着,是否会努力让自己现在尽可能过得好一点呢?如果空着肚子上战场,依然会有被一枪打死的风险,不妨吃好了再上路,免得留下遗憾。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会做什么呢?你会带家人去吃一顿从未吃过的但渴慕已久的火锅,还是冷静地继续加班工作到深夜,彰显站好最后一班岗的献身精神?两者都有其合理性,因为前者让你珍惜和家人的最后时光,后者让你为社会发挥最大的价值。

或许今朝有酒今朝醉不一定是享乐主义,蜡炬成灰泪始干也不一定是英雄主义,背后的原因只不过是像作者说的那样:“年纪稍大的人,他们和自己往昔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有产业,有妻子、孩子、职业和感兴趣的事,这些是那么牢固,便是战争也破坏不了。我们二十岁的人只有父亲和母亲,有些人还有个姑娘。这也没什么——因为在我们这样的年纪,我们双亲的力量是最弱的,而姑娘们尚未占主导地位。除此之外,我们也没有很多别的东西;无非有些幻想,有些业余爱好,还有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生活尚未越过这一范围。然而这些东西,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也许坎托雷克会说,我们正好站到了生活的门槛上。事实也是这样。我们还没有把根扎牢,战争就像洪水一样把我们冲走了。对于其他人,对于年纪稍大的人来说,战争不过是一个中断,他们可以超越它进行思维。但是我们却被它逮住,不知道结局会是怎样。”有时候同事会问我,为什么你总是工作到这么晚,是要当劳模吗?其实不然,一如书里讲道:“我们这么做,不是因为我们有幽默感,我们之所以有幽默感,是因为如若不然,我们就会完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