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北京文艺座谈会讲话心得:文学是一道背景

2020年11月19日17:48:41

学习xx北京文艺座谈会讲话心得:文学是一道背景

    福斯特说,小说中的人物不必有腺。我的理解是,除非按照情节的需要而生了病、到医院去了,而医学又发展到了发现腺体之后,小说中的人物确实不必有腺。小说中的人物是“社会人”而非“生物人”、“自然人”、“科幻人”等等,他们只是他们各自的思想、感情、梦幻、希望、性格等等东西的载体,而这些东西是不必跟他们身上的腺体发生关系的。一言以蔽之曰,当小说中的人物为了这样那样的原因和目的而行动起来的时候,他们身上的腺体只是躲在不被注意的地方,以不被注意的方式确保着他们的生命之舟状态正常,从而确保着那生命之舟里面所承载的思想、感情、梦幻、希望、性格等等东西得以“完美展示”。腺体是无名英雄,是确保一幕幕“人间喜剧”得以上演的幕后工作者,是比海明威还海明威的“冰山结构”。马克思关于“人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精辟界定,意义即当如此。
    然而“文学”终究是“人学”。作为文学作品中生活的舍此无他的演进主体,作为现实世界中的人的“影子”,如同其本原一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身上承载着人类迄今业已掌握的一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并承载着对尚未掌握的知识的强烈求索欲望。这种承载当然也包括腺体知识,并常常会表现出来,只要需要,只要在发现腺体之后。所以恩格斯才说,他从一部《人间喜剧》里面所学到的知识,远比从当时所有专业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总和还多。
    非但如此,人还是一种特殊动物,他们的生命之舟里面还装满了本能、冲动、爱和七情六欲,装满了价值观方面的种种不同取向,装满了对未来的梦想,装满了同一内容之下的花团锦簇、常出常新的不同形式,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些东西自人类走出蒙昧以来就一直形影不离地影响着他们和他们的生活,使之发生神奇的、万花筒似的变化。这些东西也必将在今后继续影响他们和他们的生活,直到永远。人生在世是不可能不被感动、不可能不有所追求的,而文学的基本职责就是创造美从而感动人,并于春雨润物的细微中陶冶人、改变人,无论他们的本性是孟子笔下的善,因而文学阅读过程就是“吾善养我浩然之气”的过程,还是荀子笔下的恶,因而文学阅读过程就是“以‘伪’向善”的过程。央视《焦点访谈》“用事实说话”,文学则用形象说话,正因如此,它才更加鲜活持久地存在于记忆;而由于作为介质的文字的特殊性,由于这种特殊性使文学作品所要传递的信息既明确到了舍此无别的地步,又给了人足够的想象空间,一千个人的眼中才会有一千个叶子、哈姆雷特和林黛玉。所有这一切,都是能够通过文学阅读得到的收获。
    所以说,文学阅读是提高知识修养和美的修养、引导正确价值取向、和谐人际关系等等,从而使生活变得更加充实美好的重要途径。它不那么系统,不那么四平八稳、按部就班,不那么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但却绝对是永远鲜活和生动有趣的。文学应该是我们必不可少的高级精神食粮。

    如此大费周章地论述一个早已载于文艺理论书籍的原理性问题是不是有点儿多此一举?我们可以从别的地方入手回答这个问题,比如文学阅读。文学阅读弄明白了,我们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无需回答的问题。
    文学阅读可以分为两类:那些“为写作而阅读”的职业性人士,也即通常所称的文学家们,在任何时候都是极少数,即使在网络大大消解了发表和出版的樊篱、空前高涨的创作热情在极短时间内使作者数量核裂变一样剧增的当下,情形也仍然如此;而对人群的绝大多数来说,它都不过是一种“业余爱好”。“文学”与“非文学”是一对矛盾律,后者的外延比前者大得多。世间三百六十行,文学家只是其中之一,他们必须面对其余的三百五十九行。任何一个行业的从业者对于所有其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都是极少数,文学家也不例外,而且永远如此。世上做鞋的和修车的永远比不上穿鞋的和开车的人多。这基本是一个社会分工问题。我之所谓“文学是一道背景”,就是针对这另外三百五十九行的从业者而言。
    在现代汉语语境下,“背景”有两个含义:一是人物活动或者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二是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者现实环境。以文学阅读而论,它的含义在于:一是任何活动或者事件都离不开背景,无论这背景具体是什么样;二是不同背景对它的被衬托者有不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