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准妈妈来说,孕期治疗牙齿存在诸多的恐惧,平时口内有个牙洞也没什么感觉,为什么在怀孕以后最容易出现疼痛等口腔问题?孕期如何进行口腔护理?
口腔问题为何偏爱准妈妈
内分泌变化:孕后体内的激素水平升高,引发牙龈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牙龈充血、水肿;同时也改变正常牙龈龈沟处的细菌成分,导致炎症更易发生。症状为刷牙时出血、疼痛、牙周浮肿、牙齿松动等。
饮食口味变化:部分女性怀孕后饮食习惯会有较大改变,喜吃酸甜食物或其他小零食,进餐次数也会增加,如不及时清洁则更容易引发口腔问题。
孕期缺钙:怀孕时期母体缺钙,不但对宝宝发育成长有影响,也容易让妈妈患上龋齿、牙齿松动等问题。孕妇缺钙表现为:牙齿松动、四肢无力、贫血等,严重时会有抽筋、手足麻木等症状。
应对口腔问题也有不同处理,所谓:孕前发现治疗不能等,孕期发现处理要谨慎。
孕前:女性怀孕前都应该到专业牙科检查牙齿是否健康,因为有些牙病在孕前没有症状,而在孕后就会出现,所以孕前培养一个健康的口腔环境非常重要。将龋齿、智齿、牙龈出血等问题在孕前解决。
怀孕1-3月:在这个阶段,要避免治疗牙病,包括洗牙。如果疼痛严重引起感染,可能会引起流产。切记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应急处理。
怀孕4-6月:孕妇不能进行拔牙、牙根管治疗等,在该阶段可以进行一般牙科治疗,如做简单的物理治疗,局部冲洗坏牙和消炎等,都不会对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影响。
怀孕7-9月:这时子宫较敏感,外界刺激容易引起子宫收缩,所以孕妇也不适合接受牙科检查和治疗。
准妈妈 请关爱你的口腔
让孕期无“口”顾之忧,就要防患于未然,在孕前保护好口腔的卫生健康。
营养均衡:孕妈妈除了增加营养摄入,还要保持营养平衡。在增加蛋白质提供之外,维生素A、D、C和一些无机物如钙、磷的摄入也十分重要。怀孕期间增加摄入营养素,不仅可以起到保护母亲的作用,使肌体组织对损伤的修复能力增强,对胎儿的牙齿的发育也很有帮助。
定期口腔检查:最好在孕前就有定期的口腔检查和适时的口腔治疗。在孕期中也坚持定期口腔检查,因为口腔疾病会发展较快,定期检查能保证及早发现、尽早治疗,使病灶限于小范围。对于较严重的口腔疾病,应选择妊娠中期(4~6月)相对安全的时间治疗。
孕期口腔卫生:重视怀孕期口腔卫生,掌握口腔保健的方法,坚持每日有效刷牙。有证据表明,如果能完全保持口腔卫生,牙龈炎症将很难产生。对于容易感染蛀牙的孕妇,需要向专科医生说明情况,根据医嘱局部使用一些氟化物,如氟化物漱口液、氟化物涂膜等处理口腔问题。
日常口腔护理小贴士
1. 常漱口、多喝水
孕妈妈注意节制酸甜类食物,因甜食在口腔中容易转化为酸性物质,腐蚀牙齿表面;另外如有孕吐现象,经常倒流的胃酸也会伤害牙齿,这时也要及时漱口,保持卫生。
2. 选用软毛牙刷
由于妊娠期间,牙龈黏膜容易充血红肿,孕妈妈应采用软毛的牙刷,而为了保持卫生,最好3-6个月更换一次。
3. 摄取充足钙质和纤维
孕妈应摄取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皮等;而食用粗纤维能够延长咀嚼时间,利于固齿。
以上就是为何怀孕以后容易出现牙痛及如何进行口腔护理的相关介绍,有关孕期牙齿口腔护理怎么做的常识小编继续持续更新,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常识请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陈淼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