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小儿传染病的预防有哪些

2020年06月30日05:49:48

春末夏初小儿传染病的预防有哪些?春末夏初,是百花争艳、瓜果飘香的季节,也是小儿外出活动、茁壮成长的季节。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各种病原微生物、昆虫开始滋生和繁殖,因此,人们被感染后发生传染病的机会也会增加。

发热出疹性疾病

1、麻疹。俗称出疹子,自古以来一直是威胁我国儿童生命的常见传染病。自1965年起全国普遍采用麻疹疫苗进行预防,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下降,但近年来有些地区仍有流行或发病。引起麻疹的致病原称麻疹病毒。病儿通过喷嚏、咳嗽、讲话或哭吵经呼吸道直接传播。但并不是每一位接触过麻疹患者的人都会被传染发病,只有那些易感者,即未接种过麻疹疫苗,也未患过麻疹,无抗麻疹病毒免疫力的人才会被传染,大多为5岁以下儿童。

麻疹是完全可预防的疾病。我国初次接种麻疹疫苗的年龄是8个月、18个月,7岁时需要再加强免疫接种,对那些当地有麻疹流行又未出过麻疹者应再加强注射1次,这样大于95%以上的接种儿童可获得有效免疫,而不会患麻疹。

2、水痘(俗称出痘、水花)。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多见于小儿,在许多地区每年都有流行,少数病情严重的可伴有并发症。目前,我国已制成水痘减毒活疫苗,并开展免疫接种,使发病人数明显下降。

病毒通过水痘病人咳嗽、打喷嚏、讲话等飞沫传播,也可经被皮疹内容物污染的衣被和用具等接触传播。水痘是一种较轻的疾病,很少有并发症,大多能很快自愈,一般不需要服用药物。当病儿体温较高时,可对症处理。

3、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EV71引起,以往每年都有发病,3-4月开始,6、7月达到流行高峰。主要侵犯儿童,临床以手、足、口出现水疱为特征。

该病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被患儿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可通过日常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品或水源,可经口传播。潜伏期2-5天,短约12-24小时。开始为口痛、厌食、拒吃及发热。然后在口腔和皮肤出现水疱疹或溃疡。咽喉损害开始为小的周围绕以红晕的1-3mm直径水疱,不久在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类似损害,水疱迅速破裂形成糜烂和溃疡。皮疹常发生在手指和足趾背、侧面,特别在指甲周围,但也有波及手指屈面和掌趾,或大腿内侧。先见斑丘疹,后转为呈卵圆形周围绕以红晕小而清晰的水疱,有时排列成线形,水泡直径大约3-7mm,皮疹数少仅几个多至几十个,2-3天后吸收,4-7天后消退。极少数被EV71感染的危重病儿,尤其是2岁以内病儿会出现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在发病后3-5天内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暴发性心肌炎等引起死亡。

以上就是情缘阅读小编为您介绍春末夏初小儿传染病的预防有哪些的内容,本网儿童安全教育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儿童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本网的内容,以便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责任编辑:张小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