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煲电话粥”定有原因,家长们需巧妙应对!

2020年06月27日09:00:49

随着手机的普及,很多中学生都配有手机在手,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们,有时候非常喜欢煲电话粥,这样很多家长很不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爱煲电话粥呢?孩子喜欢“煲电话粥”定有原因,家长们需巧妙应对!

初二男孩裴钢的母亲向我反映:

我儿子一上初中就缠着我买手机,说班里的同学大部分都有,自己没有很没面子。虽然我认为中学生没有必要用手机,但是担心孩子可能因此自卑,只好答应了他。可没料到他自从有了手机,就对发短信上了瘾,不管是写作业、吃饭还是看电视,都一心二用,不停地发短信。不久前,儿子的老师向我告状,说他上课时给同学发短信笑话,弄得课堂乱成一团。我说要没收他的手机,他就大喊大叫,甚至把手机藏到同学那儿,真不知道该怎么对付他。

12岁女孩依依的母亲也有类似的困惑。

依依本来是个依赖性特别强的孩子,有什么事都跟我说。可是自从去年上了初中,我明显感觉到她变了,她开始悄悄地、神秘地和同学“煲电话粥”,有时我凑过去想听听她在说什么,可只要一听到我的脚步声,她就会放低声音对着话筒说:“咱们先聊到这儿吧,我妈妈来了。”

我现在特别着急,青春期的孩子心理问题多,学习压力大,如此神神秘秘地交往,出了问题怎么办?无奈之下,我只好找她谈心,可是无论我怎么开导,依依总是沉默不语。为什么孩子和同学聊起天来滔滔不绝,而对父母却一言不发呢?

是的,“煲电话粥”、狂发手机短信已经成为中学生中的普遍现象,父母应该怎么去应对呢?

父母应该怎么去应对

一、“煲电话粥”、发短信是渴望和同伴交往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主要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同伴和社会的影响。10岁以前,家庭的影响力最大,这时的孩子最渴望父母的陪伴,最在意父母的评价,遇到困难或有心事时,父母是他们倾诉的首选对象。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同龄人的影响力渐渐超过了父母。举个简单的例子,七八岁的孩子对于穿什么衣服一般都听从父母的安排,但升入中学后,如果同学说:“你这件衣服一点儿都不适合你,太没个性了!”那么,不管父母怎么劝说,孩子都不再喜欢穿这件衣服了。

由于同伴关系的重要性,每个孩子都不可避免地对此心怀敬畏,甚至不顾一切地加以维护。

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孩子们彼此分享欢乐、分担忧虑、守护秘密,享受着同龄人带来的轻松和自然。

二、理解孩子内心的孤独

父母和孩子的成长环境相距甚远,独生子女内心的孤独感是父母无法理解的。建议父母在多跟孩子交流的同时,鼓励孩子和同龄朋友交往。同时,不要不加分析地认为孩子“煲电话粥”、发短信是十恶不赦的坏事而严加禁止。

告诉孩子,虽然电话、短信方便高效,但它毕竟不能代替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它只是沟通的辅助手段。越是现代生活,越需要丰富的情感交流,一个善于面对面交流的人,会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三、订立亲子协议

与子女签协议是当代父母的一种教育智慧。一对父子曾就“煲电话粥”签订了一份协议:

读初二的君豪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有时一打就是1个多小时。后来父子拟定了一份“电话使用协议”,要求儿子每天打电话不能超过10分钟,否则要支付当月全家的话费。刚开始,协议的执行效果不错,君豪一边打电话,一边盯着墙上的钟。10分钟一到就不情愿地挂上电话,然后冲着爸爸喊:“你看好了,没超时!”这样的结果让君豪的爸爸很满意。但仅过了一周,君豪就找到父亲,说:“爸爸,我要单方面撕毁协议!我的朋友因为我只能聊10分钟,都觉得我没‘义气’,现在都不愿意和我通电话了,甚至疏远我了。爸爸,我保证打电话不会影响学习的,您放心好了!”

君豪的父亲试图通过签订协议约束孩子“煲电话粥”的努力显然失败了,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父母和孩子订立协议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亲子协议必须体现平等和诚信,协议各条款应由双方协商订立。而君豪父子的协议是由父亲单方面制定的,显然有失公平。

其次,改掉习惯不能急于求成。改变孩子的一种行为习惯需要一个过程,父母不能一厢情愿地急功近利,而应该采取递减的方法,如过去每天通话1小时,现在改为45分钟,下一步改为30分钟。当然,有减就要有加,减少了孩子“煲电话粥”的时间,就要鼓励孩子增加面对面的交往,这样才能维护孩子的友谊,便于孩子接受。

最后,奖惩措施要得当。这份协议只有惩罚内容,而没有奖励内容,显然不会起到激励作用。另外,它的处罚规定——超过10分钟,支付全家电话费用——也不恰当,一般来说,初二的孩子没有经济来源,让他承担全家话费显然没有可行性,这样的条款形同虚设,既是协议,就要切实可行,让孩子从小懂得“言必信,行必果”的道理。

总而言之,还需要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而不是随着孩子的性子而放任孩子不管。这样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不仅耽误他们的学习,而且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如果在造成严重的后果,就后悔莫及了。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儿童居家防触电相关知识,可以到情缘阅读网来查询搜索呦!

责任编辑:陈淼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