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退行性骨质疏松症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骨量测定、x线片及骨转换生物化学的指标等综合分析判断。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因此,骨量测量就显得格外重要,再结合生物化学检验,诊断一般不存在困难,下面来看看骨质疏松应该怎么进行诊断吧?
生化检查
骨组织的代谢是一个旧骨不断被吸收,新骨不断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此称为骨的再建。骨再建的速率称为骨更新率或转换率。测定血、尿的矿物质及某些生化指标有助于判断骨代谢状态及骨更新率的快慢,对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原发性i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多数表现为骨形成和骨吸收过程增高,称高转移型。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多数表现为骨形成和骨吸收的生化指正常或降低,称低转换型。
1)碱性碱酸酶(akp):单纯测akp意义不大,不敏感。测同功酶骨akp较敏感,是反映骨代谢指标,破骨或成骨占优势均升高。骨更新率增加的代谢性骨病如畸形骨炎、先天性佝偻病、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骨转移癌及氟骨症等显著升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约60%骨akp升高,血清部akp升高者仅占22%,老年骨质疏松症形成养活缓慢,akp变化不显著。
2)骨钙素(bgp)是骨骼中含量最高的非胶原蛋白:由成骨细胞分泌,受 1,25(oh)2d3调节。通过bgp的测定可以了解成骨细胞的动态,是骨更新的敏感指标。骨更新率上升的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畸形性骨炎等,血清 bgp上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有轻度升高。绝经后骨质疏松pgp升高明显,雌激素治疗2-8周后bgp下降50%以上。
3)血清i型前胶后羧基端前肽:简称picp,是成骨细胞合成胶原时的中间产物,是反映成骨细胞活动状态的敏感指标。picp与骨形成呈正相关。畸形性骨炎、骨肿瘤、儿童发育期、妊娠后期picp升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picp变化不显著。
以上就是情缘阅读小编为您介绍骨质疏松应该怎么进行诊断的内容,本网老人安全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养生保健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哟,以便让老人有一个快乐的晚年生活。
责任编辑:张小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