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一部分中风患者在偏瘫后发现患侧手背部变得越来越肿胀,皮肤紧而发亮,而且手指关节活动也明显受限,同时还会伴有肩部的自发性疼痛或活动时疼痛,以至于不敢活动,而越不活动肿胀和疼痛越加重。
这种现象往往会使患者及其家属感到困惑不解。那么老年人中风后水肿是怎么回事呢?
1.心源性水肿:主要是右心衰竭的表现,发生的机制主要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醛固酮增多引起的水钠潴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所致,这种水肿特点是能起床活动者,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最早出现于踝内侧,行走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减轻或消失;经常卧床者以腰骶部为明显.
2.肾源性水肿:见于各型肾炎和肾病,主要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肾排泄水,钠减少,导致水钠潴留,细胞外液增多,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引起水肿.水肿特点是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与颜面水肿.
3.肝源性水肿:失代偿肝硬化表现为腹水,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及上肢常无水肿,主要是由于门脉高压症,低蛋白血症,巴液回流障碍,继发醛固酮增多等因素是水肿及腹水形成的主要机制。
4.营养不良性水肿:是由于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营养缺乏,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重度烧伤等所致低蛋白血症或维生素B1缺乏.
在此小编建议,家里有中风的老年朋友们,应及时在生活细节中找到健康隐患,才能防患于未然,平时一定要依据情缘阅读网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库的指引进行科学保健,在老人生活中如何防止中风方面提高认识,让他们的身体更健康。
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本网每日更新,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
责任编辑:王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