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浙江省中共舟山市委办公室、浙江省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文号: 舟委办[2001]38号
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
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市依法治市和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制定的《舟山市第三个五年依法治市和第四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2001-2005年)》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舟山市委办公室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1年8月7日
舟山市第三个五年依法治市和第四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2001-- 2005年)
我市自1986年以来,已经进行了三个五年的普法和二个五年的依法治市,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形成了一整套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工作机制。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全市民主法制建设,为实施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总体要求,坚持德治与法治并重,普法与治理并举,进一步提高全体市民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治市水平,使社会各项管理逐步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保障和促进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现,为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创造公平公开公正和稳定的法治环境。
二、目标任务
(一)目标
根据国家和省里的统一部署和我市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进程,按照中央提出的“努力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依法治市和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任务和要求
1、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在普法内容上,坚宪法原则,体现时代特征,学习与舟山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与公民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维护公民权利的法律法规,宣传与维护社会稳定、反邪教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国防建设和国防教育、城市化建设、文化建设等法律法规,注重培养公民的权利义务对等的现代法制观念,树立公民正确的法律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为深入开展依法治市营造思想舆论环境。
2、开展公民普法教育,要突出重点。要把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学习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要深入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了解和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注重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法制理论水平,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要健全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法、干部法律培训等制度,建立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审核制度、人大任命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和行政执法机关领导干部必须参加执法资格证书培训等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
建立健全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用3 年时间对全体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干部进行以《公务员依法行政读本》为主要内容的轮训和考试,考试结果作为年度考核、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司法人员的学习培训由司法机关提出培训意见并具体实施。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每年学法时间不少于4 0 课时。
继续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对学校管理人员和承担法制教育的师资实行持证上岗,统一培训。对青少年要注重在法律素质的养成上下功夫,广泛开展《法制教育读本》的学习。各级各类学校要开设法制教育课,保证普及基本法律常识的任务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完成。
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要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以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国际经贸法律知识、企业管理法律知识为重点的培训教育,将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要依据之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每年学法时间应不少于3 0 小时。
要针对舟山实际,重点开展对渔民的法制教育,按照先远洋渔船员、职高船员,后一般船员的步骤,全面开展社会治安、海上交通、资源保护、涉外海事渔事等法律法规教育。继续推行和完善渔民法制教育合格证制度。
各级各部门还应结合党和国家工作部署,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明确阶段性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开展有的放矢的法制宣传教育。
3、全面推进政府机关依法行政。(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根据“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按照政府工作法制化,机构、编制、职能法定化要求,认真解决政府部门错位、越位、缺位问题。要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健全对行政、司法人员的录用、考核、奖惩等制度,优化队伍结构,严格实施持证上岗制度。要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和加入W T O 需要的政府规章制度体系。以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探索综合执法模式,切实转变职能,增强政府部门宏观调控能力,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进一步推进执法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的实施,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进一步理顺执法关系,明确执法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4、进一步推进司法公正。各级司法机关要围绕公正和效率,加快司法改革步伐,全面推行主诉检察官制度和审判长、独任审判员负责制,进一步健全司法公开、错案追究制等工作机制,规范司法行为。要强化司法队伍建设,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制度,优化队伍结构,依法治警,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5、强化监督,依法规范监督行为。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各级司法机关要自觉接受党委、权力机关、法律监督机关和社会舆论等方面的监督。要认真贯彻实施《浙江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行政层级监督和内部执法监督,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行政复议工作。建立和落实自我约束性规章制度,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利都置于严密有力的监督之下。要建立完善党委、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工作机制。
6、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法律法规要求,修订和实施城乡基层组织自治章程(公约),使基层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经常化、制度化,提高基层自治组织的依法治理水平。
企业要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世贸组织原则进行依法治理。要依法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人事资源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各类学校应从维护学校和学生合法权益入手继续开展依法治理活动,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7、学习“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和经济犯罪活动,整治黑恶势力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深化创建“平安渔场”和依法治理“三无二好”示范村(居)活动,深化流动人口管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犯罪、排查社会不安定因素、调解民间纠纷等基层基础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工作机制,健全群防群治队伍和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
8、加强行业依法治理。各行业要以依法行政为核心,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和特点,结合不同时期全局工作需要,制订完善依法治理实施方案,大力开展行业依法治理。要着重抓好环境和资源保护、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国防利益保护、社会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海洋文化建设、城市规划管理、人口管理等方面的依法治理。加强对法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中心和“1 4 8 '法律服务专线的法律救济作用。
9、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思想,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依法治理,抵制邪教,反对封建迷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规范文化信息市场,进一步巩固城乡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法保护和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通过教育、监督和惩戒等到手段,促进执法、司法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促进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廉政建设的法制化。深入开展争创文明单位等活动,倡导文明新风。要把学法用法,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作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准。大力倡导诚实守信、公平合理、信誉至上等良好的社会经济道德,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积极探索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新方式、新方法。继续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基础上,深入开展法律下乡活动。
三、实施步骤
本规划从2001年开始实施,2005年结束。
2001年,各地,各行业、各部门重点要根据本规划精神,完善组织领导,认真制定本地、本行业、本部门依法治理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2002年至2004年,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规划的实施,并分年度做好部署、检查和总结工作。
2005年,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查漏补缺、提高完善。由各级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验收。
各年度依法治市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由市依法治市和法制教育领导小组根据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制订年度工作意见具体分解,并于每年年终进行检查考核。
四、工作方法
1、坚持围绕中心,狠抓落实。必须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要根据我市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建立健全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工作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法律效益的统一。
2、坚持普治并举,学用结合,整体推进。一手抓法制宣传教育,一手抓依法治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要把学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和法制宣传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达到学法与用法的统一。
3、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各地、各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明确职责,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各行业、各部门的积极性,努力达到上下协调、条块互动。
4、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要针对舟山实际,针对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重点、有计划开展工作。要分类确定工作目标,提出工作要求,选择工作方法,要注意调查研究,总结经验,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5、运用各种途径,建设宣传阵地。要通过现代传播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组织法制宣传教育、学法用法活动,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学法用法考试考核,送法下乡、下船等。巩固党委中心组学法,乡村、社区、船头法制学校等阵地。
五、保障措施
1、各地各部门都要重视和加强依法治市工作,建立完善和落实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各级各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参与的运作机制。要把普法依法治市工作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列入党政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强化对依法治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发挥各级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职能。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要承担整个法制宣传教育和学法用法的具体指导职责。要加强办事机构建设,增加工作设施和装备,依法治理工作所需经费应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保证工作有效运行。
3、充分发挥党政干部、司法干部和法律工作者在学法用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熟悉相关法律,严格依法办事,把自已的职权和行为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自觉接受法律和社会的监督。同时,要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身传言教,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当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宣传员,成为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的中坚力量。
4、强化对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刚性的考核监督机制。把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列入各地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实行依法治理责任机制,严格工作标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实行目标管理,工作有部署、有检查,切实落到实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积极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各级政协要积极发挥民主监督职能,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执法检查(评议)和视察活动,定期审议依法治市工作。健全奖惩激励机制,赏罚分明,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5、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发动、监督引导作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强化对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的宣传力度,注重实效,形成氛围。要加强对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工作的舆论监督,促进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
发布文号: 舟委办[2001]38号
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
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市依法治市和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制定的《舟山市第三个五年依法治市和第四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2001-2005年)》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舟山市委办公室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1年8月7日
舟山市第三个五年依法治市和第四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2001-- 2005年)
我市自1986年以来,已经进行了三个五年的普法和二个五年的依法治市,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形成了一整套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工作机制。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全市民主法制建设,为实施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总体要求,坚持德治与法治并重,普法与治理并举,进一步提高全体市民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治市水平,使社会各项管理逐步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保障和促进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现,为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创造公平公开公正和稳定的法治环境。
二、目标任务
(一)目标
根据国家和省里的统一部署和我市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进程,按照中央提出的“努力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依法治市和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任务和要求
1、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在普法内容上,坚宪法原则,体现时代特征,学习与舟山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与公民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维护公民权利的法律法规,宣传与维护社会稳定、反邪教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国防建设和国防教育、城市化建设、文化建设等法律法规,注重培养公民的权利义务对等的现代法制观念,树立公民正确的法律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为深入开展依法治市营造思想舆论环境。
2、开展公民普法教育,要突出重点。要把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学习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要深入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了解和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注重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法制理论水平,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要健全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法、干部法律培训等制度,建立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审核制度、人大任命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和行政执法机关领导干部必须参加执法资格证书培训等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
建立健全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用3 年时间对全体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干部进行以《公务员依法行政读本》为主要内容的轮训和考试,考试结果作为年度考核、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司法人员的学习培训由司法机关提出培训意见并具体实施。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每年学法时间不少于4 0 课时。
继续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对学校管理人员和承担法制教育的师资实行持证上岗,统一培训。对青少年要注重在法律素质的养成上下功夫,广泛开展《法制教育读本》的学习。各级各类学校要开设法制教育课,保证普及基本法律常识的任务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完成。
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要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以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国际经贸法律知识、企业管理法律知识为重点的培训教育,将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要依据之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每年学法时间应不少于3 0 小时。
要针对舟山实际,重点开展对渔民的法制教育,按照先远洋渔船员、职高船员,后一般船员的步骤,全面开展社会治安、海上交通、资源保护、涉外海事渔事等法律法规教育。继续推行和完善渔民法制教育合格证制度。
各级各部门还应结合党和国家工作部署,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明确阶段性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开展有的放矢的法制宣传教育。
3、全面推进政府机关依法行政。(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根据“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按照政府工作法制化,机构、编制、职能法定化要求,认真解决政府部门错位、越位、缺位问题。要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健全对行政、司法人员的录用、考核、奖惩等制度,优化队伍结构,严格实施持证上岗制度。要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和加入W T O 需要的政府规章制度体系。以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探索综合执法模式,切实转变职能,增强政府部门宏观调控能力,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进一步推进执法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的实施,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进一步理顺执法关系,明确执法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4、进一步推进司法公正。各级司法机关要围绕公正和效率,加快司法改革步伐,全面推行主诉检察官制度和审判长、独任审判员负责制,进一步健全司法公开、错案追究制等工作机制,规范司法行为。要强化司法队伍建设,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制度,优化队伍结构,依法治警,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5、强化监督,依法规范监督行为。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各级司法机关要自觉接受党委、权力机关、法律监督机关和社会舆论等方面的监督。要认真贯彻实施《浙江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行政层级监督和内部执法监督,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行政复议工作。建立和落实自我约束性规章制度,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利都置于严密有力的监督之下。要建立完善党委、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工作机制。
6、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法律法规要求,修订和实施城乡基层组织自治章程(公约),使基层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经常化、制度化,提高基层自治组织的依法治理水平。
企业要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世贸组织原则进行依法治理。要依法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人事资源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各类学校应从维护学校和学生合法权益入手继续开展依法治理活动,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7、学习“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和经济犯罪活动,整治黑恶势力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深化创建“平安渔场”和依法治理“三无二好”示范村(居)活动,深化流动人口管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犯罪、排查社会不安定因素、调解民间纠纷等基层基础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工作机制,健全群防群治队伍和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
8、加强行业依法治理。各行业要以依法行政为核心,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和特点,结合不同时期全局工作需要,制订完善依法治理实施方案,大力开展行业依法治理。要着重抓好环境和资源保护、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国防利益保护、社会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海洋文化建设、城市规划管理、人口管理等方面的依法治理。加强对法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中心和“1 4 8 '法律服务专线的法律救济作用。
9、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思想,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依法治理,抵制邪教,反对封建迷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规范文化信息市场,进一步巩固城乡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法保护和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通过教育、监督和惩戒等到手段,促进执法、司法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促进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廉政建设的法制化。深入开展争创文明单位等活动,倡导文明新风。要把学法用法,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作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准。大力倡导诚实守信、公平合理、信誉至上等良好的社会经济道德,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积极探索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新方式、新方法。继续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基础上,深入开展法律下乡活动。
三、实施步骤
本规划从2001年开始实施,2005年结束。
2001年,各地,各行业、各部门重点要根据本规划精神,完善组织领导,认真制定本地、本行业、本部门依法治理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2002年至2004年,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规划的实施,并分年度做好部署、检查和总结工作。
2005年,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查漏补缺、提高完善。由各级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验收。
各年度依法治市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由市依法治市和法制教育领导小组根据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制订年度工作意见具体分解,并于每年年终进行检查考核。
四、工作方法
1、坚持围绕中心,狠抓落实。必须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要根据我市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建立健全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工作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法律效益的统一。
2、坚持普治并举,学用结合,整体推进。一手抓法制宣传教育,一手抓依法治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要把学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和法制宣传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达到学法与用法的统一。
3、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各地、各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明确职责,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各行业、各部门的积极性,努力达到上下协调、条块互动。
4、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要针对舟山实际,针对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重点、有计划开展工作。要分类确定工作目标,提出工作要求,选择工作方法,要注意调查研究,总结经验,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5、运用各种途径,建设宣传阵地。要通过现代传播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组织法制宣传教育、学法用法活动,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学法用法考试考核,送法下乡、下船等。巩固党委中心组学法,乡村、社区、船头法制学校等阵地。
五、保障措施
1、各地各部门都要重视和加强依法治市工作,建立完善和落实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各级各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参与的运作机制。要把普法依法治市工作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列入党政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强化对依法治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发挥各级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职能。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要承担整个法制宣传教育和学法用法的具体指导职责。要加强办事机构建设,增加工作设施和装备,依法治理工作所需经费应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保证工作有效运行。
3、充分发挥党政干部、司法干部和法律工作者在学法用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熟悉相关法律,严格依法办事,把自已的职权和行为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自觉接受法律和社会的监督。同时,要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身传言教,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当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宣传员,成为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的中坚力量。
4、强化对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刚性的考核监督机制。把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列入各地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实行依法治理责任机制,严格工作标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实行目标管理,工作有部署、有检查,切实落到实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积极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各级政协要积极发挥民主监督职能,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执法检查(评议)和视察活动,定期审议依法治市工作。健全奖惩激励机制,赏罚分明,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5、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发动、监督引导作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强化对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的宣传力度,注重实效,形成氛围。要加强对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工作的舆论监督,促进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