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甘肃省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文号: 酒政办发[2008]15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部门,驻酒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满足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认识酒泉市情的需要,加强酒泉的对外宣传,扩大酒泉影响,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编纂甘肃地方辞典丛书的安排,市政府决定编纂《酒泉大辞典》。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当代史实,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
二、编纂原则: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深入调查研究,按照历史的真实面目编写历史,依据事物的本来面貌记述事物,力求把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
(二)突出地方特点。收录的辞条,要充分反映我市地方特色,乡土气息。与此无关的辞条不收录。
(三)谋篇布局恰当合理。全书布局上要贯通古今,略古详今。辞条叙议要准确恰当,正确处理褒贬关系。
(四)注意民族问题。在记述中要做到客观、全面、健康地反映民族特点、风情和习俗,有利于民族团结,不能损伤民族感情。
(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涉及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技术专利、工艺诀窍等内容的辞条,只收录国家已经公布或允许公开的内容。
三、编纂体例:
(一)断限。收辞时限,上限不作统一规定,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由今溯古,各自拟定上限。下限断至2008年12月。
(二)辞目结构。辞目设置要以现代社会分工、科学分类和辞书特点立纲定目,涉及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各个方面,做到统筹兼顾,门全类清。辞条释义要避免相互矛盾,内容重叠,简繁悬殊。
(三)人物辞目收录。要以《酒泉市志》人物志篇规定的收录范围为标准,以近现代人物为主,原籍(在酒泉出生)为主,兼顾其主要活动在酒泉的外籍人士。各民族中对历史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都要收入。记述要实事求是,资料要真实可靠,语辞要简练精当。
(四)文体。采用语体文(引文除外)、记述体。文字要严谨、朴实、简洁、通俗、规范。引用古籍原文或使用科学术语、名词、名称,除有特定含义的用繁体字外,均使用国家统一公布的简化字。
(五)称谓。历史纪年、地理名称、各历史时期的政权组织和官职等,均依当时当地的习惯称呼,在括号内注明公元、今地名等。对于历史人物可直呼其名,也可根据历史习惯用职称,不加“同志”、“先生”、“女士”之类的称谓,不在名前加褒贬之词。
(六)资料。要充分利用近年来各县(市、区)、各部门编修的志书和党史部门、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征集、整理、编写出版或保存的有关资料,对史实、人名、地名、年代、数据、引文等务求核实准确无误。对于历史上一些尚无定论的问题,可列各家之说,或者存疑,不草率定论。
(七)数据。一般采用统计局公布过的数字,个别的数据采用有关各单位调查核实的数字,一律按统一的要求规范化。
(八)计量单位。统一使用1984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九)书写格式。统一使用16开纸自左至右横向书写或打印(图标例外)。
四、编纂步骤:
编纂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8年10月-12月)。拟定编纂方案、分类细目,提出编纂任务分配计划,申请经费。
2.搜集报送资料阶段(2009年1月-6月)。将报送资料任务分解下达给相关县(市、区)和部门、单位。由各有关单位完成搜集、撰写辞条成文、审稿等工作任务。
3.编纂阶段(2009年6月-12月)。辞典编辑部组织人力完成辞书初稿编纂,向有关部门和专家及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召开审稿会,修改编纂成书。
4.终审出版阶段(2010年1月-6月)。完成市级审定,并将样书送省编委会,再交送省文化出版社审定出版发行。
五、组织实施:
为做好《酒泉大辞典》的编纂工作,市上成立《酒泉大辞典》编纂委员会,负责辞典编写的领导协调和审定,编委会人员由酒泉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人员组成,负责《酒泉大辞典》编纂工作。同时,成立《酒泉大辞典》编辑部,编辑部设在职业技术学院,具体承担《酒泉大辞典》编纂工作。
编纂《酒泉大辞典》工作量大,覆盖面宽,涉及领域广,要完成这样一个浩大的文化工程,需要各县(市、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各县(市、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负责地完成各自的任务,确保《酒泉大辞典》编纂工作顺利完成。二○○八年十月二十七日
发布文号: 酒政办发[2008]15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部门,驻酒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满足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认识酒泉市情的需要,加强酒泉的对外宣传,扩大酒泉影响,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编纂甘肃地方辞典丛书的安排,市政府决定编纂《酒泉大辞典》。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当代史实,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
二、编纂原则: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深入调查研究,按照历史的真实面目编写历史,依据事物的本来面貌记述事物,力求把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
(二)突出地方特点。收录的辞条,要充分反映我市地方特色,乡土气息。与此无关的辞条不收录。
(三)谋篇布局恰当合理。全书布局上要贯通古今,略古详今。辞条叙议要准确恰当,正确处理褒贬关系。
(四)注意民族问题。在记述中要做到客观、全面、健康地反映民族特点、风情和习俗,有利于民族团结,不能损伤民族感情。
(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涉及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技术专利、工艺诀窍等内容的辞条,只收录国家已经公布或允许公开的内容。
三、编纂体例:
(一)断限。收辞时限,上限不作统一规定,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由今溯古,各自拟定上限。下限断至2008年12月。
(二)辞目结构。辞目设置要以现代社会分工、科学分类和辞书特点立纲定目,涉及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各个方面,做到统筹兼顾,门全类清。辞条释义要避免相互矛盾,内容重叠,简繁悬殊。
(三)人物辞目收录。要以《酒泉市志》人物志篇规定的收录范围为标准,以近现代人物为主,原籍(在酒泉出生)为主,兼顾其主要活动在酒泉的外籍人士。各民族中对历史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都要收入。记述要实事求是,资料要真实可靠,语辞要简练精当。
(四)文体。采用语体文(引文除外)、记述体。文字要严谨、朴实、简洁、通俗、规范。引用古籍原文或使用科学术语、名词、名称,除有特定含义的用繁体字外,均使用国家统一公布的简化字。
(五)称谓。历史纪年、地理名称、各历史时期的政权组织和官职等,均依当时当地的习惯称呼,在括号内注明公元、今地名等。对于历史人物可直呼其名,也可根据历史习惯用职称,不加“同志”、“先生”、“女士”之类的称谓,不在名前加褒贬之词。
(六)资料。要充分利用近年来各县(市、区)、各部门编修的志书和党史部门、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征集、整理、编写出版或保存的有关资料,对史实、人名、地名、年代、数据、引文等务求核实准确无误。对于历史上一些尚无定论的问题,可列各家之说,或者存疑,不草率定论。
(七)数据。一般采用统计局公布过的数字,个别的数据采用有关各单位调查核实的数字,一律按统一的要求规范化。
(八)计量单位。统一使用1984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九)书写格式。统一使用16开纸自左至右横向书写或打印(图标例外)。
四、编纂步骤:
编纂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8年10月-12月)。拟定编纂方案、分类细目,提出编纂任务分配计划,申请经费。
2.搜集报送资料阶段(2009年1月-6月)。将报送资料任务分解下达给相关县(市、区)和部门、单位。由各有关单位完成搜集、撰写辞条成文、审稿等工作任务。
3.编纂阶段(2009年6月-12月)。辞典编辑部组织人力完成辞书初稿编纂,向有关部门和专家及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召开审稿会,修改编纂成书。
4.终审出版阶段(2010年1月-6月)。完成市级审定,并将样书送省编委会,再交送省文化出版社审定出版发行。
五、组织实施:
为做好《酒泉大辞典》的编纂工作,市上成立《酒泉大辞典》编纂委员会,负责辞典编写的领导协调和审定,编委会人员由酒泉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人员组成,负责《酒泉大辞典》编纂工作。同时,成立《酒泉大辞典》编辑部,编辑部设在职业技术学院,具体承担《酒泉大辞典》编纂工作。
编纂《酒泉大辞典》工作量大,覆盖面宽,涉及领域广,要完成这样一个浩大的文化工程,需要各县(市、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各县(市、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负责地完成各自的任务,确保《酒泉大辞典》编纂工作顺利完成。二○○八年十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