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2020年07月29日04:29:29
发布部门: 玉林市政府
发布文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玉东新区、开发园区管委,市政府各委办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 号)、《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桂发〔2009〕35 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桂政发〔2011〕17 号)、《中共玉林市委员会 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市工业的实施意见》(玉发〔2010〕4 号)和2011年2月25日玉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加快培育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重大意义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的内在要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实现我市做大做强做优工业的战略目标,提高我市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加快建设广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商贸物流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创建广西非公经济示范市、现代农业示范市和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市,打造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和创业宜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国家、广西大力扶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选择市场前景好、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经济效益好的领域作为主攻方向,以提升我市产业发展水平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抓手,以基地为载体,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和金融扶持力度,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和集聚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支柱性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把市场需求作为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充分发挥国内市场需求的巨大优势,更多的运用市场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同时,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环节,辅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和组织协调,整合各种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形成市场、政府共同推进的整体合力,尽快形成经济优势。

2.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更加突出技术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和高端产品,重点引进科技型企业、核心技术和领军人才。改革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以企业为主体,推动原始创新,加强技术集成和联合攻关,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造就一批领军人才队伍,培育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提升产业自主发展能力,抢占科技经济发展制高点。进一步扩大国内国际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迅速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实现创新能力的跨越发展。

3.坚持重点突破与协调发展相结合。根据国家宏观导向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立足我市的特色和优势,以重大技术突破为目标,选准主攻方向,明确发展重点和领域,整合各方资源和要素,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优势领域、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率先突破,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扩张,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兼顾区域平衡和产业协调,全面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发展,不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实现新兴产业的整体推进。

4.坚持核心带动与集群发展相结合。发挥核心企业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在优先发展核心企业的同时,把推动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基础上努力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强化产业链延伸拓展,加快产业聚集,形成持续的产业联动效应,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迅速做大产业规模,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同时,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着眼长远,对重大前沿领域提早部署,积极培育先导产业,为提高经济长远竞争力夯实基础。

(三)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以上,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以上,初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推进、健康发展的基本格局。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2%左右,形成一批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显著影响的产业,先导和引领作用逐步显现。再经过十年或者十五年左右的努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在局部领域达到全区、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战略任务。

“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点,也是做大做强做优我市工业的工作重点。通过培育一批重点产业,打造一批特色基地,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壮大一批领军企业,建设一批创新平台,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全力推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及其今后一段时间,要做强做优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高起点发展新材料产业、推进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建设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产业基地,围绕重点领域,统筹推进不少于200 个重大项目建设。

(五)空间布局。

根据我市新兴产业发展基础,以各类经济园区为主要载体,按照点面结合、相互配套、功能互补、产业集聚、生态和谐的布局原则和我市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要求,并与《玉林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衔接,提出“三区三带十园区”新兴产业导向性布局,即以玉柴新区、玉东新区、龙潭新区作为新兴产业发展核心区,“兴业-玉州-北流-容县”、“玉州-博白-龙潭”和“玉州-陆川-文地”分别为新兴产业拓展带,全市十大工业园区:玉柴工业园、玉林龙潭产业园、玉林经济开发区、广西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容县经济开发区、玉州健康产业园区、福绵工业集中区、陆川工业集中区、博白工业集中区、兴业工业集中区作为新兴产业发展主要承载区,促进形成分工明确、特色明显、相互依托、错位发展的新兴产业发展布局,推动七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重点

(一)做强做优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着力抓好以玉柴为核心的动力机械产业,广泛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清洁生产、网络制造、快速资源重组技术,大力发展具有低能耗、低排放、高性能特点的内燃机产品。重点发展工程机械、农用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工电器等产业,加快发展陶瓷机械、食品机械、包装机械等其他机械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高水平零部件生产企业,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配套完善的产业发展格局,将玉林市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内燃机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小型挖掘机生产及出口基地、重要的农用机械基地。

1.动力机械。以中高端发动机发展为主,积极拓展柴油机关键零部件、玉柴配件和发动机再制造,以促进内燃机产业向绿色制造方向发展为目标,大力支持以玉柴为主的内燃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依托玉柴高效环保柴油机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广西内燃机研发中心,通过重点突破发动机电控喷油系统开发与标定技术、汽油机缸内喷射技术、高效率、高压比涡轮增压系统及中冷技术、混合动力控制技术、发动机轻量化等关键技术和电控技术、四气门技术、高压共轨技术、代用燃料技术等发动机前瞻性技术,进一步提升商用车、乘用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船舶及发电机组等方面内燃机系列产品的技术水平,重点发展全电控内燃机、高速小型直喷燃烧系统柴油机、再生空气混合动力发动机、两级增压低碳节能高效发动机、混合动力车用发动机、重型柴油机、大功率低速船机等产品。以通用化、模块化、产品电子化智能化、环保化、轻量化为方向,巩固提升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润滑系统等发动机零部件的优势,积极开发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电气辅助系统、后处理系统等核心零部件,通过核心零部件,带动整个零部件系统其他组合件的引入和发展,进一步完善发动机产品链。

2.工程机械。以陆川北部工业集中区为中心,依托玉柴重工加快建设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坚持做精做强小挖,延伸中大挖,拓展桩工机械及其他工程机械板块的战略思想,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有选择地进入产品多元化领域,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知名品牌。重点加强工程机械的可靠性技术、液压控制技术、电子监控技术、减振降噪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结构强度与应力、多元化附件及快换功能、耐磨材料应用、操控舒适性、优化设计、标准化通用化设计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促进关键零部件技术突破和提升。重点发展液压挖掘机、旋挖钻机、连续墙抓斗、高空作业平台、高空液压拆除机、抓料机、剪切机、滑移装载机、矿山车辆等工程机械产品。支持工程机械配套零部件的研发,发展一批配套企业,积极发展工程机械用柴油机、变速箱、驱动桥、结构件、液压件、内饰件、仪器仪表、塑料件和大型轮胎等零部件产品。以产品大型化及机、电、液一体化等高新技术对产品进行改进和提升,促进产品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提高产品竞争力。
3.农用机械。加快研发一批适合南方地区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农业机械,大力支持玉柴集团、开元机器、广西瑞众、广西汽牛等重点骨干企业引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操作方便的微型收割机、农业耕作机、微型手扶拖拉机、多功能拖拉机、饲料粉碎机械、碾米机械、甘蔗砍运装收获作业成套设备和水果保鲜、储运、加工设备以及适合农村及中小城镇道路条件运输特点的运输设备。

4.汽车及零部件。加快发展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提高关键零部件本地化的比例。充分利用柴油机优势,重点发展环卫专用车、矿用自卸车、工程车、乘用车等产品。围绕整车及车用内燃机的优势,着力整合、发展零部件制造资源,重点发展曲轴、汽缸体、气缸盖、转向泵(含输油泵)、齿轮室、齿轮室盖、重型车用变速箱及其配套件,初步形成以汽车内燃机为中心的系统化、模块化配套体系。着力提高零部件产品高新技术含量及产品附加值,重点加快内燃机电混动力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积极发展新型、环保、节能型柴油轿车和柴油重型卡车。

5.电工电器。加快建设玉东新区电工电器生产基地,重点支持广西玉林市宝炬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玉林玉开电器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盘活资产,进一步做强做大。重点发展低压电线、电缆、10kv-35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高低压电力开关等产品。积极引进生产特高压输配电设备、电网自动化系统、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高压输变电设备、电力电容器、传感器等产品的高技术项目和企业。

(二)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紧紧抓住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家重大疾病医药创制、医药产品市场迅速扩大的历史机遇,发挥现有技术和民族医药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加快发展生物农业,尽快形成生物产业集群,加快提升我市生物医药的整体创新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以玉林制药为龙头,大力发展技术、产业化工程技术和中医药关键技术;支持中药材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种植,加快实现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饮片浓缩颗粒的产业化;鼓励研发高效、速效、长效和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及使用、储存、携带方便的“三效三小三便”新型中药及其它医疗保健产业,把玉林打造全国著名的制药产业生产基地。做大医疗器械企业,加快发展功能多、使用方便,具有准确、快速、安全、实时、动态配合特点要求的医疗器械。大力发展药业经济,积极抓好玉林健康产业园建设,包括高科技生物制药、中药材加工、保健品食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和休闲农业等产业,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建设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把玉林健康产业园建设成以中药材、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主,主导产业突出、集群集聚优势明显、组织化程度较高、辐射带动效果明显,具有引领农业产业化创新提高作用的样板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快中国南药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和中国南药加工、生产基地建设,全力把玉林打造成为中国南方药都、广西现代农业示范市。

1.生物医药。

(1)现代中医药。立足广西,背靠云贵川,面向华南和东盟两大市场,以药材市场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南药种养殖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中药现代农业,全面壮大中药工业,继续提升中药商业,培养中医药大企业集团,打造南药知名品牌。重点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快繁育种、野生抚育、中药材功能分析和中药提取及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发展现代中药材及饮片加工、中药提取、中成药制造工艺等现代中药技术和设备,促进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加工流通、中医医疗保健互动发展,逐步将中医药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按照“做大一个南方药都,做强两个产业集团,做成三个服务平台,做好四个基地市场”的基本思路,构建强势中药产业集团,做强中医医疗健康产业集团,进一步建设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仓储服务平台、物流服务平台三个药材交易平台,推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中国南药优质饮片加工生产基地、中国南药提取物生产基地和名贵道地药材期货交易市场的建设,重点发展中药材种植、中药材流通、中药材生产加工、中医医疗、中医药保健旅游等五大重点领域,突出抓好建设南方药都、培育南药种养殖业、推动玉药上市、建立名贵药材期货市场、构建医疗产业群、发展中医药保健养生业等六大任务,积极实施七个重大专项,推动玉林中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打造名副其实的“南方药都”,使玉林成为泛珠江三角及泛北部湾经济圈内最大的中药材市场,利用面向东盟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积极拓展对东盟中药材进出口贸易,成为中国-东盟中医药、民族医药药材的集散地。
(2)生物制药。坚持引进产品技术成果、联合研发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积极引进和发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生物技术。以市内现有优势企业为基础与国内外的相关企业和机构联合研发,围绕解决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问题,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型疫苗与快速诊断试剂等,加快我市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

(3)医疗器械。抢抓医疗器械下乡机遇,瞄准高精产品的发展前沿,增加产品品种,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力度积极引进和支持发展注射穿刺器械、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口腔科材料、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医用光学器具及仪器、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口腔科设备及器具、消毒和灭菌设备及器具等;引导企业开发电子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疾病监控系统等便携式的适用于社区、家用的医疗设备以及人工耳蜗等医疗健康辅助用具产品;强化社区、县乡医疗服务,推广远程诊疗。培育好邦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等医疗器械企业做大做强。

2.生物农业。

充分利用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平台,以服务我市建设广西现代农业示范市为目标,以动植物新品种培育、畜牧胚胎工程、畜禽疫病诊断试剂、生物疫苗、绿色高效生物农药、大平山生物肥厂等企业的生物肥料、北流凉亭禽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生物饲料和酶制剂产业化为重点,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的农业生物产品和企业。大力支持在水稻、甘蔗、木薯、水果、蔬菜、花卉、特色优势畜禽和淡水鱼、生物能源林、速生工业用材林、经济林等方面加快建设一批生物良种繁育和产业化基地。大力发展生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物疫苗、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技术研发与服务业,推进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产业化开发,发展健康种植养殖,促进高效绿色农业的发展。加快微生物发酵、催化剂、工业酶制剂、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提取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推进玉州工程基地建设、生物良种繁育和产业化工程和生物肥料饲料产业化开发工程。

(三)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污染防治、节能检测、环境监测、资源综合利用等产品和装备。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与环保技术,加快节能灯、节能电变箱等设备生产,提高重大节能与环保专项装备的制造能力。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重点支持发展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产业、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服务业和碳汇林业。

1.再生资源利用。

充分利用国内外废旧有色金属、废机电、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废钢铁等再生资源进行拆解、加工利用,逐步拓展对废塑料、废纸等资源的综合加工。重点支持广西玉林龙潭创兴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园区发展,积极引入国内外长期从事再生资源贸易、加工制造的企业,扩大再生资源利用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建设华南地区乃至中国重要的再生资源加工基地。

2.节能产业。

(1)工业交通节能。重点引进开发冶金、化工、建材、交通运输等主要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与新工艺、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并推广应用,加快发展节能锅炉、节能矿热炉、节能高炉应用、余热余压和尾气利用、短流程冶炼工艺研发应用;研制生产和推广使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汽车。

(2)建筑节能。以降低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为目标,以减少能源总需求量和利用新能源为主要技术途径,大力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开发高效、经济的保温、隔热材料和切实可行的构造技术,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外墙、门窗和屋顶节能技术和产品。重点发展防水材料、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环保、节能、多功能的新型墙体材料及结构与功能一体化建筑材料,加快形成以高强、轻质、多功能绿色环保的墙体材料、钢铁构件、高档日用陶瓷和建筑卫生陶瓷为主,装饰材料、玻璃纤维、石膏板和功能陶瓷产品为补充的新型绿色节能建材产业集群。
(3)照明节能。大力发展节能和太阳能照明产业。加快推进led光电生产基地、大功率led路灯生产线等项目建设,积极支持相关骨干企业加快发展,重点发展半导体照明(led)、高频无极灯、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景观灯等电力电子节能照明产品。

3.节能环保装备制造。

支持开发废水再生循环回用、生物降解和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养殖废水处理等水污染防治技术,重点开发应用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支持开发工业锅炉烟气脱硫脱硝、高效除尘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支持开发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等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大力发展建材、陶瓷、冶金、化工、食品、服装、皮革等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配套设备,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以及养殖业废水处理净化成套装备与设备,污水生物及生态处理装备,垃圾渗滤液无害化处理装备,高效除尘、脱硫、脱硝等成套装备,垃圾收集、分选、预处理、卫生填埋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节能检测和环境监测设备等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鼓励和支持汽车新能源装备和配套设备的制造,加快建设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集群和成套设备生产基地。近期重点支持容县做大做强节能环保锅炉产业。

4.节能环保服务业。

加强培育环保咨询、设计、审计、评估、检测、诊断、培训等专业服务机构。推进节能环保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发展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技术、节能检测、环境监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各类环保服务。重点发展环境工程总承包服务,包括融资、设计、设备成套、安装、调试和专业化运行服务。推动发展环保商贸流通业,重点规划建设环保产品专业市场。

5.碳汇林业。

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抓住森林碳汇交易加快发展的机遇,大力实施绿化造林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大力推进山区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成果。进一步提高森林碳汇意识,加快转变林业经营理念,大力争取碳汇造林项目,促进碳汇林业加快发展。

(四)高起点发展新材料产业。

强化关键技术、高端产品的引进、研发和应用,高起点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非金属矿新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电子信息材料、新生物医药质材料、新型印刷材料和新型环保材料等。积极发展镍金属深加工。

1.有色金属新材料。

支持相关龙头企业研发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重点加强对镍、初级产品的深加工,开发生产纳米镍、纯镍丝、镍铬丝、镍丝网等。加快开发镍的下游产品,包括镍基超细合金、高档电镀、二次电池、金刚石工具粘结剂等。以电解镍为上游,加快推进镁盐系列产品加工等项目。积极发展其它有色金属材料,着力精炼铜、锰、钛、锌等金属及其各类化合物,重点建设四氧化三钴联产电解铜、铜锌锭冶炼项目。

2.生物基新材料。

发挥我市淀粉资源优势,以脱支淀粉、聚乳酸等技术生产成熟可靠、产品综合加工性能好、用途广泛的生物降解材料为突破口,发展生物降解、塑化等生物质基新材料。重点支持陆川县聚乳酸全降解生物基材料产业工程建设,建设华南重要生物基材料制造基地。加快发展木材改性新材料。

3.非金属矿新材料。

大力支持我市具有资源优势的滑石、膨润土、重晶石、高岭土、稀土等非金属矿的高纯、超细、改性粉体深加工技术开发,鼓励优质陶瓷级、填料级、造纸涂料级高岭土、煅烧高岭土及高纯超细高岭土等精选及深加工生产技术开发,支持膨润土、重晶石向矿物深加工及深加工制品方向发展,重点在非金属矿物涂料、颜料、功能性填料及复合材料、环保材料、纳米陶瓷材料、高性能稀土新材料等领域,逐步建成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非金属矿物材料产业链和生产加工基地。

4.新能源材料。

以新能源的推广应用促进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发展,大力引进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和风能等新能源材料技术、项目、企业,重点发展无汞碱锰电池材料、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材料、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和汽车用电池泡沫镍材料等,近期支持发展兴业县多晶硅项目,努力形成一批在全区、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新能源材料产品。

5.新型化工材料。
依托北部湾炼油及其乙烯工程,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产品精深加工业。中游产业,主要由石化基本原料深加工衍生出烯烃系列及芳烃系列产品,延伸以乙烯、丙烯、芳烃和c4烃为龙头的产品链。下游产业,主要是延伸至合成树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三大合成材料,重点发展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突出研发高性能、高感性、高功能、环保型纤维,积极发展高性能化、功能化和绿色环保型的橡胶产品,带动轻纺、医药、农药、涂料、添加剂和助剂等精细化工业的发展。近期重点加快重交沥青及精细化工项目建设。

6.其他新材料。

围绕我市机械、电子信息、陶瓷、医药等优势主导产业,加快上游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新型电子信息材料、新生物医药质材料、ps版印刷材料、包装材料和新型环保材料等。

(五)推进发展新能源产业。

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沼气、垃圾综合利用等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新兴能源。积极推进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引进一批太阳能功能材料、光伏电池、燃料电池、锂电池等领域的企业。积极推进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构建高效、稳定、安全的新型能源体系。

1.风能发电。

充分发挥我市机械产业优势,引导机械加工类企业积极参与风电配套件发展,重点开发主轴轴承、高速齿轮箱、液压站系统、制动器、润滑系统、机舱、轮毂、底盘、回转支承、叶片等关键配套件,积极开发质量稳定、方便使用的风力发电机组和风光互补路灯、风光互补发电用户系统等产品,大力发展风能发电。支持国电在玉林大容山、天堂山风力发电项目。

2.太阳能利用。

大力支持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集成应用、太阳能真空集热产品开发、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和光伏制造及应用、光热发电装备制造的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加快在太阳能功能材料、薄膜太阳能生产设备制造、晶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和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灯系列、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户用电源等产品方面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的企业。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支持玉柴集团太阳光伏发电项目。

3.生物质能源。

大力发展生物质燃料和发电产业,带动生物质能源利用设备制造业发展,支持农村先进适用的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非粮生物质制取工业燃料的技术开发。加强对燃烧发电,生物质固化、气化、液化以及生物质压制成型等技术和生物柴油、沼气、生物质能发电机组、生物质燃烧锅炉、高效气化装置等产品的开发。重点推广生物质气化技术,加大规模化沼气技术开发力度,大力发展集约化专业养殖场沼气工程、利用有机废弃物的大型工业沼气工程,发展沼气发电项目;依托陆川县聚乳酸全降解生物基材料产业工程,加快建设年产1万台生物燃气气化装置生产加工基地、年供气10亿立方米的大型高热值生物燃气供气中心和年提取5亿立方米生物燃气二级气体深加工项目。筛选培育能量密度高、抗逆性强、不与人畜争粮、争耕地、争水以及不危及生态的高产优质能源植物新品种,积极推动原料林基地建设,配套发展生物柴油加工项目。

(六)积极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

以国家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为契机,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为重点,加快发展整车、电池、电机、控制系统及检测管理系统。发挥玉柴集团雄厚的发动机研发实力和品牌效应,大力引入整车厂,打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点开发发动机整机优化设计技术、高效清洁燃烧控制技术、高压燃油喷射技术、增压技术、高过滤滤清技术、排气后处理技术等节能环保汽车及发动机排放控制节能技术,大力发展油电混合动力总成、电拖装置、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等新能源汽车及关键总成技术,加快建设玉柴集团混合动力总成集成模块产业化、玉柴股司商用车混合动力总成研发及产业化、玉柴工业园超级电容电池和电粉、广西金帆电动车有限公司年产20000辆电动车生产线、玉州区高能全塑动力蓄电池制造等项目,积极开发纯电动微车、纯电动城市公交车、混合动力多功能乘用车等产品。推进我市汽配骨干企业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建立资产纽带关系或战略合作关系,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开发和产业化,打造华南重要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制造基地。
(七)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充分利用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优势,加快发展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研发和生产企业,重点发展软件、物联网和现代通信、集成电路等产业,着力打造广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1.软件产业。

积极发展信息安全领域软件,包括数据远程备份、数据安全保护和快速恢复、数据加密、防火墙等信息安全软件产品。大力开发嵌入式软件,包括电力装备、机械设备、数控机床、汽车以及信息家电、移动通信、环境监测、交通控制、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大力发展面向重点行业的应用软件,包括制造业、能源、交通、通讯、金融、医疗、农业、环保、旅游、教育、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应用软件系统。

2.物联网产业。

积极跟踪物联网技术发展动态,整合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互联网、有线无线宽带网、数字电视等各类资源,通过需求牵引、技术推动,促进物联网技术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渗透融合。推进融合通信网、物联网及移动信息化等各类技术、应用的无线城市建设,大力引导生产、流通、物流、公共服务行业等开展物联网技术试点应用,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溯源、防伪、跟踪、定位、监控、自动化管理等物联网公共服务。全面提升民生服务水平、打造规模广影响力大的物联网应用平台、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为玉林市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重点推进南方药都网、农进农批网、豪德物流网、玉柴物流瑞安物流网的发展。

3.信息技术应用。

紧紧抓住国家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深度融合的大好机遇,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支持建设玉林无线城市、实现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农牧、智慧校园、智慧能源、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慧人居、智慧旅游、智慧安防、智慧商贸等一系列信息化应用项目。成立“玉林市信息中心”,管理市级层面的信息化项目、经费和网站监管。

4.云计算和云存储产业。

鼓励云计算和云存储行业应用,建设云服务公共平台,推进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容灾备份技术和海量数据管理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引导组建云计算产业联盟,形成云计算创新发展的合力及产业力量。

四、组织保障和支撑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切实强化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织领导,由玉林市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作,玉林市发改委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并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的各专项规划,确定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建设项目。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国土局、市农委、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协调配合工作。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机构,根据任务分工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提出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采取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全面推进落实。

(二)强化规划引导。

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纳入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并与相关专项规划做好衔接。强化对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导向研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做好政策衔接工作。加强对各县(市、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优化区域布局、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格局。

(三)强化财政扶持和金融支持。

1.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兴产业企业的项目申报国家、自治区各类补助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设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内容。每年从市财政专项资金中安排经费用于奖励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表现突出的县(市、区)和部门。各县(市、区)也要根据财力和实际情况相应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2.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设立市级创业投资(风险)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业投资领域。推进政银企合作,启动贴息贷款,对风险投资机构给予税收补贴。建立多层次担保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力度。支持新兴产业领域中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债券、中期票据、集合债券以及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和信托产品等形式直接融资。有序发展金融租赁、信托投资等业务。规范并积极推进民间投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创新型企业。
3.加大推广示范应用和实行政府优先采购。积极争取将玉林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产品列入国家、自治区、市内各级政府采购目录,并优先安排采购。突出加大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农业、先进装备等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以拉动内需,壮大产业。

4.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涉及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实行“三免三减半”等优惠政策,纳入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的产品或设备,享受企业所得税减计收入或投资抵免等优惠政策。

5.强化项目用地保障。对各类投资主体开发新兴产业项目实行鼓励政策,加快项目的核准、备案。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环评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对纳入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的项目优先安排进区入园用地。对于租赁园区标准化厂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租金予以适当减免。对符合条件的新兴产业项目积极争取列入自治区重点项目,争取使用自治区用地计划指标;对利用现有存量土地的新兴产业项目,优先安排供地。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对企业利用现有厂区存量土地和厂房,通过拆低建高、改建加层、压缩超标的绿地面积和非生产性用房等措施,扩大生产性用房面积,减免其相应基础设施配套费。

(四)强化招商引资。

把招商引资、招商引技作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形成开工一批、在建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充实稳定招商队伍,强化对招商人员的新兴产业业务知识培训,面向国内外重点区域、央企、大公司、大财团和知名企业,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招商和“补链式”招商,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的大企业大项目投向产业基地,促进部分研发机构、大企业生产基地向玉林转移,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玉林驻京、驻沪等联络处要充分发挥驻外优势,积极搜集传递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信息,与招商部门展开联手招商。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企业集团,打造本土名牌,推动形成“千亿航母、百亿旗舰、亿元企业”的发展格局。

(五)强化技术合作和自主创新。

健全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体系,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交易、专利代理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强金融、物流、信息、担保等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准入管理制度,营造规范产业发展环境。鼓励采用合资、合作的方式引进建设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鼓励市外企业、院校和个人来玉林设立研发机构,鼓励市内企业、院校委托市外共同研究开发核心技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院校“走出去”,参与研发活动,鼓励市内相关机构、企业参与有关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积极参与国家、自治区各类科技专项、组建相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设立若干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专项等方式,力争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中药超微饮片、转基因育种、信息等领域,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技术,推进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平台,不断提升研发、设计、营销和售后服务水平,推进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优先支持国家级、自治区级研发中心申报国家重大项目。鼓励新兴产业优势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鼓励骨干企、工业集中区业建设重大研发机构、自治区级以上孵化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

(六)强化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贯彻落实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深入实施“玉林学者”工程、特聘专家工程等11大工程,积极引进新兴产业的技术、管理、金融等相关领域的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倾力打造高级技能人才“铁军”。 深入开展创新方法(triz理论)进企业活动,强化全市企业创新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久创新能力的新型企业。依托新兴产业优势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鼓励全市各大中专院校、职校优化学科设置,引进培养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研究型、技能型、高层次人才。加快实施股权激励机制,鼓励专利、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和分配。
(七)强化推进机制。

1.建立完善新兴产业推进机制。建立完善市、县(市、区)两级政府主要领导联系新兴产业项目制度、成员联络制度、材料与信息报送制度、统计信息发布制度、例会制度和年度考评考核制度等;制定玉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协调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按照对口原则,抓好与国家、自治区的衔接,落实好配套资金,推进项目实施。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打造优良的产业发展环境。切实转变政府服务职能,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改善政务环境,确保产业加速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减免行政事业收费的政策,减轻企业和投资者负担。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努力营造统一透明的政策环境,实行更加开放的投资政策,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大力强化创新平台建设。高起点建设一批产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积极发展技术专利代理和鉴定机构、信息与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和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技术成果转化交易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增值服务,帮助企业“轻装上阵”。

3.狠抓工作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确定的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和产业重点,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大力招商引资,统筹推进重大项目,促进产业集聚,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本意见所明确的职责分工,抓好工作落实。

4.创新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完善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评价考核体系和目标管理制度,将之纳入全市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加强对重点目标、重大项目、重大平台等的督查落实。改革政绩考核的方式,采用“飞地经济”的做法,不管哪个县(市、区)引进的企业,一律进该产业规划的园区落户,引资的额度计为招商引资县(市、区)的年度任务,项目的利益仍然由其享受。

附件:1.玉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工作分工表(略)

2.玉林市新兴产业“十二五”拟开工建设重点项目表(略)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