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

2020年07月25日07:01:24
发布部门: 徐州市政府
发布文号: 徐政发[2011]6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徐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为把《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市政府组织对《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进行了责任分解并广泛征求意见。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印发给你们。

各主办单位作为承办事项的牵头调度落实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强化调度督促,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工作,确保《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按序时推进。各相关单位要强化大局意识,积极配合主办单位把各项推进措施落到实处,为全面完成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目标任务作出应有的努力。

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大对《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力度,实行年度督查考评汇总,促进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全面完成《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的各项主要目标任务。

特此通知。

附件: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

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

一、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解

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7600元。主办单位:市统计局、发改委

2. 2015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00亿元。主办单位:市财政局

3. 2015年,居民消费率达到45%。主办单位:市商务局、统计局

4.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2%。主办单位:市发改委

5.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主办单位:市科技局

6.2015年,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7%以上。主办单位:市统计局、发改委

7.2015年,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达到186件。主办单位:市科技局

8. 2015年,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人才贡献率达到45%。主办单位:市人保局

9. 2015年,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75%。主办单位: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局

10. 2015年,自营出口总额达到52亿美元;实际到账注册外资达到20亿美元。主办单位:市商务局

11.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95%以上。主办单位:市教育局

12.2015年,万人拥有病床数达35个。主办单位:市卫生局

13. 2015年,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8%,其中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主办单位:市人保局、卫生局

14.5年累计新增保障性住房3.2万套。主办单位:市房管局、建设局

15.十二五期末,耕地保有量保持59.48万公顷。主办单位:市国土资源局

1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co2排放减少率、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率达15%(5年累计)。主办单位:市经信委、环保局、水务局

17. 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2%,森林蓄积量达到2360万立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主办单位:市农委、市政园林局

1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主办单位:市人口计生委

19.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700元;2011年确保人均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主办单位:市发改委、人保局、农工办、扶贫办、统计局、民政局

20.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下,五年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以上。主办单位:市人保局

21.2011年以市为单位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2014年以县为单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市区和有条件的县(市)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主办单位:市统计局、发改委

二、重点工作任务分解
22.做强主导产业。加快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能源等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徐工集团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能源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主办单位:市经信委、发改委

23.做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物联网、软件和服务外包、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主办单位:市科技局、经信委

24.做优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煤盐化工、建材、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把徐州建成全省重要的综合化工基地、建材基地和冶金工业基地。主办单位:市经信委

2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开发、国际服务外包、现代物流、文化动漫、旅游服务和商业中介等六大重点现代服务业。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力争实现总量翻番。主办单位:市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文广新局、旅游局

26.提升现代农业。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其中水稻面积稳定在280万亩,粮食总产40亿公斤以上,粮食优质专用率达到80%。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重点做大做强高效设施农业基地和林果、肉鸭、奶业、大蒜、食用菌五大产业体系。到2015年,设施农业占比提高到25%。主办单位:市农委

27.大力培育特色工业基地。加快建设沿东陇海线工业走廊和徐贾工业走廊,加快建设沛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持丰县、睢宁县加快工业化发展,重点建设省级工程机械、新能源、食品制造、电动专用车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主办单位:市经信委

28.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积极发展中央商贸区、现代物流园、文化产业园、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科技创业园、商务服务中心和产品交易市场等七种形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探索发展金融服务、旅游商务服务和总部经济企业集聚地的新型服务业集聚区。到2015年,全市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超过20家,市级集聚区超过50家。主办单位:市发改委

29.积极建设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到2015年,争取创建3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区、15个省级农业示范区。主办单位:市农委

30.推动企业做大做强。集中力量支持徐工集团、中能硅业建设世界级企业,重点培育20家百亿元工业企业、15家50亿元以上服务业企业,力争更多的优势企业上市经营。主办单位:市经信委、发改委

3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丰沛铁路、郑徐客运专线、宿新高速、徐明高速,争取郑徐客运专线延伸到连云港,全面实施观音机场二期改扩建、京杭运河湖西航道整治,加快推进丰沛运河通航工程,巩固提高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全面启动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路和隧道工程,优先建设公交服务设施,大力实施市区道路“三年畅通计划”,加快建设铜山区和沛县微山湖环湖快速通道、主城区到周边重点中心镇快速通道,完善城市路网,形成畅通便捷的交通体系。“十二五”期间电网规划建设投资120亿,重点建设项目35项,建成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主办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发改委、规划局、铁路办,徐州供电公司

32.强化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完善音乐厅、艺术馆、科技馆、便民服务点、农贸市场、环卫设施等公共设施,加快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建设市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建成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市级公益性残疾人康复中心,全面提升科教、文化、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启动建设第二地面水厂,建立覆盖铜山区、贾汪区的区域安全供水体系。大力实施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工程,改善民生,提升形象,促进城市繁荣。主办单位:市建设局、城管局、商务局、卫生局、体育局、水务局、残联

33.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围绕“八大中心”建设,修编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徐州都市区规划。老城区集中力量发展服务业,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新城区加快功能性项目建设,初步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城市新片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建成新型工业化基地和城市副中心,把徐州工业园区打造成经济转型示范区;高铁生态商务区打造交通枢纽、生态、商务、居住“四位一体”的城市副中心;铜山区、贾汪区实现与主城区规划、功能、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衔接配套,形成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城区南北协调发展,支持鼓楼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把中国八里国际家居交易博览中心建成全国第四大家居物流中心;支持云龙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高标准建设师大科技园、徐州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名片。支持贾汪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向主城区融合。主办单位:市规划局、铁路办,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34.加强城市现代化管理。充分发挥市城管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街道、社区城管职能,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城市管理体制。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推广市场化管理机制。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主办单位:市城管办、城管局、文明办

35.完善县域城镇体系。丰县建成江苏省新兴的盐化工基地、重要的果蔬和食品基地、电动专用车生产和研发基地、刘邦故里生态旅游基地、苏鲁豫皖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到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30万人。沛县建成苏鲁交界地区综合性产业新城、以汉文化和微山湖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名城,到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48万人。邳州建成东陇海产业带极具活力的工贸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大运河沿岸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到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50万人。新沂建成东陇海线重要的工业城市、苏鲁接壤地区新兴的交通枢纽和商贸旅游中心,到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50万人。睢宁建成苏皖边界经济强县、全国新兴特色制造业基地县、苏皖北部边界重要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生态休闲城市,到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36万人。全市重点建设30个重点中心镇,力争“十二五”期末,中心镇镇区常住人口超过3万人。主办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市农工办

36.扎实推进农村实事工程。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低压电网建设,加快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主办单位:市农工办、交通运输局、扶贫办,徐州供电公司

37.积极推进富民强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土地和农民住宅确权登记发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制度。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主办单位:市农工办、国土资源局、中小企业局

38.积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施镇村联动工程,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完善镇村布局规划,落实农民集中点规划和建设。继续开展“五杯竞赛”活动。基本完成重点中心村旧村改造,推动新农村300个市级示范村提档升级。主办单位:市农工办

39.优化空间开发布局。构建“核心集聚、一带驱动、两翼推进”的建设开发空间格局、“双核两带三组团”的新型工业化布局、“一区一带两轴”的新型城市化布局、科学合理的新型生态屏障布局,建设高效、集约、均衡、永续的美好徐州。主办单位:市规划局、发改委、经信委、农工办、市政园林局、建设局,各县(市)区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40.推动区域共同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地区产业体系,加快南北共建园区发展步伐,全面加强长三角区域经济文化交流。加快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进程,推动淮海经济区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加快东陇海产业带建设,主动融入沿海开发。主办单位:市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

41.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建设一批综合科学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支持徐工集团、徐矿集团、维维集团等骨干龙头企业建立国家级研发机构,加快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建设。加快矿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徐州软件园、大学生创业园、师大科技园、医学院生物技术与信医药产业园、东陇海留学人员产业园、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大学生创业园产业化基地等高新技术孵化园区建设,加快淮海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建设,支持徐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扶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新城区科教创新区的扶持,支持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淮海分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工程技术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三大平台。主办单位:市科技局、经信委、人保局,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

42.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优化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特殊教育。加强新城区中小学校等教育设施的规划布局和政策扶持,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到2015年,教育发展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贡献度在江北和淮海经济区领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市。主办单位:市教育局
43.大力培养引进人才。实施人才强市工程,大力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力争到2015年引进百名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五百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加大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开发力度,到2015年,培养引进急需紧缺专门人才8万人。主办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保局

44.努力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失业评估和失业预警机制,建立失业调查制度。加快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完善市县两级创业载体,努力形成创业集群效应。建立人力资源市场预测和预警机制,实现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覆盖。加强失地农民指导与培训,增加就业岗位。主办单位:市人保局、中小企业局

45.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建立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鼓励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健全社会帮扶机制,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推进 “四业富民”,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力争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六年倍增。主办单位:市发改委、人保局、农工办、农委

46. 加强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城乡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水平,到2015年,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正常调整机制,建立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平台,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完善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改善困难群体住房条件。主办单位:市人保局、民政局、房管局、卫生局

47.提高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加快市区公立医院布局调整和基本建设,重点抓好市中心医院新城区医院、内科医技大楼及市第一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项目建设,加大对特色专科医院的扶持力度,力争“十二五”末新增3-5家三级甲等医院,打造区域性医疗卫生高地。主办单位:市卫生局

48.打造体育强市。围绕承办第18届省运会,努力提升竞技体育整体实力。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打造10分钟健身圈。到2015年,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拥有量达到2平方米以上。主办单位:市体育局

49.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弘扬新时期徐州精神,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行业)、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努力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主办单位:市文明办、科协

50.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扩大向社会免费开放文化公共设施的范围,推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县(市)区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将徐州市档案馆建成苏北示范性数字档案馆。全面提升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基本建立应急广播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完成市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推进县(市)、区数字化改造,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化和地面数字电视覆盖。主办单位:市文广新局、档案局

5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1234”工程,形成徐州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培育壮大徐州文化产业集团、徐州演艺集团、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徐州广电集团等国有龙头文化企业。主办单位:市文广新局

52.提高人口服务水平。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争创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开展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试点,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发展老龄事业,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向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尊老金制度。发展残疾人事业,开展残疾人保障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试验区建设,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建成省级无障碍城市。主办单位:市人口和计生委、老龄办、残联

53.提升法治徐州建设水平。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稳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力争创成首批全省法治城市。主办单位:市依法治市办、司法局、法制办

54.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全面提升城市社区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全面推行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大调解组织网络体系,深入推进“阳光信访”。主办单位:市民政局、司法局、法制办、信访局
55.深入推进平安徐州建设。深化平安徐州建设活动,加强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现代警务指挥体系建设,发展社区警务,力争创成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主办单位:市综治办、公安局

56.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保护耕地,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落实地下水开采总量和地下水水位下降控制措施,科学划定水源地范围。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执行采矿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规定,促进探矿权、采矿权依法转让,建立和健全矿区地质环境补偿机制。主办单位:市国土资源局、水务局

57.持续改善环境。实施“碧水工程”、“蓝天工程”,建设“清洁家园”。重点加强县(市)及中心镇级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广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实施规模化畜禽场(小区)治理,全面完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切实加强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实现断面稳定达标。完成市域清污分流与尾水导流工程,推广实施分流域联片整治。加大工业废气治理力度,全面完成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整顿污染企业,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建设高效集中供热系统,实施城市天然气和其它清洁能源替代。加强城市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控制建筑工地和物料储运的扬尘污染。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实现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严格新车准入制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公交车,倡导绿色出行。制定城市“黑臭”内河整治方案,基本消除内河“黑臭”现象。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源治理,加快推广无害化卫生户厕,实施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危险废物、放射性渣安全处置“环境安全工程”。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严防重金属对地下水以及土壤环境的污染。主办单位:市环保局、治淮办、水务局、经信委、农委、交通运输局、公安局、农工办、卫生局

58.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分类推进公园、湿地、风景区建设,加快建设城市大型绿廊和干道绿色通道,规划建设一批街头绿地游园,实现居民出行300米即达公共绿地。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主办单位:市市政园林局、农委

59.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重点实施“第二次进军荒山”绿化工程、侧柏山林林向改造工程和高速公路、国道、高速铁路、铁路、大型河道等道路绿化及农田林网提升工程,在沿四环高速公路实施高标准环城防护林带工程。主办单位:市农委、市政园林局

60.加快改革步伐。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赋予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教育事业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主办单位:市发改委、编办、金融办、教育局、卫生局

61.努力扩大开放。依托优势载体,围绕产业链延伸精心组织策划招商项目,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抓好重点外贸出口企业发展,巩固出口市场,不断提升外贸发展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落实对开发区的简政放权工作,促进开发园区转型升级。主办单位:市商务局,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62.壮大民营经济。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文化产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扶持创新型、服务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等民营企业发展,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技术服务平台,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引导民营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主办单位: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局
  二〇一一年五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