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0年07月13日21:20:01
发布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文号: 发改产业[2011]3229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有关行业协会: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为加快食品工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了《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食品工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

(一)发展成就

(二)存在问题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一)国际食品工业发展趋势

(二)国内食品工业面临形势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主要任务

(一)强化食品质量安全

(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四)提高装备研制水平

(五)加快企业技术进步

(六)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七)大力推进两化融合

五、重点行业发展方向与布局

(一)粮食加工业

(二)食用植物油加工业

(三)肉类加工业

(四)乳制品工业

(五)水产品加工业

(六)果蔬加工业

(七)饮料工业

(八)制糖工业

(九)方便食品制造业

(十)发酵工业

(十一)酿酒工业

(十二)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

(十三)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

六、政策措施

(一)严格市场准入

(二)发挥政府作用

(三)推进节能减排

(四)强化安全监管

(五)维护产业安全

(六)促进境外投资

(七)提高企业诚信

(八)引导健康消费

七、规划实施

食品工业承担着为我国 13 亿人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食品的重任,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十一五”时期,我国食品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0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6.1 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 8.8%,有力带动了农业、流通服务业及相关制造业发展,对“扩内需、增就业、促增收、保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为加快食品工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期为 2011-2015 年),作为 “十二五”时期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

(一)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食品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规定的各项指标。

1、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支柱地位得到强化2010 年,全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41286家,比2005年增长73.2%,年均增长 11.6%;实现工业总产值 6.1万亿元,增长201.5%,年均增长 24.7%,年均增幅比“十五”时期提高5.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 10659.6亿元,增长214.0%,年均增长 25.7%;从业人员696万人,比 2005 年增长 53.9%,年均增长 9.0%。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2005 年的 8.1%提高到 2010 年的8.8%,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2005年的0.52:1提高到 2010 年的0.88:1,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增强。

2、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供应更加丰富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保证了 13 亿人口的食品供应(见专栏 1)。产品结构向多元化、优质化、功能化方向发展,产品细分程度加深,深加工产品比例上升,新产品不断涌现,基本满足了国民对食品营养、健康、方便的需求。市场供应品种丰富多彩,规格档次齐全,形成了 4 大类、22 个中类、57 个小类共计数万种食品,满足了不同人群多层次的消费要求。
3、产品质量总体稳定,食品安全水平提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国务院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组织领导。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 2009 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实施以来,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保持向好趋势,产品质量稳步改善,产品总体合格率不断提高。目前,23 大类 3800 多种加工食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批次抽样合格率由 2005 年的 80.1%提高到 2010 年的 94.6%,提高了14.5个百分点,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2010年,食品投诉案件34789件,较2006年下降17.4%。截止2010年底,已完善了1800余项国家标准、2500余项行业标准和 7000 余项地方标准及企业标准,公布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76 项,为保障食品安全奠定了良好基础。

4、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增强我国食品工业加大投入,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增强,对推进食品工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行业装备水平进步显著,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谷物磨制、食用植物油、乳制品、肉类及肉制品、水产品、啤酒、葡萄酒、饮料、方便面、速冻食品等行业的大中型企业的装备水平基本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在此期间,我国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在食品物性修饰、非热加工、高效分离、风味控制、大罐群无菌贮藏、可降解食品包装材料等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自主装备水平与国际差距有所缩小,研制开发了 200m 冷冻干燥、200 吨/天油菜籽冷榨、800mpa 高压杀菌、60000 瓶/小时高速贴标和中小型螺杆挤压膨化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加工关键装备。苹果浓缩汁、马铃薯淀粉和全粉、生猪自动化屠宰、中小型乳制品生产以及饮料热灌装等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了从长期依赖进口到基本实现自主化并成套出口的跨越。

5、骨干企业发展壮大,产业集中程度提高食品工业规模化、集约化深入推进,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涌现了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2010 年,产品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食品工业企业有 27 家,比2005年增加了15家,其中超过千亿元的企业2家,1家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产业集中度稳步提升,乳制品行业 10 强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 73.5%,制糖行业 10 强企业产量占全行业的 64.3%,啤酒行业年产 100 万千升以上的 15 家企业集团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的89.6%;饮料行业 10 强企业产量占全行业的 53.9%。

6、区域发展差距缩小,产业布局渐趋合理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指导下,食品工业布局渐趋合理,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农业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为食品产业优势,东中西部食品工业产值的比值由 2005 年的 58.3:23.1:18.6,转变为2010 年的 51.6:29.3:19.1。食品企业持续向主要原料产区、重点销区和重要交通物流节点集中,形成了黄淮海平原小麦加工产业带,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大米加工产业带,东北和黄淮海玉米加工产业带,东北和长江中下游、东部沿海食用植物油加工产业带,冀鲁豫、川湘粤猪肉加工产业带,东北、西北、中原牛羊肉加工产业带,环渤海、西北黄土高原苹果加工产业带等。

专栏 1 “十一五”主要食品产量及平均增长速度

名称
单位
2005 年
2010 年
累计增长(%)
年均增长(%)
大米
万吨
1766.2
8244.4
366.7
36.1
小麦粉
万吨
3992.3
10118.5
153.5
20.4
食用植物油
万吨
1612
2005
24.4
4.5
肉类
万吨
7700.0
7925.0
2.9
0.6
水产品
万吨
4419.9
5373.0
21.6
4.0
成品糖
万吨
912.4
1102.9
20.9
3.9
乳制品
万吨
1204.4
2159.6
79.3
12.4
糕点
万吨
42.9
150.5
250.8
28.5
罐头
万吨
500.3
918.6
83.6
12.9
饮料酒
万千升
3565.8
5673.6
59.1
9.7
其中白酒(折 65%,v/v)
万千升
852.8
890.6
4.4
0.9
啤酒
万千升
3126.1
4483.1
43.4
7.5
葡萄酒
万千升
43.4
108.8
150.7
20.2
软饮料
万吨
3380.4
9983.8
195.3
24.2
精制茶
万吨
52.4
143
172.9
22.2


(二)存在问题

1、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仍较担心。目前,我国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尚不完善,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农药残留标准等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整合,不同行业间制定的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存在交叉矛盾。技术保障能力尚难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检测技术相对落后,仪器设备配置不足,部分检验设备严重老化;基层检验机构和人员数量偏少,检测能力亟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食品安全责任追溯制度尚不完善。一些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自律意识不强,诚信缺失。

2、自主创新能力仍较薄弱我国食品科技研发投入不足,2010 年我国食品科技投入强度约为 0.4%,不仅低于发达国家 2%以上的水平,也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 1.5%的水平。食品科技创新基础薄弱,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缺乏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有待加强,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创新能力不强。食品装备问题突出:一是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缺乏,产品竞争能力弱,大型无菌冷灌装、肉制品加工关键装备、柑橘汁加工关键装备、高效分离装备、大型乳品生产线、食品品质在线监测以及食品分析与检测装备等长期依赖进口。二是国产装备普遍存在能耗较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足、卫生保障性差、自动化程度低、关键零部件使用寿命短、成套性差等问题。三是标准化程度低、覆盖面小、标准类型不配套,标准覆盖率仅为 20%。
3、食品产业链建设尚需加强食品工业与上、下游产业链衔接不够紧密,食品产业链的有效衔接不足,原料保障、食品加工、产品营销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绝大多数食品加工企业缺乏配套的原料生产基地,原料生产与加工需求不适应,价格和质量不稳定。我国小麦产量居世界首位,但优质专用品种数量不足,每年仍需进口部分优质专用小麦;我国柑橘产量的 95%适宜鲜食,适合加工橙汁的柑橘品种和产量少,95%的橙汁依靠进口。多数食品加工企业缺乏必要的仓储和物流设施,原料供应保障程度低,资源浪费严重,抗风险能力弱。

4、产业发展方式仍然较为粗放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仍然未得到改变。不少企业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粗放,初级产品多,资源加工转化效率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部分企业工艺技术水平低,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发展滞后,能耗物耗高,污染比较严重。我国玉米淀粉行业原料利用率仅为 95%,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约 4 个百分点。我国干制食品吨产品耗电量是发达国家的 2-3 倍,甜菜糖吨耗水量是发达国家5-10 倍,罐头食品吨耗水量为日本的 3 倍;发酵工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 2.3%,是轻工业重点污染行业之一。

5、企业组织结构亟需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兼并重组力度不够,大中型企业偏少,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小、散、低”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小、微型企业和小作坊仍然占全行业的 93%。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快增长,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稻谷、小麦、大豆油脂、肉类屠宰及加工、乳制品等企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 44%、63%、42%、33%和50%左右。与此同时,落后产能仍然占有较大比重,日处理稻谷 100吨以下、小麦 200 吨以下、大豆 400 吨以下、生鲜乳 100 吨以下规模不合理的小型企业产能在行业中的占比分别为 25%、24%、15%和25%。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食品工业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既存在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证食品安全等重大挑战和压力。

(一)国际食品工业发展趋势

1、食品质量安全受到空前关注,安全保障难度加大食品安全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基本公共卫生问题,已经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普遍重视,对食品安全投入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基本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也正在加强。然而,全球食品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食品产业链的全球化增加了食品安全保障难度,工业发展和环境破坏导致食品的化学危害趋于严重。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仍然较低,每年都有大量的食源性疾病发生,不发达国家甚至每年约有220万人死于食源性腹泻,发达国家每年仍约有 1/3 的人感染食源性疾病,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保障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

2、高新技术应用加速,食品工业不断涌现新业态食品科学是高度综合的应用性学科,其他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都会直接或间接带动食品工业的技术创新。进入 21 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与食品科技交叉融合,不断转化为食品生产新技术,如物联网技术、生物催化、生物转化等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从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中。营养与健康技术、酶工程、发酵工程等高新技术的突破催生了传统食品工业化、新型保健与功能性食品产业、新资源食品产业等新业态的不断涌现。

3、全球食品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全球已进入空前的密集创新和产业振兴时代,世界主要经济体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加快了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全球食品格局也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断向多领域、全链条、深层次、低能耗、全利用、高效益、可持续方向发展,愈来愈深刻地影响我国食品工业。我国食品工业与全球食品工业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关联。近年来,食品跨国集团空前活跃,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大举抢滩登陆我国食品工业,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资本整合,以专利、标准、技术和装备的垄断以及人才的争夺,将技术领先优势迅速转化为市场垄断优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采用兼并、控股、参股等多种手段大举进入我国市场,使我国竞争力尚不够强的食品工业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挑战。
(二)国内食品工业面临形势

1、安全风险广泛存在,食品质量要求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随着食品相关领域认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检测技术和医学的发展,农药兽药残留、抗生素以及非法添加物等物质的危害性研究的深入,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不断被认知;同时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使食品安全风险增大,使得越来越多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问题时有发生,对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能力、检验检测技术和监管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食品安全与营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食品工业在产品标准、技术设备、管理水平和行业自律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2、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宏观环境继续改善党中央、国务院一向高度重视食品工业发展和产品质量安全,并将食品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提出了食品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方向,有利于推动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国家努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中西部开发持续投入及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政策,给食品工业的初级农产品原料供给和消费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促进食品工业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发生适应性变化。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及其他区域规划,都把食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很多省市也把食品工业作为地方支柱产业,并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食品工业发展的宏观环境逐渐改善。

3、消费需求刚性增长,市场空间持续扩大随着人口增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城镇化深入推进,“十二五”时期,城乡居民对食品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到 2015 年,我国人口将达到 13.75 亿,每年新增 700 万人左右;城镇化率将达到 51.5%,每年约有 1000 万农村劳动力转为城镇居民;按“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的目标测算,到 2015 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将从 2010 年的35.7%和 41.1%分别下降到 32%和 37%左右。随着“十二五”时期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城乡居民对食品的消费将从生存型消费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食品消费进一步多样化,继续推动食品消费总量持续增长。

4、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日趋强化的资源和环境双重制约,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已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我国食品工业部分行业单位产品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仍然较高,必须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节能节水节地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食品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为目标,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保安全,着力提高创新能力,促进集聚集约发展,建设企业诚信体系,推动全产业链有效衔接,构建质量安全、绿色生态、供给充足的中国特色现代食品工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安全卫生,营养健康。把“安全、优质、营养、健康、方便”作为发展方向,强化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提高食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倡导适度加工,改变片面追求“精、深”加工的生产模式,保护食品的有效营养成分,引导健康消费。

科技支撑,创新发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装备自主化水平,加快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改造,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培育知名品牌,促进食品工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依靠科技进步、提升质量效益转变。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妥善处理好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效益,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化,初加工与深加工,原料生产、加工与消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既要积极壮大骨干企业,又要扶持中小企业,促进食品工业协调健康发展。
综合利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节能减排,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进清洁生产。

(三)发展目标

到 2015 年,食品工业集约化、规模化、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保障安全和营养健康,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食品产业,提高食品产业对社会的贡献度,巩固食品产业在新时期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支柱地位。

1、食品安全和营养水平明显提升。完善食品工业标准体系,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000项;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普遍推行良好操作规范(gmp),食品生产企业 60%以上达到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要求,企业普遍建立诚信管理体系(cms);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 97%以上,人民群众对食品满意度显著提高。

2、规模效益保持较快增长。在满足市场需求、转变方式、优化升级的基础上,保持行业平稳较快增长。到 2015 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 12.3 万亿元,增长 100%,年均增长 15%;利税达到 1.88万亿元,增长 75%,年均增长 12%。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 1.5:1。

3、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食品安全控制、新型节能环保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掌握和开发一批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加工核心技术和先进装备。到 2015 年,食品科技研发经费占食品工业产值的比例提高到 0.8%,关键设备自主化率提高到 50%以上。

4、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培育形成一批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具有竞争力优势的大型食品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重点行业的生产集中度,到 2015 年,销售收入达到百亿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达到 50 家以上;中小食品企业发挥专、精、特、新的优势,逐步实现良性发展,继续淘汰一批工艺技术落后的企业,形成各类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格局。

5、区域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利用东部地区技术优势和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形成东中西部食品工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鼓励和支持食品加工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到 2015 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食品工业产值占全国比重提高到 60%左右,全国建成数百个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区域影响力的现代食品产业园区。

6、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到 2015 年,食品工业副产品综合利用率提高到 80%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7%以上,能耗降低 16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以上。

7、产品结构取得明显改善。高科技、高附加值和深加工产品的比例稳步提高,巩固和壮大“老字号”食品品牌,努力扩大品牌食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培育一批食品知名品牌。

专栏2 “十二五”食品工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2010年
 
2015年
年均增长(%)
属性
规模效益
总产值(万亿元)
6.13
12.3
15
预期性
 
利税(万亿元)
1.07
1.88
12
产业结构
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个)
27
50
【23】
预期性
 
建设食品产业园区或产业集群(个)
 
 
【200】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食品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
54.4
60
【5.6】
知名品牌培育(个)
 
 
【300】
科技进步
科技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0.4
0.8
【0.4】
预期性
 
关键设备自主化率(%)
40
50
【10】
食品安全
 
制修订标准(个)
 
 
【1000】
预期性
规模以上食品企业通过haccp认证比例(%)
50
60
【10】
约束性
 
食品抽检合格率(%)
94.6
>97
【2.4】
资源利用
 
副产物综合利用率(%)
75
>80
【5】
约束性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16】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30】
 
环境保护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17】
 
约束性
 
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
 
  【10】
 
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减少(%)
 
  【10】
 


注:总产值和利税绝对数按2010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内为5年累计数。

四、主要任务

(一)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提高重点行业准入门槛。加快制定和完善粮食、油脂、肉类、饮料、水产品、果蔬加工等重点食品行业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明确食品加工企业在原料基地、生产规程、产品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必备条件。

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按照《“十二五”期间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规划(2011-2015)》要求,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明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堵塞监管漏洞,形成监管合力,实现全程监管和无缝衔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加强部门间、地方间的协调联动,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整合资源,提高监管能力。

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标准,健全食品加工技术标准体系,重点制修订食品添加剂、方便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等行业标准,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基础通用标准、重点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加强对国际标准的参与程度及对相关国家标准的追踪研究。

加强检(监)测能力建设。逐步实现关键检测设备国产化,着力推进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和实验室的建设。督促企业增加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动态监测、产品出厂检测等先进检验设备配置,完善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监测系统和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加强监管部门的检验检测能力,严格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提升国家及省、市、县各级食品监测机构的检验设备水平,加强队伍能力建设。

健全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建立和完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主动召回、责令召回及退市制度,明确食品召回范围、召回级别、召回处置等具体规定,使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切实可行。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申诉投诉处理制度,加强申诉投诉处理管理。

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完善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监测系统,重点加强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微生物等项目检测,建立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投诉管理制度、不合格产品追溯制度、食品退市召回与应急处理制度。

开展质量安全诚信对标达标活动,加快建立健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持续推进企业质量管理提升和食品安全措施改进;建立健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健全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尊重消费者监督权利,保障监督渠道畅通,促进社会监督。

专栏3 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重点

重点领域
主要内容
共 性 关 键
技术研究
产业链安全动态数据库、流通领域主要食品监测数据库、标准数据库和风险数据
库建设;监控系统和溯源系统建设;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真菌毒素、致病微
生物、重金属离子、非法添加物等快速、高通量检测技术研究开发。
食 品 加 工
企 业 主 要
(气相、液相)色谱仪、色-质联用仪、原子荧光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氨
基酸分析仪、全自动定氮仪、蛋白质测定仪、纤维测定仪、脂肪测定仪、紫外光
检 测 仪 器
设 备 及 系
统建设
谱仪、近红外光谱仪、生化仪器、样品前处理设备、实验室通用仪器(离心机、
电子天平、显微镜、电泳仪等)、光谱类速测产品、生化类速测产品、工业质谱、
工业 ph 计、流程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等)测量控制等仪器设备研制;食品
企业检测中心、过程检测、诚信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对标达标等方面的建设。
关 键 检 测
设 备 国 产

(气相、液相)色谱仪、色-质联用仪、光谱仪(原子荧光、原子吸收、紫外、
近红外等)、生化仪器、实验室通用仪器(离心机、电子天平、显微镜、电泳仪
等)、样品前处理设备、光谱类、生化类速测产品、工业质谱、工业 ph 计、流程
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等)测量控制仪表。


(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完善企业组织结构。支持骨干企业做强、中型企业做大、小型企业做精,规范小企业、小作坊经营,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型企业为支撑、小(微)型企业为基础的共同发展新格局。坚持市场化运作,完善配套政策,消除制度障碍,引导和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培育新兴食品产业。积极适应食品消费需求结构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培育新的食品经济增长点,加快推动传统主食品工业化,培育壮大方便食品、功能食品等产业,增强品牌企业实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食品工业企业群体。

淘汰落后产能。建立健全产业退出机制,明确淘汰要求,量化淘汰指标和规模,分年度逐级分解落实到各地和具体企业。重点在粮食加工、肉类屠宰加工、发酵、酿酒、乳制品等产能严重过剩领域,依法淘汰一批技术装备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产能。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要求,淘汰生产能力 12000 瓶/时以下的玻璃瓶啤酒灌装生产线,150 瓶/分钟以下(瓶容在 250 毫升及以下)的碳酸饮料生产线,日处理原料乳能力(两班)20 吨以下浓缩、喷雾干燥等设施,200 千克/小时以下的手动及半自动液体乳灌装设备,3 万吨/年以下酒精生产线(废糖蜜制酒精除外),3 万吨/年以下味精生产装置,2 万吨/年及以下柠檬酸生产装置和年处理 10 万吨以下、总干物收率 97%以下的湿法玉米淀粉生产线等。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自主创新机制。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用联合创新机制,建立以企业为应用主体、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技术依托的创新战略联盟,逐步解决大企业技术和市场需求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脱节、中小企业缺乏科技支撑的问题,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有机衔接。完善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增加食品科技领域的投入。建立基础理论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开发相融合的投资格局。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整合资源,提高基础研究能力;健全以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龙头、以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分中心为基础的工程化研究和应用体系,提高工程化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强科技资源共享,国家级各类实验室全面向社会开放,提供科学技术研究、仪器设备使用、人才培养等服务。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有利环境,依托食品领域的国家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点科研基地,培养领军人才,积极引进海外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食品科技创新团队。鼓励高等院校加强基础教育,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夯实创新人才基础。

推进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化。以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自主创新为重点,加强食品原料质量控制、食品品质与营养、有害物迁移规律等基础研究,支持食品物性修饰技术等前沿技术研究,推进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努力突破大宗食用农产品、特色传统食品加工等工业化、现代化重大关键技术。
专栏 4 “十二五”时期食品工业科技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
主要内容
基础研究
积极开展食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加强食品品质形成及变化规律,食
品营养与健康,有害物形成、迁移及控制,食用农产品产后生理生化机制
等重大基础理论研究。
前沿技术研究
支持食品物性修饰技术、食品生物技术、非热杀菌技术、新型食品制造技
术、食品质量与安全干预技术、现代冷链与物流技术等前沿技术研究。
共性关键技术研

重点攻克适应工业化生产的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型分离技术、现
代包装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物联网技术、节能干燥技术、清洁生产技
术等共性关键技术。
传统食品工业化
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传统米面制品、杂粮、中餐菜肴、豆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等风味
保持技术、货架期延长技术、工艺流程标准化等研究和专用设备研发。
食品质量与安全
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食品安全干预技术、食品真伪鉴别技术、食品追踪与溯源技术、
食品加工质量标准、在线检测及相关设备研发,实现食品加工和质量检验
检测标准化、智能化、方便化、快速化和系统化。


(四)提高装备研制水平

以提高食品装备制造能力、自主化水平,支撑食品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目标,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吸收相结合,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突破食品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智能控制与过程检测、节能减排、质量控制、监测与检测、安全卫生共性技术与标准等关键装备与配套技术,加快装备自主化进程,满足食品工业发展的需求。在通用装备方面,选择一批具有良好技术与产业基础的企业,重点支持发展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关键与成套设备,建成一批国产化、智能化、成套化装备生产基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食品杀菌方面,重点开发大型智能化连续超高温瞬时灭菌、膜除菌、粉类胶体物料杀菌、微波杀菌等装备;食品节能干燥方面,重点开发热风高效节能干燥、太阳能干燥、热泵干燥以及真空微波组合新型干燥装备;食品高效分离与浓缩方面,重点开发大型高速碟片离心、卧螺离心、膜分离、芳香物质分离提纯、膜式错流过滤及高效蒸发浓缩等装备;食品冷冻冷藏方面,重点发展真空冷却、流态化速冻、双螺旋速冻、钢带速冻以及高效制冰等装备;包装装备方面,重点开发高速无菌灌装设备、高速吹瓶设备等。

在行业专用装备方面,重点发展粮食加工、油料加工、果蔬加工、乳制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禽畜屠宰加工装备和饮料制造、食品包装及食品检测与控制等装备。

专栏 5 “十二五”时期食品工业主要行业专用装备自主化发展重点

重点行业
发展重点
粮食加工
营养早餐、杂粮主食、全谷物制品和和薯类主食加工,传统主食品工业化生
产装备以及大型化双螺杆挤压食品加工装备等。
油料加工
高压蒸汽炉、高温输送泵、低温脱溶装备、节能脱臭设备和大型油料加工装
备,以及木本油料加工关键装备等。
畜禽屠宰加工
隧道式蒸汽烫毛机、连续自动去毛、多工位扒皮装备,家禽自动化掏膛和称
量分级装备,全自动低压高频三点式致昏装备,畜禽胴体分级装备,畜禽肉
冷却排酸、低温分割装备,畜禽胴体激光打码装备,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无害
 
化处理装备,大型真空斩拌、滚揉、全自动定量灌装装备等。
乳制品加工
大型机械化挤奶系统及牛奶预处理、长货架期酸奶包装、牛奶高速纸包装、
大型低温制粉、大型牛奶加工成套(5000~10000 包/小时)以及大型干酪生
产关键装备等。
水产品加工
远洋捕捞船载超低温急冻冷藏、鱼类加工、贝类的净化与加工、海藻加工及
综合利用、优质名贵水产品的保鲜保活运输装备等。
果蔬加工
果蔬高速商品化处理、果蔬节能干燥、净菜加工、传统菜制品加工、果蔬预
冷和冷链配送以及柑橘汁加工装备等。
饮料制造
高速砖型包装和高速自立袋灌装封口装备、超轻 pet 制瓶灌装一体化成套装
备、20000 瓶/小时以上的无菌或超洁净灌装生产线、饮料后包装生产线,大
型节能糖化装备以及 75000 瓶/小时高速贴标装备等。
方便食品
大宗传统食品加工专用装备和中餐菜肴的成套专用加工装备。
食品包装
高速连续真空(充气)包装、较高黏度食品物料快速灌装、高速模塑环保包
装、纸塑料薄膜裹包、高速高精度称重填充、多层复合共挤膜生产和高阻隔、
耐热、耐压性包装材料成型装备等。
其他
食品加工高效节能干燥,高效分离、高效杀菌和高效冷却装备,以及农产品
品质检测与在线监控装备的产业化开发。


(五)加快企业技术进步

加快企业技术进步。鼓励和支持食品加工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现有生产设施、工艺装备进行技术改造,优化生产流程、淘汰落后工艺和装备,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重点加强粮食、植物油、畜禽、糖料、果蔬、水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等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推进专用装备和检测仪器设备自主化和公共服务平台、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等,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支持小企业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技术水平,开发“专、特、新”产品。围绕产品研发、生产过程控制、市场营销等环节,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行先进质量管理,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建设,加快中华特色名优食品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大力振兴“中华老字号”。

推进节能减排。全面落实《节能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重点在发酵、酿酒、制糖、淀粉、速冻食品、肉类屠宰加工等行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加快推广高效节能、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食品工业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水平,加大“三废”治理和废水循环利用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专栏 6 “十二五”时期食品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重点

重点行业
发展重点(部分行业)
粮食加工
营养健康型大米、小麦粉及制品的开发生产;传统主食品、杂粮(豆)及中餐
菜肴的工业化生产。
植物油加工
采用膨化、负压蒸发、热能自平衡利用、低消耗蒸汽真空系统等技术,油菜籽
主产区日处理油菜籽 400 吨及以上、吨料溶剂消耗 1.5 公斤以下(其中西部地
区日处理油菜籽 200 吨以上、吨料溶剂消耗 2 公斤以下)的菜籽油生产线;花
生主产区日处理花生 200 吨及以上吨料溶剂消耗 2 公斤以下的花生油生产线;
棉籽产区日处理棉籽 300 吨及以上、吨料溶剂消耗 2 公斤以下的棉籽油生产线;
采用分散快速膨化,集中制油、精炼技术的米糠油生产线;玉米胚芽油生产线;
油茶籽、核桃等木本油料和胡麻、芝麻、葵花籽等小品种油料加工生产线。
肉类加工
畜禽动物福利和宰前质量安全预警技术、冷却肉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开发与
应用,调理肉制品和发酵肉制品加工技术开发与应用,畜禽屠宰加工生产线和
冷库改造。
饮料制造
热带果汁(浆)、蔬菜浆果汁(浆)、浓缩橙汁、小品种浓缩果蔬汁、谷物饮料、
本草饮料、茶浓缩液、茶粉、植物蛋白饮料等高附加值植物饮料的开发生产与
加工。
制糖工业
低碳低硫制糖新工艺、全自动连续煮糖技术、制糖生化助剂开发与应用、制糖
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糖厂热能集中优化及控制;高附加值特种糖生产及糖品深
加工。
发酵工业
新型菌种选育和改造技术、发酵工程优化技术、现代分离提取技术以及新型酶
制剂的开发、非粮原料高效利用技术。
食品添加剂
和配料工业
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香料、新型食品添加剂开发与生产新技术;薯类变性淀
粉加工技术。
副产物
综合利用
果渣、茶渣、粮油加工副产物(稻壳、米糠、麸皮、胚芽、饼粕等)、畜禽和水
产品骨血及内脏、皮、鳞、鳍等副产物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六)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加快发展食品产业集群。推广产业集群示范,在具有资源优势、物流和消费集中的地区,依托经济实力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食品骨干企业,增强配套功能,加强专业分工协作,整合品牌、市场、技术等资源,发展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现代食品工业园区,培育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专、精、特”中小企业为支撑,配套检验检测、人才培训、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物流建设、融资平台等多项生产性服务业,推动食品工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特色突出的现代食品产业集群。

促进全产业链的有效衔接。鼓励食品工业企业积极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和相互协作,建立从原料生产到终端消费各环节在内的全产业链,促进各环节有效衔接,加快产业链间的集成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协调发展。

专栏 7 “十二五”时期食品加工园区(基地)建设重点

重点方向
发展重点
产业集聚
发展
加大对食品加工园区(基地)和产业集群产业升级、节能减排等工作的指导和支
持,大力支持一批信息、研发、检测、培训、物流等服务平台的建设。支持集群
骨干企业的研发、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等,发挥在辐射带动、技术示范、信息扩
散和销售网络中的龙头作用,全面带动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培育形成一批
具有特色、有竞争力的食品产业集群。


(七)大力推进两化融合

提升食品工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食品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经营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降低管理成本,丰富市场营销方式。推进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支持食品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开发应用可追溯信息技术,建立集信息、标识、数据共享、网络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食品可追溯信息系统。重点推进乳制品、肉类、酒类等行业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

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示范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施食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推进物联网技术在种养殖、收购、加工、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应用,逐步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关键信息的采集、管理和监控。

完善食品生产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综合服务机构、信息化服务提供商等的积极作用,推动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公共应用平台等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服务网点为载体、以培训服务为重点、以公共信息服务为支撑”的食品工业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化应用服务,促进食品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

建立健全食品工业监测分析与预警体系。

五、重点行业发展方向与布局

(一)粮食加工业

1、发展方向和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粮食食品加工业,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严格控制发展非食品用途的粮食深加工,确保口粮、饲料供给安全。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产品系列化、多元化。发展国际粮食合作,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在境外建立稻谷、玉米和大豆加工企业。

稻谷加工业。提高优质米、专用米、营养强化米、糙米、留胚米等产品比重,积极发展米制主食品、方便食品、休闲食品等产品;集中利用米糠资源生产米糠油、米糠蛋白、谷维素、糠蜡、肌醇等产品,有效利用碎米资源开发米粉、粉丝、淀粉糖、米制食品等食用类产品。

小麦加工业。提高蒸煮、焙烤、速冻等面制食品专用粉、营养强化粉、全麦粉等比重,加快推进传统面制主食品工业产业化。鼓励大型企业利用麦胚生产麦胚油、胚芽食品,利用麸皮生产膳食纤维、低聚糖等产品。

玉米加工业。提高饲料工业发展水平,积极开发玉米主食、休闲和方便食品,严格限制生物化工等非食品用途的玉米深加工产品,保证口粮和饲料用粮需求。

大豆加工业。充分利用我国非转基因大豆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大豆食品和豆粉类、发酵类、膨化类、蛋白类等新兴大豆蛋白制品。扩大功能性大豆蛋白在肉制品、面制品等领域的应用。着力研发大豆蛋白功能改性、大豆膳食纤维及多糖和新兴豆制品加工技术。

薯类和杂粮加工业。重点发展薯类淀粉和副产物的深加工。鼓励发展薯条、薯片及以淀粉、全粉为原料的各种方便食品、膨化食品,提高薯渣等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特色杂粮主食品加工,加快发展各种杂粮专用预混合粉和多谷物食品、速冻食品等主食品及方便食品。

2、产业布局

在东北、长江中下游稻谷主产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大米主销区以及重要物流节点,大力发展稻谷加工产业园区,形成米糠、稻壳和碎米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重组和建设一批日处理稻谷 800 吨以上的大型骨干企业。

结合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和消费需求,在黄淮海、西北、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建设强筋、中强筋、弱筋专用粉生产基地,重组和建设一批日处理小麦 1000 吨以上的骨干企业。

在玉米主产区和加工区,加大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的力度,坚决遏制玉米深加工能力的盲目扩张,控制深加工玉米消费量在合理水平。培育一大批技术含量高、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支持东北大豆产区建设大豆食品加工基地,提高豆腐及各种传统豆制品工业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深入开发新型高质量营养食品;支持黄淮海大豆产区发展大豆深加工,延长产业链;鼓励沿海地区加强对大豆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建设一批优质饲用蛋白、脂肪酸、精制磷脂等生产基地。

在马铃薯、甘薯的主产区,发展一批年处理鲜马铃薯 6 万吨以上的加工基地和年处理鲜甘薯 4 万吨以上的加工基地;在木薯主产区,适度发展年处理鲜木薯 20-30 万吨的加工厂和木薯变性淀粉生产基地;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特色杂粮加工业。

3、发展目标

到 2015 年,粮食加工业总产值达到 3.9 万亿元,年均增长 12%;形成 10 个销售收入 100 亿元以上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集团;日处理稻谷 200 吨以上企业的产量比重提高到 60%以上,日处理小麦 400吨以上企业的产量比重提高到 65%以上,均比 2010 年提高 15 个百分点。
(二)食用植物油加工业

1、发展方向和重点

稳定传统大豆油生产,着力增加以国产油料为原料的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等油脂生产,大力推进以粮食加工副产物为原料的玉米油、米糠油生产,积极发展油茶籽油、核桃油、橄榄油等木本植物油生产,促进油脂品种多元化,提升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提高油料规模化综合利用水平,开发提取蛋白产品。鼓励并支持国内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合作开发棕榈、大豆、葵花籽等食用油资源,建立境外食用油生产加工基地,构建稳定的进口多品种油料和食用植物油源的保障体系。

2、产业布局

大豆油脂加工。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引导工艺技术装备落后的大豆加工企业关停并转,降低设备闲置率,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发挥东北非转基因大豆优势,稳定当地大豆油脂加工产业集群,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沿海大豆加工区要进一步压缩产能,鼓励内资企业兼并、重组,积极培育大豆加工和饲料生产一体化的企业。

油菜籽加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依托现有骨干企业,形成一批日处理油菜籽 400 吨及以上加工企业。西部内陆地区,依托现有骨干企业,形成一批日处理油菜籽 200 吨及以上企业。鼓励建设一线多能的多油料品种加工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花生油加工。在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努力在主产区培养形成一批日处理花生 200 吨及以上企业。

油茶籽加工。加强优质高产原料基地建设,在湖南、广西、江西等主产区建设若干年加工油茶籽 6 万吨以上项目。

其他油料加工。在核桃、油橄榄主产区建设若干年加工原料 3万吨以上项目;在棉花主产区形成一批日处理棉籽 300 吨及以上项目;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葵花籽主产区建设若干年加工原料10 万吨以上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线多能、多油料品种加工项目;依托主要稻谷加工区,建设若干年加工米糠 3 万吨以上米糠油项目;依托玉米深加工企业或玉米加工集中区,建设若干年处理玉米胚芽 6 万吨以上玉米油项目。

3、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