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太原市“十一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2020年07月20日06:36:19
发布部门: 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并政发[2006]4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局、办:?
    市发改委、市地震局关于《太原市“十一五”防震减灾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六年十一月十六日
太原市“十一五”防震减灾规划 ??

    “十一五”期间,是太原市实现在全省率先发展,建设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新太原的重要时期。科学制定并实施“十一五”防震减灾规划,是未来严峻的地震灾害形势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本规划是指导太原市防震减灾快速、协调发展以及审批重大建设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并指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防震减灾规划。?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及依据?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防震减灾与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改革、完善各种机制,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山西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及《山西省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和《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实施期为2006-2020年,重点规划2006年一2010年防震减灾的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二、形势与要求?
   (一)太原的地震环境和“十五”防震减灾回顾?
    太原地震基本烈度8度,是全国省会中设防标准最高的城市之一。太原盆地地处我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多、灾情重的山西地震带中部,是山西地震带以至华北地震活动频度最高的地区。太原市位于盆地北部,是太原盆地两个地震活动密集地段之一,辖区内地质结构复杂,断层、断裂纵横交错,构造运动活跃。有文字记载以来,我市发生过有破坏性的地震23次,其中破坏烈度在6度以上的达13次之多,且易受周边地区地震波及造成严重震害。活断层科考探测的最新成果发现,太原市古地震震级大,震源浅,破坏严重。?????????????  “十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防震减灾“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全市已形成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防震减灾领导指挥系统;防震减灾工作逐步形成《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格局;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旧城改造的进行,城市和重大工程设施抗震设防能力有所提高;全市各级政府、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先后编制和修订了地震应急预案,地震事件发生后,能在政府统一指挥下,各部门密切配合,实施有效应急处置,维护社会稳定;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进入社区,逐步深入人心;地震监测预报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以市地震观测站为中心的地下水动态、震前电磁波观测网络。?
   (二)太原市地震形势现状分析及规划要求?
    太原市多年来被列入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最新资料表明,太原柴村断裂在距今4000-12000年之间,至少发生过3次7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太原盆地北部的忻定盆地和南部的临汾盆地发生的多次7级、8级地震,都曾波及太原并造成严重震害。?????????????? 
    太原是一座千年古城,又是能源重化工城市。受地理条件的限制,90%以上的人口、财富和经济活动集中在地震带上,域内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 工业厂房和居民区混杂,加之地质结构复杂,各种地下管网和地面设施跨越不同工程地质单元和断裂构造,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或受外围强震影响,网络系统最易遭受破坏,导致城市功能丧失,且极易产生次生灾害,引发连锁反应。潜在的高指数地震危害,是太原重要市情之一。?
    建立健全预警、防御和应急体系,科学规划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防震减灾的现实要求。“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实现战略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总体规划设计时,应科学评估自然地质条件,充分利用城市地震活断层、地裂缝等地质探测和调查研究科学成果。历次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证明,地震活动断层、软土地基和砂土液化层、古河道是致灾“元凶”。太原市南部和西部分别有亲贤断层、东山山前断层、南堰断层、交城(晋祠)断层、田庄断层和汾河河道等,地质条件复杂,城市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选址规划,应统筹兼顾,科学评价,避免重大项目建在不宜建设地区。
   (三)我市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市防震减灾固有的基本矛盾,即地震灾害对公共安全的严重威胁与防震减灾能力不足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城市潜伏较高风险。国内外城市直下型地震经验表明,在地震中沿活断层一线的建筑物破坏最重,甚至许多抗震性能较好的建筑设施,也未能幸免。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力度必须加大。?
    2、农村建筑多数无设防。农村房屋缺乏规范管理,很大一部分未经正规设计与施工,没有考虑抗震设防问题。加强农村民居抗震安全工程已势在必行。?
    3、防震减灾投入不足,地震监测基础设施落后。目前我市存在缺乏先进的监测手段和管理方法,观测项目不配套,数据处理系统落后,网点分布不合理和监测密度不够等问题。?  4、社会防灾意识不足。民众缺乏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主动防灾意识弱,对地震安全问题重视不够,缺乏自我防护与自救技能训练,对政府防震减灾工作缺少主动监督意识。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是“十一五”期间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任务。?
    三、防震减灾工作中长期目标?
    根据国务院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加强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的战略要求,我市“十一五”防震减灾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我市城乡具备综合抗御6级、相当于8度烈度地震的能力,其中,到2015年,全市各城区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要实现奋斗目标,防震减灾必须逐步实现有重点的全面防御,实行预测、预防、救助全方位综合管理,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局面。?
   (一)两层次目标及其能力要求?
    防震减灾奋斗目标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面向全市提出的基本目标;第二层次是对各区提出较高目标。?
    1、全市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相当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
    第一层次目标是指在遭遇6级地震时,建筑物严重破坏比例很低,易燃、易爆、有毒设施不会造成严重破坏而引发大规模次生灾害,生命线工程不会因破坏而导致功能失效,政府有序高效实施应急反应,受灾居民自救互救,救援队伍和社区志愿者迅速展开救援,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很少、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比较小。?
    第一层次目标要求具备如下四个方面能力:?
    (1)地震灾害防御能力。一般建设工程要全部达到国家法定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工程和重要基础设施要全部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抗震设防,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表示的0.05g(烈度Ⅵ度)及其以上地区农村50%以上房屋采取抗震措施,重点监视防御区农村80%采取抗震措施;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建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
    (2)地震监测预报能力。推进地震台站优化改造,改善台网布局,提高监测水平。使城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2级,全市普遍达到1.5级,努力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建立市级公众地震预警系统。?
    (3)地震应急与救援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灾情监控系统,建立健全救援力量及志愿保障体系。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系统全面运转,救援力量迅速到达灾区实施救助。?
    (4)救灾恢复能力。建立覆盖全市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震后24小时内使灾民得到基本生活救助,并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2、各区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第二层次目标是指城区在已经具备抗御6级地震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与完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防震减灾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第二层次目标要求在地震灾害防御、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应急与救援和救灾恢复四方面能力持续提高的基础上,在建立大震预警制度;实现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预警和紧急处置;建立政府支持下的巨灾保险制度和风险分散机制;完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适合需求的防震减灾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五个方面提高防震减灾水平。?
   (二)三阶段分区域目标?
    防震减灾奋斗目标通过三个“五年规划”逐步实现。鉴于各县(市、区)在地震灾害、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作基础方面存在的差异,三阶段分区域目标如下:?
    到2010年:六区、古交市基本具备抗御6级地震能力,其中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民营经济开发区防震减灾能力全部具备抗御6级地震能力。?
    到2015年:六区和清徐县、古交市全部具备抗御6级地震能力,其中六区防震减灾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到2020年:全市具备抗御6级地震能力,全市防震减灾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四、防震减灾主要任务?
   (一)科学规划,全面提升地震监测能力?
    根据全省地震监测台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逐步建立空间、地表、地下相结合的立体观测系统,使地震前兆监测项目配套,布局合理,对本地及周边地区地震事件和前兆异常进行有效监测。?
    1、在全省率先开展深井观测系统研究,充分利用现有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源,补充观测孔位,增加观测项目,配备观测设施,实现一井多用。?
    2、与有关单位合作,利用卫星遥感和GPS技术开展地震前兆观测。?
    3、组织开展重大工程、重要建筑群和生命线工程调查,依法责成业主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和设置强震动观测设施。实现专业台网、专用台网、企业台网和强震动观测资料数据共享。? 
    4、建设数字化测震台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国家数字化地震监测台网建设规范和台网系统技术指标,选取动态范围大,频带范围宽、分辨率高的地震仪器,采用先进的系统设计和应用技术,建设数字化地震遥测台网,逐步实现与省网、周边地区台网联网,进行数据互换。在重大工程和重要设施进行强震动观测,形成我市数字化地震观测网络,提高地震定位速度和精度,使地震监控能力达到1.2级,获取控制区域内4级以上地震的多台强震动记录,满足地震科研、地震预报、地震应急工作需要,并为开展地震预警,对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实施紧急自动处置奠定基础。?
    5、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完善地震监测设施通报、备案制度,形成对地震监测设施、地震观测环境有效保护的长效机制。?
   (二)提高地震预报水平,增强政府应急管理决策能力?
    1、根据国家对未来15年地震趋势的判定和震害预测所提出的中短期预报意见,制定震情跟踪监测措施,落实震情跟踪监测工作职责,采用地震预报新理论、新方法,遵循地震动力学成因和地球物理场及其动态变化过程,努力捕捉前兆信息,不断提高地震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努力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
    2、制定、落实相应的地震防御工作措施,明确工作目标、责任主体及可检查落实的指标体系。?
    3、加紧市防震减灾应急指挥中心立项建设,逐步实现地震动态预警。按照规范的地震信息发布办法,及时向社会发布地震震情、灾情、应急避险、抗震救灾、震情趋势判定等信息。建立和完善预报、震后应急决策程序,提高抢险决策和应急管理水平。?
    4、制定地震监测预报方案,进一步规范我市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建设市和有关县(市、区)二级管理制度,健全具有我市创新特色的群众性地震测报网络,建立地震监测预报奖励制度,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地震预报科学研究,培育专群结合研究队伍,探索本区域地震发生规律,努力提高地震监测预报特别是中强震短临预报成功率。?
   (三)切实加强群测群防工作?
    制定全市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方案和《群测群防工作管理办法》,实现群测群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积极开展群测群防工作,做好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三网一员”建设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全市每个乡镇(街办)至少建立两个以上具备“六有”(即有观测、有岗位、有牌子、有记录、有联络、有补助)的宏观点,加强防震减灾助理员业务培训,尽快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宏观监测网络体系。各级财政要建立稳定的群测群防经费渠道和长效运行保障机制,使工作走向正规并健康发展。?
   (四)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防灾意识?
    1、建立面向中小学生的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对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提高民众防灾意识有着重大意义,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据调查,我市市民特别是学生中,了解地震知识和避震应急疏散方法的为数不多。加强防震减灾教育工作从孩子抓起,可以达到 “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2、教育局、科协、团市委、地震局共同协作,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校本课、课外读物和科普活动中;各县(市、区)挂牌建立1-2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五)突出重点,保障城市及重要建设工程地震安全?
    1、加强城市建设抗震设防管理和公共服务?
    实现我市2015年前达到全面抗御6级地震或本地基本烈度的设防标准,实现新建工程100%符合抗震设防要求。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必须依法进行抗震设防审批。地震、发改、建管、规划、土地部门要配合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
    逐步消除危旧房屋隐患,对重点部门与场所进行抗震性能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责成不具备抗御6级地震能力的建筑单位制定抗震加固计划。制定震后建筑物、构筑物现场判定标准。?  对水、电、煤气、热力、通信、交通、医疗、粮食等生命线工程系统和次生灾害源生产、储存设施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制定地震应急措施与抢险恢复方案、防范次生灾害源造成社会危害的有效措施和应急对策。?
    2、做好城市地震安全基础工作,充分利用目前进行的城市活断层探测研究结果,以1991年完成的太原市地震小区划为基础,完成现有六区范围的地震小区划工作,并对由地震可能引起的地质灾害进行研究,为城市规划建设和国土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3、进行城市震害预测,包括现有房屋建筑、构筑物和工程设施、生命线工程系统、次生灾害震害预测,以及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预测,对未来地震灾害进行综合评估。利用震灾预测所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和研究成果,建立城市地震基础信息数据库、震害预测数据库,配备相应的推理决策软件,遥感图像分析处理软件和震害评估软件,为减灾对策和应急响应方案、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制定及震后灾害快速评估、重建家园、地震保险等,提供基础技术资料和科学依据。?
    4、吸收国内外震灾经验教训和抗震设防先进经验,加强对工程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研究成果的追踪应用。推广“十五”试点示范成果,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加强政府引导,全面提高工程抗震能力和技术水平。? (六)采取得力措施,逐步实施农村民居安全工程?
    1、加强农村民居防震抗震知识宣传和抗震设防技术指导,使广大农民把建设安全民居变为自觉行动。?  2、编制“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实施方案和民居建设技术规范,设立专项经费,建立农村居民抗震设防管理制度。?
    3、培训农村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和农村建筑工匠,使其掌握农村民居建设基本抗震设防知识和技术。?
    4、选取有条件的村、镇或利用整体迁移工程进行“地震安全农居工程”试点,并给予适当补贴,引导和扶持农民建设地震安全农居。?
   (七)进一步做好各项地震应急准备工作?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级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及工作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建立经常性的工作通报联络机制。?
    2、不断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审批(备案)制度,进一步落实市、县(市、区)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地震应急保障措施。?
    3、建立地震应急检查和培训制度,组织单位、行业、社区以及全市性模拟演练,检验地震应急反应能力。?
    4、在建立震害预测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应急救灾技术平台,建立功能全面、反应灵敏的地震应急救灾决策、指挥技术系统,为地震应急和抗震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古交、清徐等有条件的县(市)力争建立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平台)。?
    5、以“三网一员”为基础,形成市、县、乡三级政府部门灾情速报网络,建立畅通的灾情速报渠道,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配备相应装备。?
    6、设置应急避险(避难)场所,并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做好市区地震应急疏散与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工作。在“十一五”初期先建设市级地震疏散避难场所示范点;各县(市、区)各自建立以居民社区为核心的灾害应急疏散与避难场所示范点,以点带面,力争“十一五”期间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基本满足城市居民需要。?
   (八)完善地震救援救助体系?
    1、本着“资源共享、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平震结合”的原则,建立以部队、公安、消防、矿山救护、基础设施、供电、交通、医疗等不同行业紧急抢险救护队伍为依托的“太原市地震应急抢险救援队”,以各县(市、区)民兵预备役队伍为依托的“太原市地震应急救援队”,以团市委青年志愿者队伍为依托的“太原市地震应急志愿者队”。加强专业化培训、训练和演练,保证应急装备和必要的应急经费,建设统一指挥、专业性强、功能健全、反应灵敏的地震应急体系。?
    2、做好紧急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市发改、民政、财政、商务、粮食等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做好地震应急所需食品、生活用品、抢险物资储备工作,保证100万灾民三天以上所需食品和物资储备;制定相应储备方案、保障制度、震后物资调拨方案和分发办法。有关部门要对救灾粮食、食品和物资存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更换。?
    3、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地震灾害保险、社会捐赠相结合的多渠道灾后恢复重建与救助补偿机制。?
   (九)加强地震科技研究,增强防震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加强地震科技研究、防震减灾基础研究和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地震科研重大基础设施和地震科研基地建设。围绕我市防震减灾战略需求,加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地震科技的研究与技术交流,加快培养高水平人才队伍,改善地震科学研究的软、硬件设施,保障地震科技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使更多的人才在全省、全国和国际合作交流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五、“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
    (一)太原市防震减灾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防震减灾指挥中心为政府进行地震应急、抗震救灾指挥以及地震部门地震预警系统提供指挥决策场所和技术支持。具有震情和灾情信息获取、快速评估、信息公告、动态显示、信息查询、辅助决策命令发布等功能,并为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通信畅通、现场及时、数据完备、指挥到位"提供技术保障。?
    建设应急指挥中心的思路有两个:?
    1、建设政府联动的市级灾害应急指挥平台,与已建成的其它应急指挥中心联网,形成市政府统一指挥的决策技术平台。考虑到地震突发性强、成灾面大、灾害重、兼容其它灾害的特点,可将防震减灾应急指挥中心与人防等指挥中心及市级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一同建设,共用指挥大厅与网络平台,达到技术标准统一、资源共享、指挥便捷的目的。?
    2、单独建立防震减灾指挥中心。按照城市规模和国家地市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标准建设,建筑面积6000m?2左右(包括辅助用房,如配电、通信等),其中计算机房和计算机网络机房面积不少于150m?2,指挥大厅面积不少于200m2。指挥大厅和计算机房建设、装修与防火等符合国家标准(GB9361-88)中的A类机房标准。?
    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主要包括:
    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技术支撑平台;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
    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
    地震应急指挥命令系统;
    地震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
    地震应急信息通告系统;
    地震应急指挥管理系统。?
   (二)太原市地震台网和基础平台建设?
    建设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地震监测系统,是“十一五”期间防震减灾工作服务于维护公共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
    1、地震监测台网建设?
    建设我市地震监测系统的总体目标是,以符合我国地震活动特点的“以场求源”科学思路为指导,应用高新观测技术,建设多学科综合立体观测系统,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观测资料,提高短临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逐步实现动态预警,提高地震预报信息服务能力。?地震监测系统由测震和地震前兆监测两个系统构成。测震系统由数字化地震遥测台网和强震动观测台网两个部分组成。“十一五”期间的目标是:建成由9个子台、一个台网中心组成的数字化地震遥测台网和强震台网(阵)。在控制范围内,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2级,能获取本区内4级以上地震的多台强震记录。“十二五”将继续扩充子台数目和强震观测台位,进一步提高地震定位速度和精度,建设动态预警系统。?
    前兆观测系统将形成地面、地下、空中立体观测系统。主要包括: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络改造、完善与扩充;卫星GPS和热红外遥感技术应用;深井前兆综合观测技术引进与应用;震前电磁辐射前兆信息观测改进与完善。其中,地下水动态和电磁信息观测两项内容在2006-2007年进行,卫星GPS和红外线遥感项目在2007-2008年进行,深井综合观测追踪国家牵头单位进展,在做好前期各种准备的基础上适时安排。在“十一五”计划以后的5-10年内,形成完善的立体综合观测系统。?
    2、地震基础技术平台建设?
    地震基础技术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台网建设、野外(流动)地震观测点(网)建设和进行地震科研、预测预报工作所必备的基本支撑条件。?
   (1)野外流动观测和野外探测仪器、设备和装备。为了掌握区域性地球物理场和化学场的全面动态变化,获取地震活动一场时段和震后完整的地震序列记录,进行定期或临时性野外流动观测,帮助作出地震短临预报决策和震后趋势制定。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完成后,可基本确定各条断层位置和活动性状,确定一定数量的点位,进行周期性观测和测量。此外,为开展地震地质研究、地震考察和震后调查,配置流动地震仪和有通信设备的越野车辆。?
   (2)地震中心数据库。主要汇集我市及周边地区与地震有关的地震和前兆台网新有基础性观测数据。
   (3)应急基础数据库。内容包括历史震例、台站分布、基础地理信息、地质构造、应急预案等。?
   (4)通信中心和计算机网络中心。采用有线、无线、微波等多种通信方式,与台站、县(市、区)以及省、国家地震部门台网中心、计算机网络和地震现场进行通信。计算机网络中心平台为地震数据中心和防震减灾指挥中心提供数据存储及数据处理必要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同时为地震事业管理、分析预报及社会提供多种数据信息服务。?
   (三)城市震灾预测与地震预警系统建设?
    1、地震小区划?
    地震小区划是在给出城市或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和场地在今后给定年限内,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破坏程度(即地震危险性)后,除考虑震源情况和传播路径因素外,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差异和局部地形条件、构造条件影响所作出的工程场地地震影响场分布情况。它对城市所在范围内的场地类别和地震时震害轻重程度做出详细划分,指出各小区场地对建筑物抗震的有利和不利程度,指明各小区具体的不利因素以及可能发生的地基失效类型,对各小区提出具有概率意义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包括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地震动持时、场地卓越周期、加速度反应谱等一系列指标。从城市规划和建设角度,根据小区划结果,可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进行建设,或根据不同的地震影响情况,采取不同的设防标准,对于保障城市安全和合理地利用建设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从防震减灾角度来看,依据小区划结果可以对城市现有建(构)筑物进行震害预测,制定地震实用化对策方案,对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具有重大作用。?
    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是对开展新一代地震小区划工作十分有利的一个基础工程,“十一五”期间,要把地震小区划作为城市地震安全工作中首要的基础工作完成。本项目以上一代区划为基础,充分利用城市活断层探测取得的资料和成果,可以节约经费、缩短周期。?
    2、城市震害预测?
    震害预测是在地震小区划的基础上,预测城市未来地震的震害类型、震害程度和震害分布,以及震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从而综合评估未来破坏性地震的危害程度及社会影响。
    本项目与全市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和重大工程抗震性能鉴定结合起来进行。震害预测的内容包括:现有房屋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生命线工程系统,次生灾害源,以及地震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预测。此项工程在地震小区划工作完成一年后展开,实施期为2-3年。?
    3、重大工程地震自动紧急处置系统建设?
    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处置基础平台,保证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安全。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强震动观测布点建设?
    拟在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设施附近布设强震动观测点50个和GPS观测台1个,以提高强震动数据获取能力,缩小地震预警盲区和提高重点地区预警精度,为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处置提供实时地震预警信息。?
   (2)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建设?
    以太原市天燃气生命线工程为示范,建设地震紧急自动处置平台,加强地震预警体系建设,逐步建立本市化工、煤矿等重大工程紧急自动处置基础平台。?
   (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农村是抗震设防的薄弱环节,村镇房屋普遍缺乏抗震能力,国家提出“十一五”规划启动“地震安全农居工程”。本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1、农村民居基础资料调查与抗震防震能力评价。对我市农村民居建筑结构、类型和建房风俗进行调查,对相同和相似的结构加以合并,归纳建筑的代表性,确定示范工程选点目标。?  2、配合国家和省内科研部门,进行农村民居抗震防震技术研究开发,提出农民经济上能承受且易于接受、简易适用的抗震防震技术、方案和指导性建议。?
    3、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结合实际、经济实用、抗震安全”的原则,开发推广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农村安全民居建筑图集和施工技术,建设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示范工程并推广。?
    4、强化农村抗震防震知识宣传普及和农村建筑工匠抗震基本知识、操作技能技术培训,增强农民防震减灾意识。?
    5、逐步制定并理顺农村民居安全工程投入经费机制。?
   (五)地震抢险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和应急演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建筑和各种设施日益复杂,给震后搜救埋压人员带来多困难,因此,不仅需要对抢险救灾队伍进行充分专业训练,还需要预备足以应对各种灾难威胁的各种专用器械、机械和防护装备。十一五”期间,组建并完善太原市地震应急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和各县(市、区)民兵预备役队伍应急救援队伍。队伍建设本着“资源共享、一专多能”的原则,以各行业、单位现有抢险维护队伍或民兵预备役队伍为依托,加以必要的地震应急抢险救援训练。同时建设专业地震救援培训基地,加强地震紧急救援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训练,配置专用救援与防护装备。2006年进行一次全市地震抢险救援联动模拟演习。?
    (六)城市应急疏散与避难场所建设?
    在城市整体规划中搞好城市避震、避火、避袭、避洪等综合防御应急疏散通道及避难场所设计,特别是新建公园、绿地、广场、公共场所和小区建设,要具备避险、避难功能。具体场地选择由建设、规划、园林、市政、地震、人防、民政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并保证落实。?
    应急避难场所强调“综合规划、就近疏散、因地制宜、一所多用、平灾结合”,平时不影响其基本休闲功能,震时作为避险避难场所,同时又可作为其它突发性灾害事件的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要有科学性、实用性、整体性、前瞻性,根据我市人口密度、建筑分布、现有条件、发展规划、次生灾害和生命线工程分布等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具体思路是:?
    1、实行市、县(市、区)“两级投资、两级建设与管理” ?应急疏散与避难场所分为大型和小型,市政府负责大型场所的建设,县(市、区)政府负责小型场所建设。根据容纳人员数量和应急功能区分,大型场所一般以2平方米/人为单位设计,能容纳5万人以上,有选择的设置自供水、供电、棚宿、照明、厕所、排污、停机坪、物资供应、医疗卫生、防疫、广播、消防、指挥、监控等应急项目。小型场所以避险为原则,以1.5平方米/人为单位设计,能容纳1-5万人,设立各种规范的应急疏散与避难场所标志,具备自供水、供电、棚宿、厕所、排污等基本功能。?
    2、先建设示范点,总结经验分步实施?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采取短期建设与中长期规划相结合的方式分步实施。“十一五”初期选择新建的有一定规模的公园建设市级应急避难场所,兼作示范点。在此基础上,依托有一定代表性的大型市级、区域公园建设综合避难场所。各县(市、区)按照上述要求,尽快建设本辖区内一个小型场所示范点。在总结示范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应急疏散与避难场所建设。?
    3、市级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分布如下:?
   (1)学府公园。主要为城南小店区居民提供疏散避难场所。?
   (2)迎泽公园。主要为迎泽区居民提供疏散避难场所。?
   (3)五一广场和儿童公园。主要为市区和城东火车站一带居民提供疏散避难场所。?
   (4)龙潭公园。主要为杏花岭区居民提供疏散避难场所。?
   (5)森林公园。主要为城北尖草坪、太钢居民提供疏散避难场所。?
   (6)体育公园。主要为城西南晋源区和化工、电厂次生灾害厂区居民提供疏散避难场所。?
   (7)南寒广场。主要为西部万柏林区、西山一带居民提供疏散避难场所。?
   (8)玉门河公园。主要为城西北万柏林区、重机、晋机等居民提供疏散避难场所。?
   (9)滨河东西公园。作为全市大型灾害事件疏散避难场所。
? (七)地震科技研究和科普重点项目?
    1、城市震害预测与防御对策研究项目?
    结合我市具体建设布局和发展特点,收集建筑物、生命线、次生灾害及地理信息等基础资料,开展建筑物单体和群体震害预测,对生命线系统网络进行易损性分析,估计可能发生的地震次生灾害破坏规模,预测不同级别地震人员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提出城市抗震能力综合评价及防御对策,为城市抗震设防、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和地震紧急救援提供依据。包括:太原市基于GIS的地震信息系统;城市建筑物震害预测及对策研究与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与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信息系统;采矿与地震灾害关系研究;城市紧急救援和应急疏散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研究;太原市活断层深化研究等。?
    2、地震监测预报基础研究?
    “十一五”期间,加大地震监测项目和分析预报系统研究;深井观测研究;台站实时网络通讯研究;地温、地声项目研究。?
    3、建立面向学生的地震科普教育基地。?
    依托少年科技城等公共科普场所,建立“太原市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地震模拟中心、三维数字动感影院、模拟课堂、科教展区等项目。?
    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防震减灾法制管理?
    深化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推动和加强地方性防震减灾配套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十一五”期间,结合我市情况,制定《太原市防震减灾管理规定》、《太原市抗震设防管理办法》,修订《太原市地震台站管理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并出台实施。?
   (二)完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
    建立与防震减灾工作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入机制,改变经费使用一事一议、投入力度因震情而起伏的随意性,依靠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保障防震减灾事业公益性基础地位。建立以政府财政为主,社会捐赠、地震保险相结合的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重点项目基本支出主要依靠市财政,应急指挥中心基建由地方财政解决;技术装备争取国家、省的支持和社会多渠道筹措;群测群防经费采取市、县两级财政分担办法解决;应急演练、队伍装备等经费由政府、企业共担;科技研究和开发经费申请省、市科技三项基金。?
   (三)加强队伍建设,全面实施人才强业战略?
    改变目前防震减灾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奇缺、中级技术人才不足,特别是县(市、区)及基层台站技术力量薄弱的局面。实施人才激励机制,在加强队伍培训提高的基础上,招聘引进人才,充实壮大防震减灾队伍。理顺工作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政事分离的管理体制。将现市综合观测站逐步发展,扩充为太原市地震中心台,并建立太原市防震减灾研究机构,提高地震基础研究水平。?
   (四)加强与国内外的科技合作,全面推动防震减灾事业?
    积极参与国内外减灾行动,努力开展与先进省市、先进国家在地震预报、防灾减灾、应急救助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工作思路、技术与科技成果,全面推进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