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山东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鲁政发[2006]74号
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业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六月三十日
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一2010年)
为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条件,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一2010年)》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计划的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有关部门、社会各界、残疾人组织和广大残疾人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任务,为我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康复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实施重点康复工程,全省共有82万名各类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12581例;为6766名低视力患者配用了助视器;培训2304名低视力儿童家长;装配假肢和矫形器17047例;对7688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训练,培训聋儿家长8197名;系统训练智残儿童10959名;对26万名精神病患者进行了监护;为残疾人发放辅助用具13315件。广泛开展了特需人群补碘和残疾预防工作。
(二)特殊教育持续发展。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了“三免一补”免费教育,对考上大中专学校的残疾学生实施了补助及奖励政策。全省已建特殊教育学校152所,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校学生达3.6万人,盲、聋、弱智儿童入学率达到84.15%。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残疾人特点,按照政府支持、残联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利用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渠道进一步拓宽,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全省各类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达251所,建立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99处,培训残疾人43.2万名。
(三)残疾人劳动就业稳步推进。全省实施了《山东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残疾人集中就业、按比例安排和个体从业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城镇共安置21.6万残疾人就业,农村有140.86万残疾人在业。福利企业稳步发展,全省2100家福利企业共安置4.5万名残疾人集中就业。全面推行了地税代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政策,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不断加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新的增强,共建县级以上劳动就业服务机构147个,在岗工作人员578人。
(四)残疾人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加强了对中央康复扶贫贷款项目的管理,全省共落实康复扶贫贷款14200万元,扶持3000多名贫困残疾人脱贫。自2004年起,实施了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中央、省、市、县四级共投入资金4414万元,为2976户贫困残疾人解决了住房困难。积极探索和推动残疾人从业扶贫开发基地建设,全省已建立残疾人从业扶贫开发基地289处,安置残疾人就业3500多人,带动5000多户残疾人家庭脱贫。
(五)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日益活跃。举办了两次全省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和全省残疾人文艺汇演活动,并参加全国评选和汇演,均取得较好成绩。在国际、国内重大残疾人体育赛事中,我省运动员共获得奖牌484枚。特别是在2004年第十二届雅典残疾人奥运会上,我省5名参赛运动员顽强拼搏,取得2金、2银、2铜的好成绩,实现了我省残疾人运动员在残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六)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省、市广播电台普遍开办了残疾人专题节目,宣传了一大批残疾人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典型,表彰了志愿者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成功组织了全国助残日活动,全省中等以上城市普遍推行了方便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
(七)残疾人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各市、县(市、区)残联理顺了工作关系,加强了干部培训工作,各级残联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规范化建设得到加强。按照“城市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要求,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中国残联推广了济南市社区工作的经验,全省推广了广饶县基层残联建设的经验。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全省140个县(市、区)已建和在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111处。
全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是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和问题,主要是:按照省定贫困线标准,尚有86万余名残疾人未解决温饱,部分已脱贫的残疾人状况不稳定,返贫率高;残疾人事业基础性工作相对薄弱;残联干部素质有待提高;残疾人事业仍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二、“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指导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全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围绕我省努力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又快又好发展为主题,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做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进一步优化;残疾人基本生活总体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实施重点工程,使6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帮助可以扶持的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改善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居住条件;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含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有就业需求和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得到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残疾人就业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性健身活动和竞技体育不断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制建设和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的权益保障状况得到切实改善;残疾人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指导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残疾人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残疾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残疾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2.坚持加快发展的原则。围绕满足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和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需要,创新工作机制、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推动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坚持政府主导和融入大局、同步推进的原则。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领导,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与残疾人事业相关的部门,要将残疾人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各负其责,加强配合,密切协作。
4.坚持社会化工作方法。充分开发社会资源,动员支持社会力量开办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培训等服务机构,共同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5.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东部地区要发挥自身优势和龙头作用,使残疾人率先走上小康之路;中部地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使残疾人基本实现小康;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切实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6.坚持重心下移、强化基层的原则。建立、完善基层残疾人组织网络,依托社区和乡镇开展残疾人工作,将残疾人的问题解决在基层,把残疾人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7.充分发挥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的作用。造就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三、“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任务指标和主要措施
(一)康复。
实施一批重点工程,使6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24.5万例,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8000名,盲人定向行走和生活技能训练4000名,培训低视力患者家属2000名,聋儿听力语言训练5000名,肢体残疾人系统训练8500名,智残儿童康复训练7000名。组织肢体矫治手术700例,综合防治33万名重症精神病患者,供应残疾人辅助器具21万件,装配普及型假肢和矫形器6000例。加强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和康复人才培养,提高康复服务能力,在城镇和东、中地区农村,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西部地区农村达到80%以上。进一步健全基层残疾人康复工作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示范区建设。开展残疾预防,减少残疾发生。
1.组织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年手术量达到4.9万例以上。加强对白内障复明机构的管理,提高手术质量;开展白内障无障碍区创建活动。
2.建立由医院眼科、眼镜店和残联康复机构相结合的低视力康复工作网络。全省每个市、县(市、区)至少有一处医院眼科和一处眼镜店开展低视力检查和助视器选配供应;开展盲人定向行走和生活技能训练。
3.加强聋儿康复工作。充分发挥省、市级聋儿康复中心的指导、示范作用,巩固完善基层聋儿康复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创办聋儿康复机构;办好聋儿家长学校;实施贫困聋儿康复救助;逐步拓宽听力语言康复服务范围。
4.在全省推行“综合性、社会化、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工作模式。建立以医疗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精神病防治康复网络;推动精神病康复托养机构建设,采用工(农)疗、娱疗、日常照料等手段,巩固、提高康复效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精神病防治知识。
5.推动基层卫生机构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组织肢体残疾人在社区和家庭开展康复训练;对麻风畸残者实施手术矫治或配备辅助用具;救助贫困肢残儿童接受手术矫治与康复训练;发挥省、市级肢体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的作用,搞好培训与指导。
6.大力开展智力残疾人康复工作。重点抓好智残儿童早期干预,以幼儿园、特教学校、社区服务机构为依托,开展智残儿童康复训练;对成年智力残疾人进行简单劳动技能、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继续抓好特殊人群的补碘宣传教育工作,防治碘缺乏病,减少智力残疾的发生。
7.搞好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服务和假肢装配工作。建立有效的服务网络,开展需求调查、产品介绍、咨询和供应服务,对特困残疾人的辅助器具给予补助。
8.建立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体系。推进残疾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促进康复专项救助制度建设,对城乡贫困残疾人开展大病医疗救助。
9.加强残疾预防和宣传教育。完善新生儿筛查制度,实现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广泛开展“爱耳日”、“爱眼日”、“精神卫生日”、“防治碘缺乏病日”、“预防出生缺陷日”、“防治麻风病日”等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全民科学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育。
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使应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当地健全儿童少年同等水平,接受特殊教育的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在“十五”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城镇登记求职的残疾人和农村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普遍接受职业培训或职业教育。
1.地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当地教育体系,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2.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附设残疾儿童学前班;普通小学学前班、幼儿园要接收残疾幼儿随班接受学前教育。支持康复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和家庭开展3岁以下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开展残疾儿童早期教育。
3.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大投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调整办学结构和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资助贫困残疾儿童少年完成学业。对无就学条件的重残儿童少年,通过“一助一”等多种形式进行辅导,尽可能帮助其开通网络远程教学课程。完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4.加快发展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创造条件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有条件的市要建立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学校(班)。要把加强残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
5.积极为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残疾人参加自学考试、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和远程教育创造条件,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校招生不得以残疾原因拒绝残疾人参加高等教育考试。逐步形成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残疾人特殊教育体系。
6.健全扶残助学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政策。实施“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落实扶助残疾大中专学生暂行办法,对贫困残疾学生接受教育给予资助。
7.以普通职业教育机构为主,发挥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同时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探索残疾人培训至扶贫至就业一体化的培训模式。积极拓展中、重度弱智残疾人的职业培训。
8.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师资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数量。
(三)就业与社会保障。
基本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效性的残疾人就业政策保障体系。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当地平均水平。城镇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5万人次,依法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提高重残、一户多残等特困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社会保障水平。
1.进一步加大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力度,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使用和管理。
2.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拓展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各级人事、劳动保障、税务、统计、工商行政管理、残联等部门,要在残疾人用工信息、个体从业、统计等工作中,相互支持,互通信息。
3.设区市要建立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经济发达地区要形成基本覆盖县(市、区)、乡镇(街办)的信息网络;欠发达地区应建设城市中心网络,并努力向基层延伸。
4.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利用社会资源定点培训和购买培训成果等多种形式,促进残疾人职业技能的提高,逐步实现残疾人职业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完善残疾人技能人才奖励机制,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扩大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规模。
5.加强对福利企业、盲人保健按摩机构的管理。继续贯彻落实福利企业政策,加强管理和规范,坚持福利企业的宗旨,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落实盲人按摩行业管理办法,依法组织检查验收;开展盲人保健按摩师资格鉴定和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规范盲人按摩市场。
6.促进和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残疾人实施就业援助,促进残疾人多渠道就业。依托街道和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就地就近安排残疾人就业。争取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家庭残疾人、大龄残疾人、中重度残疾人就业。
7.将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纳入社会救助体系,逐步解决“低保边缘户”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适当提高重度残疾、一户多残等特困残疾人的“低保”补助标准。凡“三无”残疾人都要进入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实施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鼓励个体从业的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方,要确保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8.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地方,要研究制定倾斜政策,确保残疾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四)扶贫。
经济发达地区残疾人基本实现小康,经济欠发达地区残疾人生活有较大提高,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基本达到当地平均水平。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的力度。
1.将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纳入政府扶贫计划,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制定出台残疾人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建立残疾人扶贫长效工作机制。
2.组织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开展残疾人贫困状况调查摸底,将农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纳入政府整体扶贫开发的大盘子,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扶助,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残疾人贫困户。
3.加强对残疾人康复扶贫贴息贷款的管理,扶持能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或能带动残疾人脱贫的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积极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
4.进一步规范残疾人从业扶贫开发基地建设,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从业脱贫。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掌握脱贫致富的一技之长。
5.专项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继续实施彩票公益金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落实有关政策,保障城镇贫困残疾人基本住房需要。
(五)舆论宣传。
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优化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环境,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将扶残助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在全社会普及“平等、参与、共享”的残疾人观,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
1.宣传、新闻、出版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力度,安排组织有特色的专题节目。
2.坚持经常性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围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重大节日和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维权等重点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形成规模效应,营造舆论声势。
3.总结、推广、宣传优秀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的先进典型,激励残疾人自强自立和残疾人工作者爱岗敬业,使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关心、帮助残疾人。
4.加强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建设。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宣传工作激励机制;开展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活动。
5.在公众传媒中积极推进字幕工程;设区市以上电视台要开办电视手语节目;县级以上广播电台要开设残疾人专题节目;社会综合性刊物要开辟反映残疾人事业的专栏。
6.将扶残助残纳入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要有扶残助残的具体内容;认真组织“志愿者助残”、“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等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
(六)文化。
充分发挥社会公共文化的资源优势,为残疾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和广泛的服务,努力满足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提高残疾人的参与意识和水平;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残疾人艺术人才;繁荣残疾人文化艺术创作,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文化艺术作品。
1.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要普遍对残疾人开放并提供便利服务;设区市以上公共图书馆和市、县(市、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要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
2.宣传、文化、出版部门要积极扶持和推广反映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图书、音像、报刊及影视作品,为残疾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3.社区、乡镇、特殊教育学校、福利企业要建立残疾人文化活动基地,丰富和活跃基层残疾人文化生活。
4.加强对残疾人文化艺术创作和各级残疾人艺术团(队)的指导,开展残疾人艺术培训,培养特殊艺术人才,推动特殊艺术的发展。逐步建立省级残疾人文化、艺术组织。
(七)体育。
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增强残疾人体质;大力发展残疾人竞技体育,落实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培养、输送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参加2008年北京残奥会。
1.各级残联和残疾人体育组织,要协调相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依托城市社区、农村乡镇文体活动站、特殊教育学校、福利企业,组织各类残疾人参加残健融合、健身康复的体育活动。
2.办好第七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组团参加国内外残疾人体育运动会和重大体育赛事。
3.各级要依托现有的社会体育场馆,建立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规范省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管理。积极争取建立省残疾人体育综合活动场所。
4.培养、选拔优秀年轻残疾人运动员,壮大后备力量;搞好残疾人运动员的注册、训练、组团、参赛及管理工作,建立残疾人体育人才库,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优秀残疾人运动员。
5.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有较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培养一定数量的残疾人体育裁判员和医学分级人员;逐步建立残疾人体育教练员、裁判员、医学分级人员等级制度。
6.把残疾人运动员培训纳入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制定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上学、就业、保险、表彰奖励等有关政策,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八)组织建设。
完善残疾人组织机构,全面履行职能;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选拔优秀残疾人干部;加强专门协会建设,密切与残疾人的联系;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残疾人工作,组织志愿者助残。
1.加强乡镇残联规范化建设,制定统一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健全组织,稳定队伍,明确职责和任务,规范工作程序,切实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2.建立健全社区残疾人协会,全部配备残协专职或兼职委员。
3.加强协会工作,省级残联专门协会进行社团登记。
4.加快县级以上残联中青年干部和残疾人干部的培养、选拔、配备进度,乡级聘用残疾人干事,村级聘用残疾人联络员。建立“优秀残疾人人才库”,制定、落实培训计划,提高残疾人的参政议政能力。
5.制定大型企业残联工作规则,明确其性质、职能、组织架构、经费来源、工作方式。
6.加强残联干部培训工作,在系统内实行培训认证制度,建设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7.组织好第四次“全省自强模范”、“全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残疾人之家”和“全省残联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
(九)维权。
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建立残疾人维权工作机制,使残疾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1.完善残疾人事业法规、政策体系。修订《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各市、县(市、区)、乡镇(街办)梳理修订扶助残疾人的有关政策规定。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订,要将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内容纳入其中。
2.加大残疾人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要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专项检查。加大对侵犯残疾人权益重大恶性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
3.推进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援助机构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在基层法院、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援助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设立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示范岗。
4.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残疾人的法律观念,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
5.贯彻落实国务院《信访条例》,加强信访干部培训,制定落实各项信访工作制度,切实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
(十)无障碍建设。
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道路、建筑物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部进行无障碍配套建设;既有道路、建筑物和公共服务设施要按照无障碍的要求逐步改造;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逐步配置无障碍设备;基本形成全省县级以上城市无障碍化的格局。加强信息交流无障碍环境建设。
1.将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制定《山东省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规定》。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各级残联配合有关部门对无障碍设施维护和管理实施监督。
2.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道路、建筑物、公共服务设施要认真执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有关规定,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残联等单位要各司其职,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设区市每年一次由政府组织建设、公安、交通、铁路、教育、民航、旅游、妇联、老龄委、残联等部门和专家、残疾人代表召开联席会议,对无障碍建设工作进行检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3.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大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知识。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城市、示范道路、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先进经验。
5.高等院校在建筑专业课程中,要加入无障碍设计内容,确保建筑专业人员具备无障碍设施知识,增强无障碍建设意识。
(十一)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市级残联应按照不低于2000平方米、县(市、区)残联不低于800平方米的标准,完成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任务。有条件的市和县(市、区)可以扩大建设规模或扩建。已建成的要完善功能,优化服务,强化管理,为残疾人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1.各级政府要把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扩建)项目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2.市、县(市、区)政府在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扩建)立项、建设、用地、城建配套费等方面,应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照顾。
3.各级残联要加强对残疾人综合服务工作的领导和业务指导。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必须具有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盲人按摩、文体活动等功能。
4.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规范、科学的管理、使用机制。省、市级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要发挥探索、示范、指导、服务作用。
5.有条件的地区在县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扩建)完成后,可向乡镇、社区延伸。
(十二)信息化建设。
构建县级以上残联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网络平台,实现政务信息和业务数据网上传输;开发全省持证残疾人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持证残疾人信息动态管理,建立全省残疾人事业综合业务数据库;加强省和设区市残联公众信息网站建设;建立县级统计台账,推进残疾人事业统计电子化,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
1.建立健全全省残疾人信息化工作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化工作领导班子、工作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2.建设覆盖全省县级以上残疾人工作网。
3.严格执行中国残联关于公众信息网站的指标规范,提高网站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
4.严格执行《统计法》,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统计工作规范化。
(十三)经费保障。
为确保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实施,要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残疾人事业投资格局。
各级财政要不断调整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力度,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福利基金会要拓宽募集资金渠道,逐步增加基金的积累,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新发展100名企业理事(含名誉理事);力争每年募集资金1000万元;树立基金会“爱心永恒至情系残疾人兄弟姐妹”的公益事业品牌。组织三个助残行动:慈母牵手脱贫行动、扶残助学春雨行动、自强不息迎风飞扬行动。实施“五个一”爱心工程:助行工2006-06-30程,为1000名农村特困肢体残疾人配发轮椅;助听工程,资助1000名聋儿;助视工程,为10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助学工程,对在校优秀残疾人大学生实施奖励;助岗工程,资助1000名盲人开办按摩站,并统一挂“爱心站”标示牌。
采取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残疾人事业。
“十一五”期间,做好第二次全国(山东部分)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加强残疾人事业理论研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好残疾人事业的计划、财务、科技等项工作。
发布文号: 鲁政发[2006]74号
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业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六月三十日
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一2010年)
为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条件,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一2010年)》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计划的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有关部门、社会各界、残疾人组织和广大残疾人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任务,为我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康复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实施重点康复工程,全省共有82万名各类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12581例;为6766名低视力患者配用了助视器;培训2304名低视力儿童家长;装配假肢和矫形器17047例;对7688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训练,培训聋儿家长8197名;系统训练智残儿童10959名;对26万名精神病患者进行了监护;为残疾人发放辅助用具13315件。广泛开展了特需人群补碘和残疾预防工作。
(二)特殊教育持续发展。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了“三免一补”免费教育,对考上大中专学校的残疾学生实施了补助及奖励政策。全省已建特殊教育学校152所,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校学生达3.6万人,盲、聋、弱智儿童入学率达到84.15%。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残疾人特点,按照政府支持、残联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利用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渠道进一步拓宽,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全省各类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达251所,建立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99处,培训残疾人43.2万名。
(三)残疾人劳动就业稳步推进。全省实施了《山东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残疾人集中就业、按比例安排和个体从业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城镇共安置21.6万残疾人就业,农村有140.86万残疾人在业。福利企业稳步发展,全省2100家福利企业共安置4.5万名残疾人集中就业。全面推行了地税代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政策,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不断加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新的增强,共建县级以上劳动就业服务机构147个,在岗工作人员578人。
(四)残疾人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加强了对中央康复扶贫贷款项目的管理,全省共落实康复扶贫贷款14200万元,扶持3000多名贫困残疾人脱贫。自2004年起,实施了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中央、省、市、县四级共投入资金4414万元,为2976户贫困残疾人解决了住房困难。积极探索和推动残疾人从业扶贫开发基地建设,全省已建立残疾人从业扶贫开发基地289处,安置残疾人就业3500多人,带动5000多户残疾人家庭脱贫。
(五)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日益活跃。举办了两次全省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和全省残疾人文艺汇演活动,并参加全国评选和汇演,均取得较好成绩。在国际、国内重大残疾人体育赛事中,我省运动员共获得奖牌484枚。特别是在2004年第十二届雅典残疾人奥运会上,我省5名参赛运动员顽强拼搏,取得2金、2银、2铜的好成绩,实现了我省残疾人运动员在残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六)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省、市广播电台普遍开办了残疾人专题节目,宣传了一大批残疾人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典型,表彰了志愿者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成功组织了全国助残日活动,全省中等以上城市普遍推行了方便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
(七)残疾人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各市、县(市、区)残联理顺了工作关系,加强了干部培训工作,各级残联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规范化建设得到加强。按照“城市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要求,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中国残联推广了济南市社区工作的经验,全省推广了广饶县基层残联建设的经验。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全省140个县(市、区)已建和在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111处。
全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是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和问题,主要是:按照省定贫困线标准,尚有86万余名残疾人未解决温饱,部分已脱贫的残疾人状况不稳定,返贫率高;残疾人事业基础性工作相对薄弱;残联干部素质有待提高;残疾人事业仍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二、“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指导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全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围绕我省努力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又快又好发展为主题,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做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进一步优化;残疾人基本生活总体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实施重点工程,使6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帮助可以扶持的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改善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居住条件;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含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有就业需求和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得到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残疾人就业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性健身活动和竞技体育不断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制建设和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的权益保障状况得到切实改善;残疾人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指导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残疾人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残疾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残疾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2.坚持加快发展的原则。围绕满足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和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需要,创新工作机制、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推动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坚持政府主导和融入大局、同步推进的原则。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领导,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与残疾人事业相关的部门,要将残疾人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各负其责,加强配合,密切协作。
4.坚持社会化工作方法。充分开发社会资源,动员支持社会力量开办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培训等服务机构,共同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5.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东部地区要发挥自身优势和龙头作用,使残疾人率先走上小康之路;中部地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使残疾人基本实现小康;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切实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6.坚持重心下移、强化基层的原则。建立、完善基层残疾人组织网络,依托社区和乡镇开展残疾人工作,将残疾人的问题解决在基层,把残疾人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7.充分发挥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的作用。造就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三、“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任务指标和主要措施
(一)康复。
实施一批重点工程,使6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24.5万例,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8000名,盲人定向行走和生活技能训练4000名,培训低视力患者家属2000名,聋儿听力语言训练5000名,肢体残疾人系统训练8500名,智残儿童康复训练7000名。组织肢体矫治手术700例,综合防治33万名重症精神病患者,供应残疾人辅助器具21万件,装配普及型假肢和矫形器6000例。加强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和康复人才培养,提高康复服务能力,在城镇和东、中地区农村,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西部地区农村达到80%以上。进一步健全基层残疾人康复工作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示范区建设。开展残疾预防,减少残疾发生。
1.组织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年手术量达到4.9万例以上。加强对白内障复明机构的管理,提高手术质量;开展白内障无障碍区创建活动。
2.建立由医院眼科、眼镜店和残联康复机构相结合的低视力康复工作网络。全省每个市、县(市、区)至少有一处医院眼科和一处眼镜店开展低视力检查和助视器选配供应;开展盲人定向行走和生活技能训练。
3.加强聋儿康复工作。充分发挥省、市级聋儿康复中心的指导、示范作用,巩固完善基层聋儿康复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创办聋儿康复机构;办好聋儿家长学校;实施贫困聋儿康复救助;逐步拓宽听力语言康复服务范围。
4.在全省推行“综合性、社会化、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工作模式。建立以医疗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精神病防治康复网络;推动精神病康复托养机构建设,采用工(农)疗、娱疗、日常照料等手段,巩固、提高康复效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精神病防治知识。
5.推动基层卫生机构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组织肢体残疾人在社区和家庭开展康复训练;对麻风畸残者实施手术矫治或配备辅助用具;救助贫困肢残儿童接受手术矫治与康复训练;发挥省、市级肢体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的作用,搞好培训与指导。
6.大力开展智力残疾人康复工作。重点抓好智残儿童早期干预,以幼儿园、特教学校、社区服务机构为依托,开展智残儿童康复训练;对成年智力残疾人进行简单劳动技能、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继续抓好特殊人群的补碘宣传教育工作,防治碘缺乏病,减少智力残疾的发生。
7.搞好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服务和假肢装配工作。建立有效的服务网络,开展需求调查、产品介绍、咨询和供应服务,对特困残疾人的辅助器具给予补助。
8.建立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体系。推进残疾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促进康复专项救助制度建设,对城乡贫困残疾人开展大病医疗救助。
9.加强残疾预防和宣传教育。完善新生儿筛查制度,实现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广泛开展“爱耳日”、“爱眼日”、“精神卫生日”、“防治碘缺乏病日”、“预防出生缺陷日”、“防治麻风病日”等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全民科学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育。
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使应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当地健全儿童少年同等水平,接受特殊教育的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在“十五”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城镇登记求职的残疾人和农村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普遍接受职业培训或职业教育。
1.地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当地教育体系,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2.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附设残疾儿童学前班;普通小学学前班、幼儿园要接收残疾幼儿随班接受学前教育。支持康复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和家庭开展3岁以下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开展残疾儿童早期教育。
3.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大投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调整办学结构和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资助贫困残疾儿童少年完成学业。对无就学条件的重残儿童少年,通过“一助一”等多种形式进行辅导,尽可能帮助其开通网络远程教学课程。完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4.加快发展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创造条件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有条件的市要建立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学校(班)。要把加强残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
5.积极为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残疾人参加自学考试、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和远程教育创造条件,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校招生不得以残疾原因拒绝残疾人参加高等教育考试。逐步形成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残疾人特殊教育体系。
6.健全扶残助学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政策。实施“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落实扶助残疾大中专学生暂行办法,对贫困残疾学生接受教育给予资助。
7.以普通职业教育机构为主,发挥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同时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探索残疾人培训至扶贫至就业一体化的培训模式。积极拓展中、重度弱智残疾人的职业培训。
8.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师资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数量。
(三)就业与社会保障。
基本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效性的残疾人就业政策保障体系。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当地平均水平。城镇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5万人次,依法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提高重残、一户多残等特困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社会保障水平。
1.进一步加大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力度,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使用和管理。
2.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拓展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各级人事、劳动保障、税务、统计、工商行政管理、残联等部门,要在残疾人用工信息、个体从业、统计等工作中,相互支持,互通信息。
3.设区市要建立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经济发达地区要形成基本覆盖县(市、区)、乡镇(街办)的信息网络;欠发达地区应建设城市中心网络,并努力向基层延伸。
4.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利用社会资源定点培训和购买培训成果等多种形式,促进残疾人职业技能的提高,逐步实现残疾人职业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完善残疾人技能人才奖励机制,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扩大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规模。
5.加强对福利企业、盲人保健按摩机构的管理。继续贯彻落实福利企业政策,加强管理和规范,坚持福利企业的宗旨,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落实盲人按摩行业管理办法,依法组织检查验收;开展盲人保健按摩师资格鉴定和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规范盲人按摩市场。
6.促进和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残疾人实施就业援助,促进残疾人多渠道就业。依托街道和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就地就近安排残疾人就业。争取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家庭残疾人、大龄残疾人、中重度残疾人就业。
7.将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纳入社会救助体系,逐步解决“低保边缘户”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适当提高重度残疾、一户多残等特困残疾人的“低保”补助标准。凡“三无”残疾人都要进入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实施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鼓励个体从业的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方,要确保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8.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地方,要研究制定倾斜政策,确保残疾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四)扶贫。
经济发达地区残疾人基本实现小康,经济欠发达地区残疾人生活有较大提高,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基本达到当地平均水平。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的力度。
1.将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纳入政府扶贫计划,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制定出台残疾人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建立残疾人扶贫长效工作机制。
2.组织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开展残疾人贫困状况调查摸底,将农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纳入政府整体扶贫开发的大盘子,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扶助,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残疾人贫困户。
3.加强对残疾人康复扶贫贴息贷款的管理,扶持能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或能带动残疾人脱贫的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积极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
4.进一步规范残疾人从业扶贫开发基地建设,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从业脱贫。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掌握脱贫致富的一技之长。
5.专项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继续实施彩票公益金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落实有关政策,保障城镇贫困残疾人基本住房需要。
(五)舆论宣传。
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优化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环境,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将扶残助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在全社会普及“平等、参与、共享”的残疾人观,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
1.宣传、新闻、出版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力度,安排组织有特色的专题节目。
2.坚持经常性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围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重大节日和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维权等重点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形成规模效应,营造舆论声势。
3.总结、推广、宣传优秀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的先进典型,激励残疾人自强自立和残疾人工作者爱岗敬业,使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关心、帮助残疾人。
4.加强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建设。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宣传工作激励机制;开展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活动。
5.在公众传媒中积极推进字幕工程;设区市以上电视台要开办电视手语节目;县级以上广播电台要开设残疾人专题节目;社会综合性刊物要开辟反映残疾人事业的专栏。
6.将扶残助残纳入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要有扶残助残的具体内容;认真组织“志愿者助残”、“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等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
(六)文化。
充分发挥社会公共文化的资源优势,为残疾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和广泛的服务,努力满足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提高残疾人的参与意识和水平;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残疾人艺术人才;繁荣残疾人文化艺术创作,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文化艺术作品。
1.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要普遍对残疾人开放并提供便利服务;设区市以上公共图书馆和市、县(市、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要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
2.宣传、文化、出版部门要积极扶持和推广反映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图书、音像、报刊及影视作品,为残疾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3.社区、乡镇、特殊教育学校、福利企业要建立残疾人文化活动基地,丰富和活跃基层残疾人文化生活。
4.加强对残疾人文化艺术创作和各级残疾人艺术团(队)的指导,开展残疾人艺术培训,培养特殊艺术人才,推动特殊艺术的发展。逐步建立省级残疾人文化、艺术组织。
(七)体育。
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增强残疾人体质;大力发展残疾人竞技体育,落实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培养、输送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参加2008年北京残奥会。
1.各级残联和残疾人体育组织,要协调相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依托城市社区、农村乡镇文体活动站、特殊教育学校、福利企业,组织各类残疾人参加残健融合、健身康复的体育活动。
2.办好第七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组团参加国内外残疾人体育运动会和重大体育赛事。
3.各级要依托现有的社会体育场馆,建立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规范省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管理。积极争取建立省残疾人体育综合活动场所。
4.培养、选拔优秀年轻残疾人运动员,壮大后备力量;搞好残疾人运动员的注册、训练、组团、参赛及管理工作,建立残疾人体育人才库,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优秀残疾人运动员。
5.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有较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培养一定数量的残疾人体育裁判员和医学分级人员;逐步建立残疾人体育教练员、裁判员、医学分级人员等级制度。
6.把残疾人运动员培训纳入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制定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上学、就业、保险、表彰奖励等有关政策,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八)组织建设。
完善残疾人组织机构,全面履行职能;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选拔优秀残疾人干部;加强专门协会建设,密切与残疾人的联系;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残疾人工作,组织志愿者助残。
1.加强乡镇残联规范化建设,制定统一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健全组织,稳定队伍,明确职责和任务,规范工作程序,切实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2.建立健全社区残疾人协会,全部配备残协专职或兼职委员。
3.加强协会工作,省级残联专门协会进行社团登记。
4.加快县级以上残联中青年干部和残疾人干部的培养、选拔、配备进度,乡级聘用残疾人干事,村级聘用残疾人联络员。建立“优秀残疾人人才库”,制定、落实培训计划,提高残疾人的参政议政能力。
5.制定大型企业残联工作规则,明确其性质、职能、组织架构、经费来源、工作方式。
6.加强残联干部培训工作,在系统内实行培训认证制度,建设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7.组织好第四次“全省自强模范”、“全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残疾人之家”和“全省残联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
(九)维权。
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建立残疾人维权工作机制,使残疾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1.完善残疾人事业法规、政策体系。修订《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各市、县(市、区)、乡镇(街办)梳理修订扶助残疾人的有关政策规定。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订,要将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内容纳入其中。
2.加大残疾人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要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专项检查。加大对侵犯残疾人权益重大恶性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
3.推进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援助机构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在基层法院、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援助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设立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示范岗。
4.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残疾人的法律观念,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
5.贯彻落实国务院《信访条例》,加强信访干部培训,制定落实各项信访工作制度,切实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
(十)无障碍建设。
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道路、建筑物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部进行无障碍配套建设;既有道路、建筑物和公共服务设施要按照无障碍的要求逐步改造;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逐步配置无障碍设备;基本形成全省县级以上城市无障碍化的格局。加强信息交流无障碍环境建设。
1.将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制定《山东省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规定》。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各级残联配合有关部门对无障碍设施维护和管理实施监督。
2.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道路、建筑物、公共服务设施要认真执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有关规定,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残联等单位要各司其职,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设区市每年一次由政府组织建设、公安、交通、铁路、教育、民航、旅游、妇联、老龄委、残联等部门和专家、残疾人代表召开联席会议,对无障碍建设工作进行检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3.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大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知识。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城市、示范道路、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先进经验。
5.高等院校在建筑专业课程中,要加入无障碍设计内容,确保建筑专业人员具备无障碍设施知识,增强无障碍建设意识。
(十一)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市级残联应按照不低于2000平方米、县(市、区)残联不低于800平方米的标准,完成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任务。有条件的市和县(市、区)可以扩大建设规模或扩建。已建成的要完善功能,优化服务,强化管理,为残疾人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1.各级政府要把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扩建)项目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2.市、县(市、区)政府在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扩建)立项、建设、用地、城建配套费等方面,应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照顾。
3.各级残联要加强对残疾人综合服务工作的领导和业务指导。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必须具有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盲人按摩、文体活动等功能。
4.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规范、科学的管理、使用机制。省、市级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要发挥探索、示范、指导、服务作用。
5.有条件的地区在县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扩建)完成后,可向乡镇、社区延伸。
(十二)信息化建设。
构建县级以上残联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网络平台,实现政务信息和业务数据网上传输;开发全省持证残疾人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持证残疾人信息动态管理,建立全省残疾人事业综合业务数据库;加强省和设区市残联公众信息网站建设;建立县级统计台账,推进残疾人事业统计电子化,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
1.建立健全全省残疾人信息化工作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化工作领导班子、工作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2.建设覆盖全省县级以上残疾人工作网。
3.严格执行中国残联关于公众信息网站的指标规范,提高网站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
4.严格执行《统计法》,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统计工作规范化。
(十三)经费保障。
为确保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实施,要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残疾人事业投资格局。
各级财政要不断调整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力度,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福利基金会要拓宽募集资金渠道,逐步增加基金的积累,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新发展100名企业理事(含名誉理事);力争每年募集资金1000万元;树立基金会“爱心永恒至情系残疾人兄弟姐妹”的公益事业品牌。组织三个助残行动:慈母牵手脱贫行动、扶残助学春雨行动、自强不息迎风飞扬行动。实施“五个一”爱心工程:助行工2006-06-30程,为1000名农村特困肢体残疾人配发轮椅;助听工程,资助1000名聋儿;助视工程,为10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助学工程,对在校优秀残疾人大学生实施奖励;助岗工程,资助1000名盲人开办按摩站,并统一挂“爱心站”标示牌。
采取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残疾人事业。
“十一五”期间,做好第二次全国(山东部分)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加强残疾人事业理论研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好残疾人事业的计划、财务、科技等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