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协调委员会关于“非典”对我省旅游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及今后工

2020年07月23日12:07:18
发布部门: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豫政办[2003]35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省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协调委员会《关于“非典”对我省旅游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及今后工作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关于“非典”对我省旅游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及今后工作的意见
根据省委常委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精神,为积极应对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疫情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工作,一手抓旅游发展和基础工作,突出重点,立足长远,夯实基础,蓄势待发,全面推进旅游发展的各项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发展旅游业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和培育。通过“三点一线”旅游精品工程建设,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A级旅游区,以“河南风”旅游形象宣传为重点的市场营销,旅游市场治理整顿等工作的开展,使我省旅游城市和景区(点)的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接待设施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强,河南旅游的整体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旅游业发展的市场机制不断完善过程中,河南旅游产业的地位正在凸现,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强,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有效推动力量和最为活跃的因素。2002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达到41万人次,旅游创汇1.46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达到6271.5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09.13亿元;旅游总收入421.2亿元,相当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
今年以来,全省旅游行业开拓进取,努力工作,旅游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2003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以丰富的活动、新颖的创意和空前的规模取得了圆满成功,充分展示了河南旅游大省的风采,树立了河南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崭新形象;顺利完成了国家旅游局对三门峡、焦作、安阳、鹤壁、灵宝、新郑等6个城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工作,国家旅游局验收组对我省“创优”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积极参加了2002年度中国旅游知名品牌评选活动,我省11个品牌被评为2002年度中国旅游知名品牌,树立了河南旅游良好的品牌形象。企业改革、国际旅游包机、项目库建设等项工作都得到了新的发展。4月中旬以来,为应对“非典”疫情影响,我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对旅游工作部署进行了调整。全省旅游行业干部职工和旅游经营单位正视困难,牺牲自身利益,贡献社会大局,积极应对,全员参与,上下联动。认真贯彻落实旅游经营单位预防控制“非典”应急预案和各项制度措施,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共同努力和扎实工作,没有“非典”病例通过旅游活动输入我省传播和扩散,旅游行业“非典”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面对当前的困难,我们更要进一步增强发展旅游业的信心和决心,采取更加扎实的措施,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我省新兴的支柱产业,让旅游业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二、辩证分析和看待“非典”对旅游业的影响
“非典”疫情给旅游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进入4月份以来,全省旅游人数和经济收入同比均下降98%以上,使强劲发展的旅游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问题。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运用辩证法的观点,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关键阶段,旅游业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切断“非典”传播途径方面主动积极地行动起来,切实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牺牲局部利益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全面分析形势,我们应该看到,由于近几年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留下了很多想办而没有时间办的事,也暴露出了许多不适合自身发展的问题。同时,“非典”疫情也给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发展适应生态游、环保游、健康游和景区(点)环境、饮食卫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还应该看到,疫情过后,旅游市场将面临着更大的消费需求和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因此,旅游业要抓住目前这个机会,化解不利因素,把握发展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反省自己、调整自己、提高自己,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建设,开发和策划市场营销的新招式,加强管理,蓄势待发,为旅游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统筹兼顾,完善启动预案,打好旅游发展主动仗
继续把旅游行业防治“非典”工作作为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同时,利用当前的时机,加强基础工作,紧紧围绕市场开拓、开发建设、企业改革、扩大开放四个工作重点,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为旅游发展增加后劲,确保旅游业有一个新的发展。
(一)进一步做好旅游行业防治“非典”工作。
1.要坚决克服松懈、厌战和急躁情绪,继续贯彻落实旅游经营单位预防控制“非典”应急预案和各项制度措施,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督促检查,使每件事、每个环节都责任到单位、到人,严而又严、细而又细、实而又实地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非典”不通过旅游活动输入我省传播和扩散。
2.要巩固“非典”防治的成果,通过环境、饮食卫生等各项措施的落实,逐步转化为长效机制。
3.要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考验干部、锻炼队伍,提高旅游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扶持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确保政策落实,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出台扶持旅游企业的措施,稳定旅游骨干企业,稳定队伍,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条件。
(二)把旅游市场深度开发的准备工作认真做好。
搞好旅游市场的深度开发,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是提升河南旅游形象,拓展和占领旅游市场,拉动大客源流的重要策略。从现在起就要积极筹划,做好随时启动的准备工作。
1.完善旅游市场启动预案。要制定对社会公众、业内等不同层次,省内、海内外等不同市场的启动预案,一旦形势许可,马上启动预案,做到先声夺人。近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省辖市先进行“本地人游本地”,进而在适当时机组织“河南人游河南”,或组织没有疫情的外省、市客源“游河南”,以此为契机,带动国内游、入境游,全面启动河南旅游市场。但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非典”的传播。
2.加快完善旅游大宣传的计划。开发旅游系列产品、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全方位、多层面展现河南旅游产品;在策划包装市场营销形式上,综合运用媒体、推介、网络、社会宣传等多种手段,加强区域联合,宣传我省旅游的整体形象和产品魅力;加强社会宣传功能,更有效地发挥旅游宣传展示河南形象的窗口作用。
3.健全旅游市场开发的保障机制。当前,旅游市场开发要政府主导,旅游企业作为主体积极参与。政府要有必要的经费投入,旅游企业要把营销经费计人生产成本;要把旅游宣传、外宣、文化宣传等宣传经费有效聚合起来,形成合力,打造形象。
4.着力解决旅游市场开发中的障碍性问题。省政府已出台国际旅游包机运营的奖励政策,为有效保障国际旅游包机客源,要研究旅行社和包机商组成联合舰队,利益共享,为形成省内国际航线打下基础。对旅游宣传品提高质量、团费报价过高等问题,继续认真调研,完善解决措施。
(三)编制河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编制总体规划的目标。要把旅游业真正作为一个经济产业看待和发展,必须编制河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合理布局,有序开发。
2.编制总体规划的方法步骤。
(l)进行全面的旅游资源普查。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工作量大等特点,要在政府主导下进行,文物、宗教、园林、水利、建设、文化、林业、农业、教育、体育、发展计划、经济贸易等部门要大力配合,并积极提供行业普查成果;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要大力协助,并积极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成果;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普查经费实行分级负担的办法。5月底要完成普查准备工作,7月中旬完成实地调查工作,8月底完成成果编纂工作,整个工作要在8月底前结束。
(2)编制河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资源普查基础上,编制河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坚持高标准、高水平,将总体规划做成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使用价值的规划,整个工作力争明年年初完成。
3.加快区域和景区(点)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有效利用旅游资源普查的成果,在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框架内,加快本地和景区(点)旅游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规划要应用先进理念、突出可操作性、坚持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要服从总体规划,局部规划要服从区域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一定要规划先行,避免和防止盲目开发、低水平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四)深化旅游业改革。
深化旅游业改革,建立市场机制,是做大做强河南旅游产业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深化旅游业改革,增强旅游发展的后劲和活力,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要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豫发[2003]7号)精神,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旅游业。
1.要借鉴工业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基本内容,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突破口,以组建和发展大旅游集团为重要战略,对旅游企业进行改组、改制、改造,激活旅游发展的内在动力。
2.鼓励试点,积极探索。
(1)旅行社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国有资产通过转让、拍卖等方式进行战略性退出。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大旅行社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国有大型企业开办旅行社、鼓励社会力量开办旅行社、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人旅行社业,大力提倡合资、合作经营旅行社业务,积极稳妥地推进外资独资经营旅行社业务。
(2)旅游景区(点)要深入贯彻十六大关于“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在确保生态、环境、文物保护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景区(点)实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相对分离,实现经营和保护的相互促进;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在景区(点)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实行景区(点)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让景区(点)在竞争中发展,在市场中激发活力。
(3)星级酒店、旅游车(船)公司等旅游企业也要积极改革,实行产权多元化和集团化经营。
(4)培育旅游企业集团,鼓励和培育旅游企业上市经营。
3.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对旅游业改革进行积极的探索,不搞一刀切,不搞争论,用发展的事实说话,用发展统一思想,关键是看改革的实际成效。
(五)进一步扩大旅游业的对外开放,大力拓展旅游招商引资渠道。
全面推进旅游业对外开放步伐,突破观念、体制束缚,实现旅游业的更快发展。
1.要学习和运用先进的发展理念,引进和借鉴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断适应海内外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
2.要积极探索政府导向性资金的有效投入机制,并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把财政导向性资金投向旅游发展积极性高、投融资机制好的地区,增强各地投融资的积极性。要充分利用国债、退耕还林、交通道路、水利建设等政策性资金,用于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
3.要充实完善旅游项目库,抓住一切机遇,对国内外进行发布和招商。
4.要立足自身实际,在符合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制定优惠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开发我省旅游业,注重吸引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旅游开发,共同构建我省旅游业现代化、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形成新的旅游投资热潮。
(六)抓紧推进项目工程进度。
1.要利用当前时机,抓紧进行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把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到项目并使其发挥效益,举行旅游项目发布会,尽快落实政府贴息的旅游项目资金。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拾遗补缺,优化环境,突出特色,提升景区(点)品位。
2.做好“三点一线”旅游精品工程的巩固提高和辐射延伸工作,按规划抓紧启动实施伏牛山、南太行山生态山水旅游精品成片连线开发和建设,打造旅游精品工程。
3.保持和提高景区(点)环境、饮食卫生,完善文明旅游、健康旅游的有效措施,积极开发生态游、环保游、健康游等旅游产品,适应“非典”疫情对旅游业提出的新要求。
4.尽快启动第四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优秀旅游强县创建试点工作,积极开展创建A级旅游区和创建“星级厕所”工作,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
(七)加强旅游业基层和基础工作。
1.加强行业管理。要细化落实导游员IC卡管理,大力推进社会导游服务机构建设,出台“星级餐馆”创建标准,规范旅游企业和导游员的服务和行为。
2.引导旅游企业加强基础工作。要引导旅游企业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科学建构企业经营模式,树立自身形象,策划企业营销计划,以形象树立品牌,以营销赢得市场。
3.加强旅游经营单位的教育培训工作。要积极指导旅游经营单位,加强对旅行社、饭店经理、中层管理人员、一线服务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培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行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比武活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