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欺骗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3年12月03日13:41:19

一、单位欺骗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合同欺诈行为有三方面的法律责任:侵权民事责任、违法行政责任和犯罪刑事责任。
1.侵权民事责任侵权行为,一般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合同欺诈行为具备侵权民事责任的主客观要件。
2.违法行政责任合同欺诈行为的干扰使相对人的意思按照欺诈行为人设计的模式运行,相对人表达的意思实际上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行为人的意思。合同欺诈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一是要承担一定的惩罚性经济义务,通过经济惩罚强制教化;二是对严重违法的要吊销营业执照,实行市场禁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示作用。
3.犯罪刑事责任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属于民法和调整范围,其承担的是一种民事责任。但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如果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及应受刑罚处罚性这三种性质时,行为人承担的就不只是民事责任,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我国的民法典规定,一般情况下,导致合同无效的,有以下的5种情况:
1.一方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来签订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3.通过合法的方式来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三、劳动合同欺诈赔偿标准
对于劳动合同欺诈,不仅该欺诈的劳动合同无效,同时劳动者还可以向有关用人单位申请索要赔偿。至于劳动合同欺诈赔偿的标准。主要情况如下。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主要是因为用人单位无良行为所造成,责任主要在于用人单位一方,并且劳动者已履行了相关的劳动义务,理应按劳动获得相关报酬,既然劳动者已经付出了自身的劳动,为企业创造了相关价值,那么用人单位应该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这是我国劳动法规定了的。而至于劳动报酬数额的多少,虽然在无效的劳动合同中不予执行,但也并不是无计可施,可参照与劳动者付出劳动相近或职位相当的人的报酬为准。
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真实有效的劳动合同。若有关企业或单位没有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为了避免劳务纠纷,以及更好的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劳动者有义务向有关部门检举该用人单位,有利于为劳动者就业创造稳定良好的环境。更重要的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若用人单位签署欺诈性劳动合同,员工可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更改合同。若用人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向有关机关申请调解诉讼,要求履行合同或者是支付经济赔偿。关于赔偿标准是若劳动者工作工龄满一年,可要求相关用人单位赔偿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以年数递增,也就是说工龄增加一年,则赔偿工资多一个月。
所以如果合同存在欺诈、胁迫、恶意串通、损害国家或者其他人的利益等等这些违法法律法规的行为的,合同是无效的,并且有这种行为的人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违法行为特别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那么合同虽然无效,但是劳动者已履行的义务的,用人单位应该要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报酬。
通过上述文章中的内容,详细大家已经对单位欺骗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才可以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还有其他需要帮助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律师给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