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心得

2020年12月29日01:18:56

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

7月24日,是实践队员们探访玉兰故居的日子,队员们一路走访,一路触动,一路收获。坐落于村落中间的玉兰故居门前墙壁上写着“吕玉兰故居”几个大字,院子中的两棵枣树和石榴树仿佛静静见证着玉兰同志终其一生献身于党,献身于人民的故事。故居的陈设布局基本保持了原貌,院子中的枣树见证了故居的春秋代序,也见证了几十年来东留善固村的步步发展。简朴而整洁的房间,透着清香泥土气息、散发醉人玉兰花香的小院,让队员们深切感受着吕玉兰前辈的无限魅力。

10余天的调研和研究,让实践队员们深刻真切的感受到最生动地“玉兰精神”。吕玉兰同志用她短暂的53个春秋,写就了“爱国为民、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玉兰精神。在参观吕玉兰纪念馆的过程中,实践队员详细了解了吕玉兰同志的生平事迹,对玉兰精神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实践队员刘宏伟感慨地说“玉兰同志无私奉献的精神、百姓至上的情怀需要代代传颂,我要永远记住这个名字,永远记住这位英姿飒爽、高风亮节的“铁姑娘”。

实践队员王小玲感慨地说:“参观故居和走访村民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东留善固村的村民们是幸福和充实的,因为他们的内心有着老支书、领路人玉兰同志留给他们的巨大的精神,“玉兰精神”逐渐成为东留善固村甚至临西县的精神文化品牌,这种文化品牌也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信仰,‘爱国为民、艰苦创业、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必将转化为当地群众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实践队员,我想与玉兰精神邂逅,我们注定是幸福的!”

爱心支教行,欢乐少年心。

实践活动期间,xx大学的实践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师范专业优势,以“玉兰实验学校”为大本营积极开展“暑期乡村少年宫”特色活动,努力为当地教育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团队成员开辟了 “快乐足球”和“热火排球”、“天使合唱团”、“奇妙实验室”等几个板块的特色活动。足球和排球课程老师除为孩子们讲授基本动作规范和规则外,还带领学生运球锻炼,感受运动智慧,体悟运动乐趣;音乐课程老师带学生学唱歌曲“红星闪闪”、“玉兰之歌”、“核心价值观”等歌曲,淋漓尽致的感受革命精神,汲取文化正能量;科学实验课程老师和学生一起通过实际操作探究科学实验的奥秘。

本次支教活动中,支教队员们扮演的并不仅仅是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也是生活引导者的重要角色。在实践的这段时间中,实践队员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言行促进孩子们良好习惯养成,肩负着家长、学校赋予的深切期盼与责任。支教队员们激动地说:“看着他们一个个活泼天真的笑脸,还有充满期待的眼神,我认为我来到这里是值得的。就像放牛班的春天里的一句话一样,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就不会知道其中的快乐。”“现在静下心来,为什么支教?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因为那里需要支教,那里需要帮助,那里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

为检验支教成果,在师大领导的支持和当地学校的帮助下,实践队员们于30日晚上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汇报演出。表演形式丰富,现场气氛热烈,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教学之余,李辉老师带领实践队积极加入到玉兰小学操场修建中,帮助校方完成操场画线工作,在玉兰小学的操场上留下师大人志愿服务的青春足迹。

建立实践基地,传承支教爱心

7月30日,xx大学校团委书记马建国,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孔德强来到临西县东留善固村玉兰实验学校看望社会实践队员。老师们非常关心实践队员在玉兰小学的生活和支教情况,队员们就个人实践任务、实践收获等方面向老师们做了汇报。支教队员姚显说到“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这次实践帮助我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我的教学技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如何管理课堂秩序。十余天的支教过程也让我坚定了将来做一名人民教师的想法,继续将这份爱交给三尺讲台。”调研队员王小玲提到“村里的领导、学校和乡亲们对我们都非常热情,无论是调查还是走访,我们都学到了很多。”马书记首先对队员们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对当地学校领导的关怀表达了感谢。

当日午后,“xx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挂牌仪式在玉兰实验学校举行,确定玉兰实验学校为xx大学学生暑期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建立,为玉兰精神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地保障,也为当地农村小学生艺术素质提升搭建了更加广阔的服务和探索平台,为推进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准备了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