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还需自身硬中篇《严防“灯下黑”》,下面是情缘阅读网整理的关于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借鉴!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篇《严防“灯下黑”》心得体会范文一
1月3日,距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开幕还有3天。“反腐”一词,却迅速成为当日诸多搜索引擎上的热搜词。这份万众瞩目的“热度”,源于一部于3日晚上8时登陆央视的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部专题片,何以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它是一种回应,作答“谁来监督纪委”的担忧;它也是一种决心,彰显“监督者自身,决不能成为监督盲点”的信念。
这部专题片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它的诞生又基于何种现实背景?直面严防“灯下黑”的严肃命题,我省各地又使出了哪些招数?
镜头里的纪检“老虎”
当时间越来越接近晚上8时,互联网上有关《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视频资料,仍只有中纪委官网此前公布的1分钟宣传片。
纪律严明、高度保密,从这部绝不剧透的影视作品中,可窥见中纪委的令行禁止。或许正是这份神秘,令人对这部反腐大片愈加期待。
宣传片中,两位落马“老虎”的感喟发人深省。“我都要求大家廉洁奉公,但我在私底下又收受贿赂,这就是两面人生。”广东省政协原主席、纪委原书记朱明国说。“我形容我是锥心之痛,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多地方感觉很追悔的。”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直面镜头,神色凝重。
这部专题片由中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回应了“如何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一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共分为《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防“灯下黑”》《以担当诠释忠诚》3篇。
在中纪委七次全会召开前夕上映的这部影片,堪称力作。摄制组曾先后赴15个省(区、市),采访了3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拍摄了10多个案件。
其中,会有哪些纪检“老虎”?据中纪委官网发布的通稿,专题片里出现的案例主要以中央纪委机关案例为主,多数都是中央纪委机关被查处的干部,如中央纪委第九纪检监察室原副主任明玉清,中央纪委法规室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曹立新等;也有地方纪检监察系统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如山西省纪委原书记金道铭案,内蒙古自治区纪委案件审理室原主任沈佳案,以及天津市纪委信访室原副主任刘忠案等。
另外,片中还将出现纪委执纪审查现场实拍镜头,披露中央纪委机关管理涉案款物的场景,介绍中央纪委管理涉案款物的工作流程。
影片制作的现实背景
为什么要拍这部专题片?一时众说纷纭,其实,这部影片的发端,要从2014年4月说起。
2014年4月,中纪委增设了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主要承担与纪检监察内部人员有关的信访举报处理、线索调查和训诫惩处。随后,多地纪检部门相继跟进,均增设类似内设机构。据《检察日报》报道,2015年10月,全国省级纪委已全部设立起干部监督室。
细究此举初衷,可追溯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上任伊始就曾提及的核心观点——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近年来,中纪委多次召开的相关会议,始终传递出这一信号:在系统机关内设立干部监督机构,是纪委实施组织和制度创新、强化自我监督的成果,使之与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回答了“谁来监督纪委”的问题。
严防“灯下黑”,是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干部持续探索、实践的课题。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重要讲话中指出,各级纪委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纪检监察干部,保持队伍纯洁,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全会公报中,“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也再度被列入2016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除内部机构改革外,中纪委还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加强日常管理,承诺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要“坚决立案查处,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目前,反腐败斗争正在从治标向治本转型,从集约化反腐向常态化反腐转型,更需要强化纪检队伍的守土有责意识和模范带头作用。”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陈宏彩认为,这部专题片再次传递了党中央铁腕反腐、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在我省,纪检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也一直被省纪委视作工作重点之一。2015年,全省共查处违反纪律规定的纪检监察干部33人,当年民调显示,有86.4%的被访者对浙江纪检监察干部表示信任,比上年上升11.3个百分点。
2016年,我省在市县乡纪委换届中,进一步拓展选人视野,持续加大交流力度,选优配强纪委领导班子。另外,严明审查、巡视、信访、保密等纪律,制定《关于对执纪审查监督工作中有关说请、过问情况实行记录、报告制度的规定》,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
严防“灯下黑”的浙江智慧
“这部专题片是自身建设的反面教材,教训极其深刻。时刻警示着我们,纪检监察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不具备天然的‘免疫力’。”观看上篇后,丽水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方向说。
“执纪者不能光去要求别人,必须做到正人先正己,只有自身正了,才能像一颗钉子牢牢钉在自身岗位,履行好党章赋予的纪检监督责任。”云和县纪委派驻第七纪检组干部兰存仁表示。
严防“灯下黑”的实践,浙江各地已摸索出成熟经验。嘉兴市秀洲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徐玉良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区以“清风大讲坛”为平台,组织广大纪检干部熟记党章党规党纪,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升队伍思想素质。
宁波市奉化区一直坚持以学为先,先后举办全区纪检监察干部素能提升培训班,组织全区纪检干部参加宁波市纪委点题培训班,重点针对新形势新变化下的纪检监察实务进行指导,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问责的能力。
作风建设方面,武义县纪委严格内部监管,严肃责任追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对违纪问题严肃追责问责,2016年累计约谈纪检干部20余人次,通报纪检干部违纪案例16次,并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及近亲属违纪违法情况排查活动,对不适宜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予以调整。
制度笼子进一步扎紧。2015年,文成县纪委出台《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纪检监察干部工作办法(试行)》,区别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调离纪检监察岗位、免职、责令辞职等处理,畅通出口,提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建德加强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出台工作意见和考核办法,制定实施“一组一品”个性化履职细则,有效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金华兰溪、温州鹿城等地还出台纪检监察干部问责办法等系列制度,从严规范纪检干部言行。
“在思想、作风、能力多方面都要‘廉’字打底,‘硬’字支撑,‘干’字当头,真正做到‘正人必先正己’。”宁波市鄞州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张相晋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篇《严防“灯下黑”》心得体会范文二
1月3日,距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开幕还有3天。“反腐”一词,却迅速成为当日诸多搜索引擎上的热搜词。这份万众瞩目的“热度”,源于一部于3日晚上8时登陆央视的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部专题片,何以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它是一种回应,作答“谁来监督纪委”的担忧;它也是一种决心,彰显“监督者自身,决不能成为监督盲点”的信念。
这部专题片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它的诞生又基于何种现实背景?直面严防“灯下黑”的严肃命题,我省各地又使出了哪些招数?
镜头里的纪检“老虎”
当时间越来越接近晚上8时,互联网上有关《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视频资料,仍只有中纪委官网此前公布的1分钟宣传片。
纪律严明、高度保密,从这部绝不剧透的影视作品中,可窥见中纪委的令行禁止。或许正是这份神秘,令人对这部反腐大片愈加期待。
宣传片中,两位落马“老虎”的感喟发人深省。“我都要求大家廉洁奉公,但我在私底下又收受贿赂,这就是两面人生。”广东省政协原主席、纪委原书记朱明国说。“我形容我是锥心之痛,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多地方感觉很追悔的。”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直面镜头,神色凝重。
这部专题片由中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回应了“如何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一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共分为《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防“灯下黑”》《以担当诠释忠诚》3篇。
在中纪委七次全会召开前夕上映的这部影片,堪称力作。摄制组曾先后赴15个省(区、市),采访了3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拍摄了10多个案件。
其中,会有哪些纪检“老虎”?据中纪委官网发布的通稿,专题片里出现的案例主要以中央纪委机关案例为主,多数都是中央纪委机关被查处的干部,如中央纪委第九纪检监察室原副主任明玉清,中央纪委法规室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曹立新等;也有地方纪检监察系统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如山西省纪委原书记金道铭案,内蒙古自治区纪委案件审理室原主任沈佳案,以及天津市纪委信访室原副主任刘忠案等。
另外,片中还将出现纪委执纪审查现场实拍镜头,披露中央纪委机关管理涉案款物的场景,介绍中央纪委管理涉案款物的工作流程。
影片制作的现实背景
为什么要拍这部专题片?一时众说纷纭,其实,这部影片的发端,要从2014年4月说起。
2014年4月,中纪委增设了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主要承担与纪检监察内部人员有关的信访举报处理、线索调查和训诫惩处。随后,多地纪检部门相继跟进,均增设类似内设机构。据《检察日报》报道,2015年10月,全国省级纪委已全部设立起干部监督室。
细究此举初衷,可追溯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上任伊始就曾提及的核心观点——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近年来,中纪委多次召开的相关会议,始终传递出这一信号:在系统机关内设立干部监督机构,是纪委实施组织和制度创新、强化自我监督的成果,使之与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回答了“谁来监督纪委”的问题。
严防“灯下黑”,是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干部持续探索、实践的课题。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重要讲话中指出,各级纪委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纪检监察干部,保持队伍纯洁,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全会公报中,“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也再度被列入2016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除内部机构改革外,中纪委还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加强日常管理,承诺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要“坚决立案查处,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目前,反腐败斗争正在从治标向治本转型,从集约化反腐向常态化反腐转型,更需要强化纪检队伍的守土有责意识和模范带头作用。”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陈宏彩认为,这部专题片再次传递了党中央铁腕反腐、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在我省,纪检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也一直被省纪委视作工作重点之一。2015年,全省共查处违反纪律规定的纪检监察干部33人,当年民调显示,有86.4%的被访者对浙江纪检监察干部表示信任,比上年上升11.3个百分点。
2016年,我省在市县乡纪委换届中,进一步拓展选人视野,持续加大交流力度,选优配强纪委领导班子。另外,严明审查、巡视、信访、保密等纪律,制定《关于对执纪审查监督工作中有关说请、过问情况实行记录、报告制度的规定》,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
严防“灯下黑”的浙江智慧
“这部专题片是自身建设的反面教材,教训极其深刻。时刻警示着我们,纪检监察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不具备天然的‘免疫力’。”观看上篇后,丽水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方向说。
“执纪者不能光去要求别人,必须做到正人先正己,只有自身正了,才能像一颗钉子牢牢钉在自身岗位,履行好党章赋予的纪检监督责任。”云和县纪委派驻第七纪检组干部兰存仁表示。
严防“灯下黑”的实践,浙江各地已摸索出成熟经验。嘉兴市秀洲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徐玉良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区以“清风大讲坛”为平台,组织广大纪检干部熟记党章党规党纪,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升队伍思想素质。
宁波市奉化区一直坚持以学为先,先后举办全区纪检监察干部素能提升培训班,组织全区纪检干部参加宁波市纪委点题培训班,重点针对新形势新变化下的纪检监察实务进行指导,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问责的能力。
作风建设方面,武义县纪委严格内部监管,严肃责任追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对违纪问题严肃追责问责,2016年累计约谈纪检干部20余人次,通报纪检干部违纪案例16次,并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及近亲属违纪违法情况排查活动,对不适宜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予以调整。
制度笼子进一步扎紧。2015年,文成县纪委出台《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纪检监察干部工作办法(试行)》,区别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调离纪检监察岗位、免职、责令辞职等处理,畅通出口,提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建德加强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出台工作意见和考核办法,制定实施“一组一品”个性化履职细则,有效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金华兰溪、温州鹿城等地还出台纪检监察干部问责办法等系列制度,从严规范纪检干部言行。
“在思想、作风、能力多方面都要‘廉’字打底,‘硬’字支撑,‘干’字当头,真正做到‘正人必先正己’。”宁波市鄞州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张相晋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篇《严防“灯下黑”》心得体会范文三
“县检察院纪检组副组长何某长期在上班时间干工作以外的事,违反工作纪律,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红星垦殖场原纪委书记徐某履行监督责任不力,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免职……”这是江西省东乡县纪委强化自我监督、坚决“清理门户”、严防“灯下黑”的一个缩影。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解决‘不敢’的问题,纪检监察干部严重违纪的教训都是惨痛的,如果平时管理严一点,真正按照党章党规党纪去要求,他们就不至于一步步从违纪滑向违法的深渊。”东乡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张爱群说。
为强化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管理,该县纪委强化教育,筑牢思想上的“防火墙”。采取“一周一课”的形式,组织全体干部学习“学思践悟”系列文章,并在课上交流心得体会。同时,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观看《“四风”之害》《纪检监察干部腐败案例》等警示教育片,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熟记掌握有关规定,筑牢思想防线。
严管就是厚爱。该县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县纪委主要领导不定期对委局班子成员、派驻机构负责人、乡镇纪委书记进行谈心谈话,及时提出相关要求。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进行约谈。自去年以来,先后约谈纪检监察干部45人次,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人。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最重要的是靠制度。”县纪委副书记艾小文表示。该县纪委结合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和“三转”要求,严格审查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明确纪委内设科室权力和职责清单,规范线索管理、纪律审查、组织巡察等制度10多项,切实把依纪安全审查的要求贯穿始终。对违规私存、隐瞒线索,胆大妄为、跑风漏气,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此外,该县还出台了《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的意见》等措施,把纪检监察干部日常管理的触角从“八小时内”延伸到“八小时外”,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划定了“红线”和“雷区”。“通过一系列措施,把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一圈一圈地拧紧,真正把纪委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张爱群说。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案件查处栏目发文通报:中央纪委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曹立新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具有“啄木鸟精神”的纪检监察干部,面对严明纪律的“红线”、严明作风的“高压线”、严明制度的“雷线”,理应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项做起,认真执行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监督,发挥表率作用。但少数纪检监察干部仍无视规定,知纪违纪,知法犯法,顶风作案,其产生的恶劣影响将更大更严重。人们担心的,“谁来监督纪委?”总算有了最好的铁证和答案,那就是要建设一支纯洁干事的纪检监察队伍,不仅要对自身加强教育管理,对队伍内部出现的问题也不掩盖和包容,而是用铁硬的纪律去整治,一把尺子量到底,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事实证明,纪检监察队伍并非处处“铁板一块”。在某些地方,纪检监察队伍中的人或通风报信,或成为“保护伞”的,也并非没有。既然必须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就必须先得对自己零容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样的道理,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都应该懂,都应该奉为信条。
纪检监察队伍中不允许有“灯下黑”的情况存在。切实解决“灯下黑”问题,说到底是为让“打铁还需自身硬”成为事实,说到底是为了将纪检监察队伍打造成一支反腐败的“铁军”。而打造一支反腐败的“铁军”,说到底是为了提高队伍的战斗力,是为了更好的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严字当头、向自己人开刀,摘除毒瘤、增强自身免疫力,这对于各级官员尤其是纪检监察干部来说,不仅是一次巨大震慑和警示,这种看似自揭其短,把问题摆在阳光下,把问题摆在公众面前的举动,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央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和魄力。无论是拍苍蝇,还是打老虎,无论涉及到谁,只要违背了党纪国法,侵害了公众利益,都绝对没有好结果,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