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

2020年12月09日11:05:52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1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坐在家里的沙发上,从旁边的书架上抽出了一本《虚无的十字架》读起来。

这是一本侦探小说,我才看了几页就爱不释手了。

本书主要讲了道正与小叶子的女儿被杀,而凶手被宣判死刑后,他们觉得人生已经失去了目标,女儿已无法再生,两人被迫分手。过了几年,道正接到了刑警的电话,小夜子被杀了。虽然凶手不久后就投案自首,而道正却在小叶子的遗物中有所发现,她的死因另有玄机。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作者东野圭吾的一句话:“无论凶手事后如何反省?多么后悔,死去的生命都无法复活。”事实的确如此,只要犯了错误,无论事后多么努力地去补偿,也就无法挽回当时的损失。

我也很喜欢这本书的办案细节。侦探和警察如何用非常巧妙的手法去破案,以及被害人家属那种据理力争永不放弃的精神,誓死也要给死者讨回一个清白的执着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了这本书我想问你几个问题:

所谓的罪与罚究竟本质如何?是让他人听到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还是让他重返社会,用自己的一生来赎罪。

如果你家人的生命被残酷地夺走,你希望该如何处置犯人?如果犯人并未把死刑视作为惩罚至死仍未反省。死刑又有何用呢?

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值得思考。一本好的书一定是打开你的思维,引导你不断去思考。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2

这本书的故事线索在第一节中就做出了埋伏,看到一半觉得故事颇为平淡,直接跳到末章看结局,决定意外,然后又急切的翻回中间阅读故事进展。直到看完觉得一阵唏嘘。身为母亲后,看到小夜子和中原的孩子被前科犯人无助虐杀时,作者描述父母的情感时简直感同身受,难过的流泪,看到两个少年偷尝禁果生下小孩慌张无措残杀婴儿时,又觉残忍又觉可怜。也是对当前社会所有青少年恋爱的警示。结局的最后警方没有找到史也和沙织21年前埋在树海的'婴儿尸骨,警官无法起诉他们,而作造因为他们的命案而有可能减刑至10年。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表达对死刑的态度。杀人案件是以死刑作为终极的结束和审判,还是说要按照案件本身的情况还有犯人的表现,审判死刑还是给予改造弥补的机会。结局似乎倾向与后者。 虚无的十字架,是道德和良心谴责,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但是如果不能得到弥补原谅和内心的解脱,可能变成一块石头变成终身的枷锁,负重难以快乐。可能在这种意义上,这种惩罚可能比一个枪子干脆离世更加折磨残酷。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3

同学推荐给我东野圭吾的作品,寄给我6本他的小说。

这是我看的第三本,特别喜欢东叔的写作风格,叙事深入人心,故事一点点透露线索引人入胜,语言通透简结,却又让人觉得那么恰到好处,让人感受到到人性的悲悯和深情。虽然此书主要探讨人性的罪与罚,但是却让我更感到是教育的缺失,单亲家庭的忽视,少年的愚昧无知,学校的冷漠无视才酿成了这样悲剧。

如果他们能得到家庭和学校更多的关爱和疏导,另外,如果小叶子不把孩子单独留在家中,不认为发生事情是小概率事件,也许悲剧就可以避免……虽然没有如果,却为每一个读者敲响了警钟。一个幸福的家庭和必要的教育关爱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也许偶尔的一次伸手援助就可以拯救一段不幸的人生。

另外,让作恶的人在作恶前是否已经考虑好自己可以承担一切后果,即便自己不畏生死是否又在意给自己家人带来的不幸,如果你还有良心和悲悯心,又是否可以承受一辈子心中背负的良心十字架?罪也许是一瞬间的恶念,罚确实索绕一生的枷锁。

如果有孩子会让她读这本书,上上生动的一课。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4

看完这本书后,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去埋孩地点没有找到那个刚生下来的孩子呢?

沙织和史也在他们美好的年华里犯下许多正处于青春期都会犯的错――偷尝禁果。自然结出的果子也会让他们手足无措,只能选择最残忍的手段――杀死孩子。于是,背着这沉重的十字架去过余下的人生。

小夜子在里面也是一个凄苦的女性,但是她却选择积极地去过剩下的日子――罪与罚,我们到底应如何正确地去对待这两者。她在开篇就死去了,可是她却从没离开过整本书。

那个神秘的地方――自杀的绝佳点,也是许多埋掉罪恶并决心赎罪的地方。

小夜子目睹了自己女儿由一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不禁思索:到底犯罪过后所背负的十字架是什么?无期徒刑在监狱里忏悔?还是从心出发体会到了自己所犯的罪,并下决心弥补?

所以最后死去的孩子不见踪影,他看到了沙织和史也这几十年所背负的十字架,而且也看到了他们正在积极地忏悔弥补……活下去的人总要继续向前,不能停滞不前。

自己看书确实囫囵吞枣,只是被情节所牵引,而而隐藏在句子里的意蕴却没有深深体味……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5

蛭川与作造背负着虚无的十字架,表面上受到了法律的惩罚,实则内心并不以为然,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便可以视他人生命为无物。而史也和纱织虽然没有受到众人能看到的惩罚,确实真真正正的在自己身后背上了看不见却极有份量的十字架,一个为了赎罪去做了小儿科的医生,并娶了一个怀着别人孩子的可怜的女人,一个背负着心理上极大的压力而患上了偷窃瘾,认为自己“只配吃偷来的东西”并多次想要自杀。而两个人当时“害怕被发现后会被迫分手”的初衷也无法达到,懵懂纯粹的爱情随着婴儿一起被杀死并掩埋。

文中有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犯了罪的人,不可能有一个合适的方法让犯人能够赎罪。”

有的人,你以为他被法律惩罚了,其实他并不以为然。而有的人看似逃脱在了法律之外,但也许他反而能够在极大的歉疚与懊悔中自我惩罚、反省,甚至是补偿,对受害者家属或者是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一种补偿。这两种,哪一种才更具有意义呢?这也许是东野圭吾想让大家都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