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登基,正处于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启承转接时期。前朝留下的权臣当道、言路堵塞、内创累累的颓败局面,给他的施政带来很大阻力。在此情况下,他便想到开门纳谏,“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然而有“太上皇”乾隆当道,他的“抱负”难以施展。
这样的机会终于到来了。嘉庆四年(1799),一直握有实权的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帝。几天之后,他便下诏求言,号召臣僚建言进谏,帮助自己改进工作。
嘉庆的诏书一发,立即得到响应。不久,御史广兴和给事中广泰、王念孙等便相继上疏,弹劾权倾一时的大贪官和珅。嘉庆顺水推舟,立即进行查办,趁机扳倒了心腹之患和珅,为己除一政敌,为国家除一大害。对此,臣僚弹冠相庆,朝野拍手称快。
为了进一步表明广开言路的“诚意”,嘉庆又平反了乾隆时因直言获罪的曹锡宝案和尹壮图案,在社会上引起更大反响。这样一来,在嘉庆亲政的一段时间里,沉寂多年的言路忽然大开,上自言官重臣,下至地方官吏,皆能奉章上达,指陈朝政。嘉庆的形象,也因此得以提升。
然而随着言路的开放,各种各样的意见都涌了上来,很快便动摇了嘉庆纳谏的底线。因为嘉庆所需要的,只是那些合于己意的“正言”。而对那些批评自己的“逆耳之言”,他却十分反感。但为了表示自己“大度”,他还是忍而不究。毕竟这只是些无关宏旨的“妄言”,成不了大的气候,因此他鼓励官员继续大胆“鸣放”。
网络配图
对嘉庆玩弄的“阳谋”,许多人都未能识破。尤其一些涉世不深的知识分子,误认为遇上了“从善如流”的救世明主,施展才能的机会到了,于是便毫不留情地臧否朝政,无所顾忌地批评皇帝。结果却误入了嘉庆设下的纳谏“陷阱”,毁了自己的一生。这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洪亮吉一案。
洪亮吉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学者型官员,时任翰林院编修。他博学多才,精通经史,为人正直刚烈,尤喜谈论时政,对乾隆末年和嘉庆朝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有着清醒认识。尤其在《治平篇》《生计篇》等作品中,他对当时社会动荡的原因作了深刻分析,最早提出人口过快增长所带来社会隐患。
当嘉庆下诏求言时,他再也按捺不住以身许国、大展宏图的雄心壮志,立即写下了煌煌六千言的进言书,托军机大臣成亲王、吏部尚书朱珪和吏部右侍郎刘权之转奏皇帝。在进言书中,他措辞激烈地指出:当今朝政,欲励精图治而尚未尽法,权臣当国而尚未尽改;风俗则日趋卑下,赏罚则仍不严明,言路则似通未通,吏治则欲肃未肃…
他还批评说:“盖人材至今日,销(殆尽矣。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取进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这还不算,他进而一针见血地指斥嘉庆“自三四月以来,视朝稍晏,窃恐退朝之后,俳优近习之人,荧惑圣听者不少。”这意思是说,你这当皇帝的上班拖拖拉拉,莫非是被身边的宠臣、戏子给迷住了吧!
网络配图
尽管洪亮吉对朝政的批评多为切中时弊之言,于国于民,其情也深,其心也诚。但这却违背了嘉庆的“圣意”,大伤了他的“自尊”。他看后大为震怒,指斥洪亮吉“诽谤朝政”,“以小臣妄测高深,意存轩轾,狂谬已极”,(同上)下令将洪亮吉革职查办,交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审讯。
刑部以大不敬律判处洪亮吉斩决。后因朱珪等大臣求情,洪亮吉才免于一死,改为充军伊犁。但就在洪亮吉充军百日后,天遇大旱,嘉庆求雨不成,认为这是自己做了错事得罪了上天,于是下令“清狱囚,释久戍”,洪亮吉也因此得到赦免,但仍令其返回原籍,接受监督改造。他那顶“罪犯”帽子,始终未能摘掉。
洪亮吉直言被黜,揭穿了嘉庆“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虚伪面纱,也让人们认清了他的“纳谏”骗局。从此,刚刚开通的言路复又堵塞了,言官们都噤若寒蝉,很少有人再冒着风险去尽“讽谏劝诫,风宪纠举”之责,更没人敢再给皇帝提意见。
一些本该查办的大案,也无人出面去查。这种万马齐喑的政治局面,显然很不利于嘉庆的统治,于是他又撰写了《谏臣诫》,劝诫言官们“效学朱云、魏征之劲节,立志公正,不畏权要,见坏法乱纪之事,直进弹章”,“洗心涤虑,长存以言事君之诚,尽摒取巧谋利之伪,做天子之耳目,为朝廷之腹心。”
网络配图
然而,官员们早已被他出尔反尔的“阳谋”整怕了,谁还肯再相信这些骗人的鬼话?嘉庆自挖陷阱,最终还是自食其恶果。
嘉庆的虚伪纳谏,也给后世留下了很坏的影响。在当代发生的“引蛇出洞”的政治运动中,从数十万知识分子因直言而遭受迫害的悲惨命运里,我们似乎仍能看到嘉庆幽灵的闪现和他的故技的传承。历史,虽有不同的人在导演,有时结局却惊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