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辛弃疾,大家都知道他是南宋时的爱国词人。文学史上,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词人,并称“苏辛”。与苏轼“左牵黄、右擎苍”的文学想象迥异,辛弃疾的豪放是真的豪放。说辛弃疾是个文化人,却又武艺高强,能于万马军中取上将人头;说他爱国,却又桀骜不驯,属于“管控对象”;说是隐士,却又不甘寂寞,座中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南宋朝廷虽然对辛弃疾的军事才能有所了解,却不大用,只是偶尔命他平灭内乱。
淳熙二年(1175),赖文政领导的茶商起义,一度攻城陷地,数败官军。辛弃疾临危受命,六月出任江西提点刑狱,闰九月即诱杀赖文政,平定义军。此后,辛弃疾历任州郡长官或一路监司,每到一处政绩卓著,然而却也饱受非议。
无论是缉捕寇盗还是赈济灾民,辛弃疾心存菩萨之仁,用的却是霹雳手段,因此落了个“好杀”的名。据史料记载,在担任湖北安抚使时,辛弃疾“得贼则杀,不复穷竟,奸盗屏迹”。虽然乱世须用重典,但如此一来势必会有冤假错案,以致贻人口实。
淳熙八年,辛弃疾改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江右大饥,辛弃疾负责救荒。为警告那些屯积居奇的奸商,刚到地方即张榜通衢——闭籴者配,强籴者斩!
辛弃疾如此为官,与其他官员的宽忍懦弱显得格格不入,不招人待见也是情理之事。每次的任命,都有官员跳出来反对,甚至有人称其为“杀人魔王”。
一次,辛弃疾用商船贩运当时明令禁止的军用物资牛皮,经过南康军时,被担任地方官的大儒朱熹人赃并获。辛弃疾立即作书朱熹,称是“军中收买”。朱熹虽然觉得此事可疑,却也只好放行。
史称辛弃疾“用钱如泥沙”,相信不是空穴来风。辛弃疾花钱确实是大手笔,任浙东帅时为好友刘过饯行,一出手就是一千缗。知道陆游穷困潦倒,又出钱出力张罗着替他修盖新房。被弹劾罢官,辛弃疾在江西上饶大兴土木,建起了一处豪宅——“稼轩”。朱熹见了他的宅院,都惊叹其豪奢。辛弃疾既不是官二代、更不是富二代,如果仅凭正当合法收入,花钱哪能如此大手大脚?
即便无法坐实辛弃疾贪污的罪,但说他大量财产来历不明应该不会有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有许多争议,时人仍认为辛弃疾有周瑜、谢安之才干。只可惜宋廷不能人尽其用,他的人生有大半时间是在赋闲。与其同时代的理学名臣朱熹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褒扬“辛弃疾颇谙晓兵事”,“辛幼安亦是个人才,岂有使不得之理”,“辛幼安亦是一帅材”……
一个“亦”字,颇堪玩味。
对此,康熙皇帝感慨道:“君子观弃疾之事,不可谓宋无人矣,特患高宗不能驾驭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