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在生死存亡时选择“逃跑”的历史大人物们

2020年11月21日12:09:40

  逃跑或者留下,的确是一个问题。因为跑实在是因活下去的欲望,而留下却也真的是要获得死去的尊严。实际上,千钧一发之间,似乎来不及多想,跑吧,于是赶紧夹着尾巴,走人。

  最早记载逃跑的著名事件算得上伍子胥了。父亲伍奢是太子建的老师,太子建被费无忌陷害,伍子胥一家也跟着受到牵连,伍奢和伍尚被杀,伍子胥开始了逃亡之路。伍子胥本意逃亡吴国,无奈路途遥远,只好先投奔宋国的太子建,后因内乱奔郑。在郑国,闲来无事的太子建竟然动起了推翻郑定公的念头,定公知晓后,气恼万分,杀掉了参与谋逆的晋国大夫中行寅和太子建,伍子胥只好带着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逃到了吴国。到了吴国,吴王僚刚刚执政,公子光不满地位,伍子胥为完成自己的复仇计划,帮助公子光也就是后来吴王阖闾夺得了王位。完成了逃跑中的最辉煌的壮举。只是到了吴王夫差执政后,伍子胥又开始犯糊涂,最终被夫差杀掉。为他的人生划上了句号。

  接下来就是楚昭王了。风水轮流转,当年追的伍子胥仓皇而逃的楚国,因宠信囊瓦而致灭国的楚昭王被反过来被伍子胥追赶,好不容易带着妹妹季芈和少量随从惊慌失措离了国都,逃到云梦泽,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遭遇强盗,丢空了自己所有的财物,才最终逃得一命。他只能去投奔一个人,那就是斗成然的儿子斗辛,然而有杀父之仇的斗怀却决然决定复仇,楚昭王必须为自己父亲所做的错事付出代价。楚昭王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他再次在斗辛和其弟斗巢的护卫下逃往了随国。路遇大河,有着舟船的大夫蓝尹亹不肯摆渡亡国之君,这让楚昭王实在窝心。好在不久以后来了一个渔夫,见钱眼开,最终把他载过了河。随侯收留了楚昭王,难民们也蜂拥而来。这可好,吴军在伍子胥的带领下也赶到了,他们执意要楚昭王,随国是小国,左右为难,这时候,终于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的名字叫子期,这个容貌有几分与楚昭王相似的臣子,决定舍生取义。躲在帐子后面大气也不敢出的楚昭王这时候该是多么的感激涕零呀。

  吴国还没来得及让喜悦充满整个战国时代的宏图伟业,越国就已经悄无声息完成了一次一次的谋划,最终吴王夫差终于死在了会稽山那片曾经的繁华中,而吴国的谋臣范蠡也很知趣地退出了历史,他把自己隐匿在一片绿水青山中,从此世间多了一个商人,他的名字叫陶朱公。

  秦末,刘邦荥阳之战中,一败涂地,刘邦连忙逃走,逃走中好多次假模假式地推后来的惠帝下车,赢得了手下的信任。后来三国中的刘备更是把这点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刘备因为战败,只好带着手下一行人赶紧逃走,其间,刘禅(后来的阿斗)被刘备多次推下车子,赵云在跟前紧随其后几次三番抱阿斗上车,最终逃出包围的刘备立刻把阿斗扔下去,口中称说:为你这兔崽子,险些毁了我一员大将呀!赵云在场,心下肯定是稀里哗啦哦!

  曹操刺杀董卓未果,一路奔走,与陈宫跌跌撞撞逃到了吕伯奢家,吕伯奢一家竭力招呼客人,未料一场突如其来的误会让曹操最终对吕伯奢一家痛下杀手,连陈宫也有些看不下去了。曹操却直接说出了那句惊骇世俗的话语: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可叫天下人负我。陈宫只能在瞠目结舌中与曹操分道扬镳。

  魏晋时期,符坚号称百万雄师,弹压东晋弹丸小国,自负的符坚没有了扪虱而谈的王猛的辅佐,他已经膨胀到了无法自制的程度。结果威势炎炎的符坚兵败如山倒,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是留给他的世界的最后一抹色彩。

  南北朝时期,白马将军陈庆之曾经创造了灿烂的个人神话,带领几千兵马,转战几千公里,护送元灏归魏。然而世事无常,转眼之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淹没了白马战旗曾经的荣耀,他只能逃窜,甚至于伪装成和尚,才最终回到自己的母国——梁朝。

  明代唐寅,当试图谋逆的宁王找上门来的时候,一生颠沛,不甘心做别人棋子的唐伯虎选择了装疯卖傻,最终逃过了宁王等一干人的眼睛,他得以最终逃离再次身陷囹圄的险境。

  清朝末年,面对戊戌变法的失败,康有为、梁启超已经开始为逃跑做好万全准备的时候,谭嗣同,这位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铮铮男儿,坚定地选择流血牺牲,期望用自己的血渍惊醒世人。而面对袁世凯称帝,素来受袁世凯恩宠的蔡松坡(蔡锷)选择了逃走,并且最终在云南起事,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让袁世凯在一片骂声中最终黯然退场。

  多年以后,有一位作者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这是奴隶所幻想的脱离苦海的惟一的好方法,“剑侠”盼不到,最自在的惟此而已。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这算得上是为逃走所做的最完备的注解了。这个人是鲁迅,据说他是国民党暗杀黑名单上的第一人。他曾写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但他依然想要逃走,那么急切,那么自然,那么智慧绝伦。

  我欣赏这样的一份从容,即使是逃走,也该需要一个理由,中国历来就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教训,那么面对形形色色逃走者,我们也该用这一条去一一对应。只不过,逃走或者留下,在很多人看来实际上就是和哈姆雷特的生死之问一样,总会是一个千年纠结的话题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