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能成为文化和科学荒漠的原因是什么?

2020年07月21日10:04:58

清朝为何成为“文化和科学荒漠”?乾隆的文字狱是最大原因,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他文韬武略堪比唐宗宋祖。他在巡视长城的时候,拒绝了官员修缮长城的请求,他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康熙的意思是:清朝不修长城是因为朝廷以德治国,民心归附,所以不用修。那么清朝真的不修长城吗?

不,清朝也修了一条"长城":文字狱。文字狱的起源:汉唐基本没有文字狱

文字狱实际上不是清朝首创的,而是西汉创造的。西汉大臣杨恽因《报孙会宗书》中的文字触怒汉宣帝而遭腰斩以后,中国就产生了文字狱。但仅此一例。而在隋唐时期,完全没有文字狱。

而苏轼也曾因为“乌台诗案”差点被诛杀,可见宋朝也没想象中那么仁慈。明朝的文字狱主要是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朱棣。

宋高宗时代是宋朝文字狱最多的时代,而宋朝的文字狱的数量仅次于清朝。

元朝入主中原,不知道是不是文化程度低的问题,没什么文字狱。但在清朝就特别严重。因为满清一百万人口入住中原,文化和人口的不自信导致清朝200多年都在抑制汉人的发展。而且,清朝的祖先是曾经明朝的臣子,这点清朝讳莫如深,汉人“夷夏之防”未变。为了便于统治,文字狱就成了最好的方法。清朝文字狱的开端,起于顺治四年。

顺治帝施文字狱7次,康熙帝施文字狱20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狱20多次,乾隆帝施文字狱130多次。顺治四年,广东和尚函可携带记述抗清志士的书籍被查获,他被严刑拷打一年,并流放沈阳,开启了文字狱。

康熙初年的“明史案”和《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就关联很深。

从此诞生了清朝言论检查制度,清朝人的“言论自由之人权”由此大倒退。

康熙皇帝喜欢把人流放宁古塔清朝的第一条“长城”:大兴文字狱

乾隆自诩为“一代仁君”,但可笑的是他施文字狱130多次,比历朝历代文字狱的总和还多。中国史学家顾颉刚评价:“清代三百年,文献不存,文字狱祸尚有可以考见者乎?曰:有之,然其严酷莫甚于清初。”

乾隆帝弘历对凡是涉及思想,历史,政治,以及民族问题的书籍统统销毁,当然也在意料之中,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大量纯粹的科学,技术,经济方面的书籍也赫然在目。还有乾隆的父亲雍正的作品《大义觉迷录》以及曾祖父顺治的作品也在禁毁之列。甚至官员拍马屁,没拍对,也会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