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关羽死亡的真相 关羽真的死在刘备和诸葛亮手里吗

2020年08月05日23:35:03

今天情缘阅读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羽之死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关羽之死,很多人都会觉得非常可惜了,关羽被后世称为武圣,自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然而关羽看起来是死在了孙权的手上,但是有很多人认为,他其实是死在了刘备和诸葛亮的手上,是他们借刀杀人了。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关羽之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真相吗?

1.刘备可能没想过出兵

三国里许多悬案,“关羽失荆州”应该是最出名的一出。当然,“失荆州”本身在史上并没有太多的疑议:曹、孙双方心照不宣地搞了场临时军事联盟,暗地里给关羽下了黑手。可问题在于,襄樊战役是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打响的,覆亡的时间是在次年一月,战期大概持续了有半年时间。可在此期间,刘备竟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驰援,这似乎不合逻辑啊?

或者,刘备根本就没想过出兵。

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民国时期的史学家章太炎,他原话是这样的:“(关羽)临沮之败,葛氏(诸葛亮)不以一卒往援,昧者讥其无远略,而或解以败问之未通。关羽,世之虎臣,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以厌人心,不除则易世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以陨关羽之命”。

章太炎的意思很明显了,就是孔明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理由大概就是其尾大不掉。当然,这个“阴谋论”在现代也还挺流行,也一直有人在讨论。值得一提的是,章太炎这人虽然博学,但治学上有个特点,时人总结成三个字:“疯、癫、狂”。说是三个字,其实意思差不多,就是“一点正经都没有”。他说这话,按现在营销学讲,就是博关注、博眼球。在这点上,就连章太炎自己后来都有解释,这个观点其实是瞎掰的,心血来潮胡说。

但观点终究是提出来了,我们也可以谈一谈,孔明究竟真有干过这事?查查相关史料,似乎也有动机。为何?因为关羽这人有个特点,就是傲慢,《三国志》有记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而诸葛亮,作为刘备阵营里士大夫的代表人物,自然没少遭关羽白眼,这在《三国志》也有记载:“(刘备)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

这样看来,两人确实是有矛盾的,可真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了吗?我们再来搬出一段史料,就很清楚了。事件背景时间,大概是在刘备自立汉中王的时候。皇叔这人啦,一辈子奔波,事业终于达到巅峰,就连曾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的马超也慕名前来投诚。马超来投诚,这是好事情啦,但远在荆州的关羽有意见了,可能觉得他威胁到了自己在武将系里“一哥”的江湖地位,于是诸葛亮给了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如下:“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注意了!关羽此时的反应:“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看得出来,关羽对于孔明态度的转变:初出茅庐时是不屑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觉得孔明确实是很有水平的人。因此,收到孔明书信,才会“大悦”,很高兴,“以示宾客”,表明自己的战略水平是得到孔明认可的。能让不可一世的关羽有这样的举动,说明他对孔明还是很敬重的(这感觉,有点像小屁孩被幼稚园阿姨表扬了,给了小红花,得意啊。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曹阿瞒同志为了收买关羽,香车美女没日没夜地送,可关二爷根本懒得搭理)。至少,他们的矛盾远未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这是其一。

2.诸葛亮为何想杀关羽

其二,孔明的成名作是什么?《隆中对》!《隆中对》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兴复汉室!而荆州的战略地位非同小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守荆州的理想上将,自然是关羽。孔明是不会因为和关羽有私人恩怨,而放任国事不顾。这不是孔明的风格,他也不会自己打脸,推翻《隆中对》。

其三,即便孔明有诛关羽之心,真能说服刘备就范吗?

恐怕不能!刘备这人,在《三国演义》好像成天哭哭啼啼的,对军师言听计从,但在正史里,可是一个相当有主见和韧性的人(“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而且,刘备对孔明的人品也是相当认可的,否则,也就没有后来的白帝城托孤。因此,孔明不可能将“诛杀关羽”这个议题搬上台面的,即便有,也决计不可能影响刘备的决定。当然,这话可以反过来讲,如要真要借刀杀关羽,主谋只可能是一人:刘备自己!

那么,刘备真有动机除掉关羽吗?刚才说了,关羽这人恃才傲物,甚至有的时候,也不太给刘备面子,比如在马超、黄忠的使用问题上,关羽都是有意见的,也放出了一些不太和谐的话。但仅凭这些,刘备就要除掉“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亲密战友吗?这在情感上似乎无法接受,也和刘备一直推崇的“以仁为本”理念相孛。况且,当时天下未定,头号敌人是曹魏政权,即便刘备对关羽心怀不满,也绝对不会做出自断臂膀的蠢事。

因此,若刘备真要痛下杀手,恐怕另有原因。什么原因?立储除强!也就是给他的宝贝儿子刘禅铺平道路。刘禅是谁?阿斗!现在看到谁傻不啦叽的,都会骂句“阿斗”,也就是白痴的意思。刘禅真是白痴吗?其实现在看来,应该还是可以保留意见的。但有一点应该是公认的:阿斗这哥们“看起来很傻”。或者说,是弱势的。

如此看来,似乎就有动机了:“易世之后终难制御的人,除之”。那么,关羽的态度又是怎样呢?关羽的意见是:“螟蛉之子,不可僭立。”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螟蛉子”,指的是刘备的干儿子刘封(也可以是刘备集团法定的继承候选人)。这刘封当时的处境,其实蛮微妙的,年长是优势,劣势也明显,非亲生的。因此,在立储这件事上,当时实际上是分阵营的,这点,我们可以从孟达的话找答案,“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三国志》。可见,刘备在立刘禅为太子这个问题上,还是顶住了一定压力的。但是,对于这个敏感问题,关羽没有站错队,也很明确地表明了态度(当然,这件事情的直接后果就是关羽兵败请援之时,刘封喝着“咖啡”袖手旁观)!

3.刘备为何没有早点起兵

因此,对于关羽,刘备肯定是放心的。那么,我们禁不住反问:“那刘备孔明为何要借刀杀关羽”?根本没有动机嘛。

可问题又来了,动机虽然没有,但事实摆在那儿,为何近半年时间,迟迟未对关羽兵团丝毫援助呢?

当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时虽然没有微信微博,关羽没办法@刘备,说道:“大哥,老二我被孙权那家伙给黑了,速救!”

但似乎又不太对。当时驿站系统其实还是比较成熟的,情报即便滞后,但也不可能毫不知情。而且,孙权在黑了关羽的时候,顺便还把刘备一些外围的地盘给吃了,逃回来的官员应该也有反馈。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刘备反应迟钝呢?

原因其实简单,刘备当时的头号敌人是谁?曹操!况且,刘备、曹操在汉中刚打了一架,军队需要一定的休养。至于荆州这个地盘,本来也是有争议的,孙权也要了好几回,都被刘备找理由给搁置了。因此,孙权的小动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之于关羽,刘备大概也做了坏的打算:荆州这城能守住最好,守不住,回来再说。也就说,刘备认为暂时没有必要和孙权全面翻脸。翻脸,就意味着同盟瓦解,再也无力北伐中原。

刘备的想法有没错?应该没错!只是过于乐观了,对形势的预估产生了偏差:认为关羽即便战败,也能全身而退,即便为孙权所获,也能保全性命!如何说?孙权完全可以拿关羽人头作为筹码,和刘备和平签订荆州“转让协议”,然后合张影,同盟照做。当然,刘备高估了关羽的运气,也高估了孙权的人品:关羽直接被孙权斩首了!直到这个时候,刘备才恍然大悟,转而大怒,彻底翻了脸,才有了后来的夷陵之战。

只是,刘备翻脸翻地太迟,此前还一直对孙权抱有幻想,最后导致关羽败亡,毁了汉室气数,可惜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