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东征到底对不对?东征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情缘阅读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隋朝是历史上一个非常短暂的王朝,隋文帝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将隋朝治理得井井有条,隋炀帝上位五年隋朝就已经进入了巅峰时期,但是在大业八年之后隋朝的国力开始由盛转衰,并且一路走向失败。那么问题来了,隋炀帝东征到底对不对?隋炀帝东征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些问题。
东征的时代背景
网络上有很多人都说隋炀帝应该再等等,等国力强大之后再东征高句丽。对此小编只想说隋炀帝应该等几千年,等发明原子弹之后直接用原子弹轰高句丽。
可能吗?不可能!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而王朝的寿命也是有限的,隋炀帝根本就等不了。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不知前因后果,不妄加评价”,历史也是这样,在不了解时代背景的情况下妄下结论就是赤裸裸的耍流氓。我们在分析东征的原因时一定要加入时代背景,不然就很容易被误导。隋炀帝东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分别为:地缘政治、国力强盛、边境压力的减小。
地缘政治
受制于400等毫米降水线的影响,农耕民族从黄河流域一直辐射至北疆,但是始终不能再向北前进一步,浅层次原因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抵抗,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降水量的减少导致北疆的土壤并不适合农耕。因此400等毫米降水线就成了老天划分的边疆界限,降水线北边就是游牧民族,而南边就是农耕民族。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战争打了两千多年,汉与匈奴、隋唐与突厥、明与瓦剌,千百来年民族还是那个民族,只不过称呼变了而已。
当北方的游牧民族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时势必会给农耕民族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农耕民族尽可能的避免北方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汉朝分裂匈奴、隋朝分裂突厥,这些都是最明显的代表。隋朝强大之后就通过金钱和刀兵将突厥分裂,但是周围的吐谷浑、高句丽、东突厥、西突厥、契丹等政权仍旧威胁着边境。如果他们仍旧是分裂状态,那么隋朝还可以逐个击破,但是这一问题在隋炀帝时期发生了重大改变。大业三年,隋炀帝巡幸突厥可汗牙帐时发现了高句丽的使者。高句丽使者访问突厥可汗,这就表明了高句丽和突厥是存在着邦交关系,甚至存在着军事同盟关系。
结合历史看,在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就已经和柔然等部落有着军事合作关系,而且高句丽曾经支持南朝北伐。南朝北伐跟高句丽有什么关系?是友情吗?是爱情吗?都不是,高句丽能支持南朝北伐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利益!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向南朝输送战马来换取真金白银,并且意图北朝的河西之地。隋朝统一之后高句丽并没有放弃谋取河西之地的念头,仍旧小动作不断。开皇十七年隋文帝赐高丽王玺书,其中就提到了禁止高句丽“驱逼靺鞨,固禁契丹”否则就出兵讨伐。高丽不听劝阻,并且在开皇十八年的时候带着靺鞨部落的人侵犯辽西。隋文帝大怒,派杨谅率领大军讨伐高句丽,但是因为隋军犯瘟疫而高句丽也趁势服软,所以才停止兵戈。
所以当高句丽的使者出现在突厥时,隋炀帝十分敏感,因为他意识到了高句丽谋取河西之心不死。高句丽谋取河西之心不死,而突厥又和隋朝有大仇,万一这两个政权合伙南下,那么河西之地不保。隋朝首都在陕西,一旦发生战事那么非常不利于隋朝,因此隋炀帝决定在高句丽和突厥伙同犯境之前解决其中的一个。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出现过,汉朝为了避免匈奴和羌族伙同犯境打通了河西走廊,彻底将这两大阵营分开。受制于地形地势北伐突厥希望渺茫,杨广决定东征高句丽。
国力强盛
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隋炀帝东征也是一样的,当东征的战略确定下来之后隋炀帝就开始筹备东征。大家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东征是一场浩大的工程,所需要的粮草不计其数,这是需要经过长期准备的。因此从隋文帝东征之后隋朝就开始备战,一直到大业五年的时候隋朝对高句丽的态度开始转变。因为大业五年的时候隋朝进入了巅峰时期,史书评价:“隋氏之盛,极于此矣”。大业五年是杨广一生中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杨广继承父业不断得促进帝国的繁荣,而在此之后隋炀帝开始备战高句丽。
在这里我们要说两件事,其一就是营建东都,首先隋朝时期人口增长非常快,关中的粮食已经养不活那么多人了,遇到荒年皇帝都要去洛阳就食,为了避免百姓饿死隋文帝就有意东迁,但是因为事情太多了所以就耽误了,而这一任务就教给杨广了。杨广继位之后就开始着手营建东都洛阳,粮食问题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句丽越来越不安分了。河北边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加强对河北的控制,迁都势在必行。
其二就是开凿大运河,东征后勤压力非常大,所以要提前备战。大运河可以把南方的粮食直接运到河北涿郡,而涿郡距离高句丽进了很多,后勤压力减轻不少,此举是要避免战争因为后勤补给问题而失败。当大运河凿通之后隋炀帝乘坐龙舟直接通到涿郡,七天之后直接下开战诏书,很明显这条运河就是为了开战而修,根本就不是为玩乐而修。战略目标决定打谁,而国力强盛决定什么时候打,此时两者条件都成熟了,那么开战就是最合适不过的。当然也有人说可以等国力缓和一下再打,毕竟刚修了大运河。但是我要告诉你第三个东征原因,那就是外部压力的影响。
外部压力的影响
首先隋朝东征高句丽一定要避免其他政权摘桃子,因为隋朝大军都在东征,那么西北的吐谷浑很有可能突袭陕西,而且突厥也有可能营救高句丽,双方联手举歼隋军主力。如果不处理好对吐谷浑、突厥之间的关系,那么势必会成为掣肘之患。于是隋炀帝开始多次巡幸突厥牙帐,分裂了东、西突厥的关系。而且还联合西突厥攻打吐谷浑,在双方的联手下吐谷浑灭亡,隋朝西北边境的压力骤降。之后又将西突厥一分为三,可以说西北方向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此时的外部压力十分小,如果不抓住时机,那么等高句丽与东突厥联手,就会十分棘手。因此隋炀帝决定快刀斩乱麻,开始东征。在当时来看东征是对的,只不过东征失败导致我们对东征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三征高句丽
大业六年,隋炀帝开始征讨高句丽。
大业七年,隋炀帝开始让工匠打造战船,因为工期紧所以昼夜施工,导致工匠死了三分之一的人。之后隋炀帝调兵遣将,凑了一百多万人来东征。但是韩国史料《高丽古记》记载:隋炀帝以大业八年领二十万兵,渡海来征。这两者之间数字相差太大,原因只有两种,一种就是隋炀帝百万大军的说法可能掺水,另一种就是派重兵防止突厥偷袭。因此史学界也有一些人认为隋炀帝第一次东征可能带了百万大军,但是真正参加东征的人应该在三十万之间,其他人有可能是负责后勤工作也有可能负责防卫突厥。
第一次东征
大业八年三月,隋军抵达辽河,并且开始东征。
隋炀帝下令兵分三路,任何一路有军事行动都要通报,不允许为了抢功而孤军深入。而且此次行为是吊民伐罪,一旦高句丽投降就不准大肆杀戮。
之后隋军包围了辽东城,守城士兵声称投降,隋军不敢擅自定夺所以请隋炀帝定夺。这一来一去耗费了大量时间,而这种情况不止一次出现,导致隋军一个多月都没有攻下辽东城。
来护儿率领水军进攻的时候并没有等到其他水师会合就孤军深入,导致水军大败。
宇文术率领九军攻打平壤,但是在返回的路上遭到了高句丽的追击,导致九军败退至鸭绿水。
三军不顺导致第一次东征失败,而与此同时国内爆发了农民起义,隋炀帝赶忙派兵镇压。
第二次东征
大业九年隋炀帝开始第二次东征,这一次死磕辽东城二十多天,伤亡惨重但是并没有进展。
而与此同时国内爆发了杨玄感叛乱,隋炀帝分析利弊之后决定放弃东征回国平叛。高句丽趁势追杀,导致隋军殿后部队损失惨重。
第三次东征
大业十年隋炀帝开始第三次东征,高句丽国王感觉人困马乏,所以就选择投降了。来护儿虽然主张继续进攻,但是隋炀帝决定退兵。之后高句丽再次反叛,杨广又开始谋划在此东征,只不过没有成功就已经死了。
东征分析
其实第二次东征和第三次东征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在国内意见那么大的情况下就不应该东征,但是自负的杨广还是选择了东征。第二次杨玄感叛乱导致隋炀帝撤退,而第三次隋炀帝撤兵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国内压力太大了,所以见好就收。高句丽多年积攒的老本在第一次东征时就已经耗得差不多了,如果隋炀帝在第二次、第三次东征的时候坚持攻打高句丽,那么他也有可能成功。但是国内的矛盾不支持他东征了,他必须赶紧带兵回去镇压那些野心家以及农民叛乱。纵观隋炀帝东征,他主要过错就在第一次东征,如果第一次东征没有失败那么也不会有那么多事。为什么第一次东征会失败?我们分析一下原因。
1: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隋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严重,在当时主要分两个阵营,其一就是以八柱国为首的关陇贵族,其二就是以兰陵萧氏为首的江南士族。隋朝靠关陇贵族而统一天下,但是历朝历代统一天下之后都会裁军,然后大力改善民生,隋朝也也不例外,一方面打压关陇贵族另一方面颁布科举制,重用江南士族。隋炀帝上位之后这种情况更严重,因为隋炀帝的妻子出身于兰陵萧氏。 在这种情况下关陇武人集团与江南士族集团的矛盾越来越大,来护儿孤军深入就是想要抢占功劳,最终导致水师大败。隋炀帝为什么下令三军任何军事行动都要汇报?其目的就是担心将军会因为抢功而导致失败,但最终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之后杨玄感的叛乱也是一个代表,官僚阶级的矛盾激化到要用战争来解决,可见隋朝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有多深。
2:将军受到掣肘
隋炀帝禁止将军擅自行动,并且在高句丽投降之后不准将军用兵,这就导致了包围辽东城二十多天都没有攻下辽东城。很多时间都浪费在前线报信给隋炀帝身上了,而高句丽一会投降,一会开战,对隋军的缺点拿捏得十分准。在这种情况下将军的自我发挥受到了严重掣肘,而长期陷入战争泥潭导致后勤压力越来越大,而后勤的压力终究还是要转移到百姓的赋税身上。因此长期的战争导致百姓的不满,国内爆发了农民起义。
至于对高句丽了解不详细以及将军的战术失败已经算次要原因了,自古以来战争多数都是输在庙堂之上,统治阶级的矛盾不能妥善解决就会导致官僚阶级的分裂。长期陷入战争泥潭势必会给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样这个压力也在百姓身上。长此以往必定会导致农民起义军的出现,而隋军两线作战只会加速自己的死亡,只能放弃东征选择镇压农民起义。
总结
基于复杂的情况,东征并没有错。但是东征的失败改变了我们对东征的看法,认为隋朝东征是不理智的。隋炀帝在战略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战术以及政策上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当国内百姓都反对东征的情况下仍旧强行发动第二次东征,这无异于作死。李世民东征也失败过,但是李世民能很好的吸收教训,然后伺机东征。这就是两个人的区别,同样的事情但是不同的结果。隋朝的东征影响非常大,直接导致隋朝灭亡,杨广被杀。唐朝的皇帝也拿隋炀帝做反面典型,每当皇帝要御驾亲征或者大兴土木的时候大臣都会拿隋炀帝说事,这也算隋炀帝的一个间接警示的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