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南北榜事件朱元璋为何会偏心北方人呢的读者,下面情缘阅读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朝朱元璋时期,发生了南北榜争案,在南北榜争案后,实行了南北分卷取士。起因是洪武年间一次科举取士之后,录用的五十一名进士都是南方举人,北方举人无一不中,引起了满朝哗然,朱元璋更是震怒,他认为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进行科场舞弊,经过复查之后,榜单维持原样,于是又有人上疏,说复审官张信和主考官刘三吾勾结,朱元璋一听大怒,将张信与刘三吾处死,并亲自阅卷,最后选中了六十一名进士,全都是北方人。
按理来说,谁也不敢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收贿作弊,难道觉得脑袋上的脖子挂得太牢了吗?复审官也是,难道胆敢在朱元璋有所怀疑的时候明目张胆地说谎吗?谁也没有那个胆子。真实的原因是,南方人考得的确比北方人好。这是由当时的环境所决定的,北方作为元朝首都定都的地方,在元末农民起义之时,受到的荼毒最深,连年战乱,早就破坏了读书环境,而南方受到战乱的影响较小,读书成绩好,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朱元璋是自学成材的,他最讨厌别人欺骗他,他的性格就是喜欢将所有东西都抓在手中,他自学成材,实力也很强,不可能区分不出南北卷的实力,而且清一色的都是北方人,先是全都是南方人,再来全都是北方人,哪里会有这样的巧合?
因此唯一的可能就是朱元璋在偏袒北方人。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偏心呢?首先从时间上来看,朱元璋灭掉元朝也才短短的时间,北方离边疆很近,有一些人仍然是忠于元朝的,这就产生了一种离心倾向。仅仅洪武年间,北方元朝的残余势力就对明朝发动了不下十次的反击,这对于北方人来说是一种强大的威慑,明朝刚刚站稳脚跟,不宜再出更多的事了。
元朝将人分成四等,蒙古、色目、汉人、南人,也就是说,汉人是处于南人之上的,有更多科举入仕的机会,而明初则不然,南方人几乎垄断了科举入仕的阶梯,独霸科举,而且这种现象日益严重,到最后竟然北方人无一中榜,这对于三年一次,日夜盼着科举翻身的北方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这次打击之后,会不会有许多入仕的人眼看毫无希望从此灰心丧气,不再科考?这些因素朱元璋都成为朱元璋担忧的一个问题。
相对于南方人,朱元璋为什么更担心北方,要拉拢北方士子?除了边境的因素之外,也有北方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想要夺天下者,必要定北方,很多王朝都是从北方往南攻取平定天下的,而朱元璋则是相反,先平定南方,再平定北方,而且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定都南京。定都的所在即意味着国家对哪一方面的控制力较大,定都南方,南方一旦有什么异动,凭借中央的统治力更好平定,但对北方的掌控力就不足了,朱元璋那么看重北方,不可能不注意到这点。
况且,人们都是在有希望的情况下才奋起,科举考试本身就已经十分艰辛,如果北方士子全都不中,等于丧失了希望,这种效应会导致北方求学之风更加衰弱,陷入恶性循环。明朝产生“南北分卷”并不是偶然,是依据当时的实情,实事求是想出来的转圜办法,直到宣宗时期才形成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