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建立时,为什么要向突厥称臣割地呢?

2020年07月23日14:59:07

今天情缘阅读小编给大家带来唐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首推汉朝、唐朝,但这两个朝代在建立初期都有过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汉高祖刘邦被困白登城,突围后向匈奴“和亲”;唐高祖李渊在起兵后,向突厥称臣纳贡,甚至还割让土地。唐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背后另有隐情,如果不这种的话,李渊很难成为皇帝!

事情是这样的,贞观四年,唐太宗李世民得到捷报,李靖取得阴山之战的胜利,活捉颉利可汗。李世民非常高兴,对身边的大臣讲了一番话,“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突厥强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颉利。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暂动偏师,无往不捷,单于稽颡,耻其雪乎!”

李世民这段话非常明确地指出,唐朝在建立初期,唐高祖李渊曾经向突厥称臣。事情还得从隋朝末年说起,当时李渊官拜太原留守,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于是他也想起兵,谋取江山。李渊起兵后,立即派自己心腹刘文静前往突厥。刘文静提出,“愿与可汗兵马同入京师,人众土地归唐公,财帛金宝入突厥”。

始毕可汗非常高兴,当即派遣大将康鞘利两千骑兵支援李渊。此后,李渊对突厥的始毕可汗“卑词厚礼”,同时还该旗易帜,“杂用绛白”,。这里解释一下,之所以用白旗,是因为突厥的旗帜为白色,这样做的目的是“以示突厥”。后来,李渊即位后,前后向突厥进献了不少财物。

武德元年,西秦霸王薛举大举进犯,唐军在浅水原之战中惨败。后来在突厥的协助下,唐朝才在第二次浅水原之战中,将西秦击败。但为了换取这场战争的胜利,唐朝将五原郡、榆林郡“送给”突厥,结果导致关中的门户洞开,突厥骑兵能够轻而易举地进入关中地区。

随着唐朝逐渐统一天下,与突厥的矛盾越来越激烈,突厥骑兵不断入侵关中,双方的关系最终破裂。武德九年,李世民继承皇位不久,突厥的颉利可汗居然率领十多万军队,直抵长安附近,李世民只得向其缴纳大量财物,达成“渭水之盟”。此后,李世民秣马厉兵,终于在四年后将其灭掉。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李渊为何要想突厥称臣纳贡呢?李世民的解释是“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颉利”,其实不然,李渊之所以向突厥称臣,是为了夺取天下!原来在李渊起兵前,刘武周在突厥的支持下,占据马邑,割据一方,窥伺晋阳。李渊意识到如果不向突厥称臣,那么自己的后方就回不安稳。

李渊曾对李世民说:“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今我来斯,是为天与;与而不取,祸将斯及。然历山飞不破,突厥不和,无以经邦济世矣。”也就是说,只有向突厥称臣,才能换取后方基地晋阳的安全,为进军关中换取条件。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李渊才向突厥称臣,否则他做不成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