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雍正为何设立军机处的读者,下面情缘阅读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清朝雍正在内阁之外,设立了军机处,这就是所谓的“南书房”。起初,皇帝为了保护军事机密,有许多事情不经内阁,直接有南书房军机处发出。后来变成了习惯,政府实际的重要政令,都在军机处,不在内阁。不过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也是由内阁大臣里挑选出来的,如果皇帝不到内阁办公处商量政事,就在军机处秘密商议。相当于皇帝找个几人商量国事。清朝吸取了明朝太监弄权的教训,所以直接把外面的大臣调入皇宫听从调遣。从理论上说,军机处仍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算不得朝廷大臣。
清代军机处向六部尚书大臣及各省督抚直接下命令,仍是皇帝拍板决定的。清代政府发命令叫“上谕”。上谕分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明发上谕都是比较不要紧的事情,比如皇帝巡幸、政府官员的升降等以及需要国内都知道的事情等。这种命令一般是内阁拟好,皇帝签发。寄信上谕是不经过内阁拟定,直接由军机处寄发给接受命令的人,命令只有接受命令的人知道,旁人不得而知。开始是为了保密,后来成了习惯,要紧的事情都采用这种形式。这种上谕由军机处拟定,皇帝签发后,加盖印章“办理军机处”。这个印章一盖,谁能不能看。比如有关财政经济问题,送给江苏巡抚,户部大臣都不能看。
在“办理军机处”的人叫军机大臣,名义上是大臣,其实就是皇帝的高级秘书。因为上谕只有拟定上谕的人和皇帝、接受上谕的人知道,基本上全国政治都成秘密了。好处是保证皇帝的权威,坏处是官员不知道朝廷的政策指向。
雍正皇帝比较勤政,除了自己追求,同这军机处设置有关。通过寄发上谕、私派特务这样的统治手段,雍正对全国官员的活动了如指掌,许多人的私生活他都掌握。一切奏章,都是雍正亲批,您说能不累吗?在清朝之前,外面送给皇帝的公事,先送给六部,六部筛选后,呈送皇帝;皇帝拿出的公事,六部也会先看到。等有了军机处,皇帝自己绕开六部,自己操纵国家关键事务,皇帝再能干也是有局限性的。加强了皇权,削弱了朝廷政府的权力,如果皇帝本身是庸才,那耽误的事情就很大了。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