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情缘阅读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昭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三国故事中“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趋势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三国从汉末分裂以来经过百余年,最终被晋国所统一。但是经常有人问,司马昭为何要先灭蜀、再灭魏、最后灭吴呢?
首先以史为鉴强调一点,司马氏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极有可能是先灭魏、再灭蜀、最后灭吴。但是正是有了一个意外的诞生,才改变了三国灭亡的顺序。
另外大家注意一点灭亡蜀汉的是曹魏政权而不是晋朝!哪怕当时司马氏已经掌控了曹魏朝政,但毕竟还是以曹魏为正统。然后我们再来分析以司马昭为代表的曹魏权臣为何要先灭亡蜀国而不是吴国?
其实仔细通读了史料《三国志》,甚至是通读了根据史料七真三假编辑的小说《三国演义》后,基本上都能得出为何先要攻击、灭亡蜀国:柿子要捡软的捏!以史为鉴跟大家分析一下当时的魏蜀吴三国局势,大家可以看看对不对。
一、司马昭的野望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后虽然没多久就病死了,但司马一族已经垄断了曹魏军政大权,司马氏明面上的接班人就是司马懿长子司马师。
但是司马师在平定叛乱的时候受到惊吓,半路上就死了。曹髦虽然是傀儡,但是却心有大志,在听见司马师死后,曹髦马上命令司马昭镇守武昌,要求尚书傅嘏率六军回京;要是司马昭真的这么做了,曹髦还真有机会翻盘成功,改变自己成为傀儡的局面。
可惜司马昭也明白,如果自己停留在武昌,指不定司马家就完了。于是司马昭自己亲自帅军昼夜回京!大军在手,司马昭很快稳定了局势,曹髦也再次成为傀儡。如果曹髦能认清自己傀儡的局面,如同汉献帝一般干脆早早禅让皇位给司马昭,自己还能活命。
但是曹髦不甘心之下,喊出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绝命语,打算拼死一搏,结果被司马昭部下所杀。
这件事打乱了司马昭按部就班称帝的步骤!虽然司马昭赶紧另立曹奂为帝,证明自己没有称帝野心,但是天下悠悠众口是堵不住的。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昭干脆打算用一项巨大的对外战争胜利来压下去杂音。
当时曹魏的敌人无外乎蜀汉和东吴!东吴因为诸葛诞的叛乱,双方刚刚交过手,看得出来东吴不但有长江天险,政局也还算稳定,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而蜀汉呢?诸葛亮死后蜀汉就没有啥名将,只有一个姜维还收到黄皓、费祎等内部官员的掣肘,怎么看都是一个软柿子。于是对蜀汉的战争就提上了日程。
二、蜀汉的忧虑
诸葛亮在隆中茅庐对话刘备的时候就提出了著名的战略规划《隆中对》,要求刘备占据益州、汉中,自己守住荆州,因为曹操势不可挡,所以先居于守势。等到曹操去世或者曹氏集团出现昏招的时候,益州、荆州两路一齐北伐,就可以定鼎中原了。
这个战略规划很清晰,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凤雏的死让诸葛亮离开荆州前往益州辅佐刘备;这也让荆州关羽逐渐坐大,最后在颠覆时刻被东吴偷袭,丢失了荆州,诸葛亮的战略规划断去一臂。所以诸葛亮知道益州一州之地无法同占据整个北方的曹魏和占据整个江南的东吴相比,只能殚精竭虑的用最少的粮食养活最大数量的百姓和士兵。并且不断的通过北伐试探曹魏的弱点及提升蜀汉的士气。
但是自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蜀汉再没有一个有如此战略眼光的丞相,蜀汉政权基本上都是自以为有崇山峻岭阻隔,万事大吉,虽然有一个姜维打算继承诸葛亮遗志,可惜内部全都是掣肘之人,根本无法集全部力量进行战略进攻。
当时的蜀汉没有良才、内政昏庸,很明显就是一个软柿子。对于此刻正要追求大量军功的司马昭来说再适合不过。
三、成本的比较
司马昭在甘露五年(景元元年,260年)杀了曹髦,立了曹奂;到了景元四年(263年)的时候,司马昭还在被人指责弑君,于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司马昭准备伐蜀。但是众所周知: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在任何时候,战争都是非常消耗国民财富的,司马昭于是在伐蜀和伐吴之间算了一笔账:如果打算伐吴,首先要建造战船,修通水路,光着两项就要耗资巨大,而且至少要发动十万人以上的劳役,干个大半年、一年多才能干完;而且南方潮湿,北方士兵水土不服,肯定会爆发瘟疫,之前曹魏多次伐吴都爆发了瘟疫不得不回就是例子。
但是如果攻占了蜀国,花三年时间休养生息,修整水军。三年后一支军队从巴蜀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一支军队渡过长江,水陆并进,东吴就可以很轻松的灭亡了。
而且蜀国地小人少,全国的士兵不过区区9万人,其中一半人还要守卫成都和其他城市,可战之兵不过五万,只要牵制住了姜维,占据了汉中,刘禅这种昏君必定投降!
帝将伐蜀,乃谋众曰:“自定寿春已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略计取吴,作战船,通水道,当用千余万功,此十万人百数十日事也。又南土下湿,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在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彼若婴城守险,兵势必散,首尾离绝。举大众以屠城,散锐卒以略野,剑阁不暇守险,关头不能自存。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晋书
可以看出司马昭这番想法是当时曹魏政权的一个战略规划,即:先乘着蜀汉内部昏庸,先灭蜀国;然后在蜀国旧地修整水军,三年后水陆并进再灭吴国!
虽然邓艾刚开始还不太愿意听司马昭的话,但是最后的结果证明司马昭的战略规划的确是正确的选择。
刘禅虽然还有机会,如果蜀军全力抵抗不投降,钟会被姜维忽悠以灭蜀大功割据自立,后果如何,还未可知。但是刘禅的投降让这一切都没了意义……这一战涌现出的邓艾、姜维、钟会等名将也全部死于灭蜀一役。
灭亡蜀国后,司马昭凭借灭国大功,压住了天下人,到了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死,儿子司马炎马上逼曹奂禅让,建立了晋朝,灭亡了魏国
司马炎后来也是根据司马昭的战略规划,顺利的灭亡了吴国,至此三国全部被晋所统一。
如果大家喜欢小编这篇文章的话,请多多关注情缘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