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情缘阅读小编给大家带来道光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作为清朝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道光皇帝绵宁无疑是幸运的。出身高贵,深受乾隆、嘉庆两代帝王厚爱;虽然生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早逝,但嘉庆皇帝将对爱妻的爱全部倾注到了绵宁身上,嘉庆亲政之初就将他的名字写入了秘密立储的诏书。生母早逝,可是嘉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将其视如己出,倍加疼爱;嘉庆皇帝驾崩以后,钮祜禄氏选择放弃自己的两位亲生子而力挺绵宁上位登基,让绵宁的登基之路有惊无险,平稳度过。
嘉庆皇帝虽然早在嘉庆四年便将绵宁秘密立为皇太子,可是嘉庆皇帝驾崩属于突然病逝,对于他死因的种种猜测,我们暂不讨论。但是让朝中众臣不知所措的是并没有找到嘉庆皇帝随身携带的传位诏书,在“正大光明”匾后也没找到诏书的踪迹。等到继位问题抛给当时的皇后孝和睿皇后的时候,令我们疑惑的是位居中宫,贵为皇后的钮祜禄氏为何大力支持绵宁而非自己的亲生儿子呢?让我们从正史缝隙中探寻蛛丝马迹,找到原因。
首先,跟随嘉庆皇帝前往承德避暑山庄的大臣们将皇位传承这样的国家大事抛给一个不能干预朝政的后宫皇后就是一个阴谋!为什么呢?因为没找到大行皇帝的立储诏书,所以大臣们谁也不知道那份诏书里面到底写着谁的名字,也就不能确定自己拥立的后继之君是不是大行皇帝的意愿。更重要的,随扈大臣们对于继位之君的选择关乎着大清王朝的命运和自己的性命。
如果选择绵宁是正确的,自己就是拥立新帝的功臣,可是孝和睿皇后还有两位皇子可以承继皇位,自己的选择无疑会得罪不管谁继位都会被尊为生母皇太后的孝和睿皇后;可是如果选择孝和睿皇后的亲生子,等到立储诏书重现人间,万一和诏书不符,那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所以随扈的大臣们断断不敢贸然行动,更不敢用自己全族的性命做赌注,于是奸诈的将这个问题踢给了当时拥有最高权力的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出身名门,贤惠聪敏,富有政治智慧,她当然懂得大臣们的意思,也知道这里面的利害关系。首先,让她来决定后继之君是有违祖制的;可是作为当时用于最高权势的皇后,她深知国不能一日无君,必须做出决断。所以,她必须做出正确选择才能堵住悠悠众口,才能在新君的支持下让所有人忽略掉自己干预朝政的罪过。自嘉庆二年便以皇贵妃身份统摄六宫的孝和睿皇后和嘉庆皇帝情意相通,深知嘉庆皇帝对于嫡长子绵宁的喜爱和寄予厚望,也知道那份找不到的诏书里面肯定就是绵宁的名字,所以拥立绵宁是孝和睿皇后必须的选择。
如果孝和睿皇后不选择绵宁呢?就孝和睿皇后当时的地位和威信,她绝对可以将自己的儿子推上皇位,可是朝中大臣们会不会信服?伴随嘉庆皇帝驾崩的绵宁和大臣们之所以将这个难题踢给自己,不就是担心将来诏书找到,万一自己的选择不符圣意就会引火烧身,遗臭万年吗!如果她选择自己的儿子,万一将来立储诏书被找到,自己不就身败名裂,留下千古骂名了吗?
可是,如果她选择绵宁这个非自己亲生的皇子呢?第一,就算绵宁并不是嘉庆皇帝的属意储君,自己也是大公无私,顾全大局下的选择,最起码不会背上扶持亲生子、罔顾圣意的罪名。第二,就当是众位皇子的具体情况,皇位的归属也就在绵宁和自己的所生的皇三子绵恺、皇四子绵忻中选择,就算自己选择绵宁是错误的,错失皇位的亲生子绵恺或者绵忻还能怎么着自己?自己还是唯我独尊的大清皇太后!
当然,这都是小编基于当时朝政局面、政治环境下的个人观点,孝和睿皇后对于绵宁的选择绝对是光明磊落、顾全大局,站在皇后之位上的正确选择。仅在一天以后,嘉庆皇帝秘密立储的诏书被找到,也证明了孝和睿皇后选择的正确性和对大清王朝的负责态度。绵宁在孝和睿皇后的支持下,得以承继皇位,是为道光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