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太宗十八学士之一的陆德明在儒学上的成就,百度上有比较详细的解绍。或许正是因为说得太详细了,反而让人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下面,我根据《旧唐书》中陆德明的传记简单的介绍一下他的生平。在儒学成就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做点介绍,可能说的不一定准确,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陆德明在《旧唐书 儒家传》中,是被提及的第二个人。他本人生活的年代,是从南朝入隋唐的。传记中说他在南朝陈太建年间,就在承光殿讲学问了。他死的年代是公元630年,贞观四年。也就是说,在贞观之初,他就去世了。
陆德明是苏州吴县人,一开始的时候,受学于周弘正。史书说他善言玄理。而周弘正的学问也传承自魏晋玄学。我们知道,魏晋时期,玄学大盛,也就是在王羲之那个时代,谈玄论道,成为一种社会风尚。玄学也就是所谓的三玄,《老子》《庄子》和《周易》,老庄是道家,《周易》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我个人觉得,玄学应该算是儒家在与道家在学术上的融合。周弘正的祖上是东晋光禄大夫周顗,有句俗话:“我不杀伯仁,伯仁为我而死”中的伯仁就是周顗。说这句话的人是王导。
王谢二族,是东晋两大族。当时王敦在外为将,王导在朝为官。有人说王敦谋反,王导带领家人向朝廷请罪。他请周顗为王家辩解。周虽然没有给王导明确的答复,但为却为王家说了不少好话。后来王敦回朝,把反对王家的人收拾了。这时,王导同样没有为周顗说好话。当周死了之后,王导看朝庭的奏章才发现周为王家说了不少好话,于是,才有了“我不杀伯仁”的话。周顗字伯仁,就是周弘正的九世祖。
在这里提起这段历史公案,是为了说明学术的传承,魏晋时期,主流士大夫都是玄学的爱好者。周弘正的学术,传自魏晋玄学,他在学术上重要贡献就是对《老子》《庄子》以及周易的研究。周弘正有人著名的事情,就是他通过周易的原理,预测出候景之乱。
陆德明的学术传自周弘正。自然对三玄很有研究。而且,陆德明绝对是非常聪明的学霸级人物。陈太建年间,他二十左右的时候,就能和当时的学术名家辩驳讨论了。当时陈朝的国子祭酒徐克,被他驳的哑口无言,使得合朝赏叹。他也因此当了官,成为始兴王的左常侍。
以学问名世的人物,他们在王朝中的职位常常是培养下一代。这应该是很适合他们的职位,这一点,从陆德明的身上可以看的很清楚。他在陈的时候,任始兴王左常侍。陈亡之后,他任隋国子助教。隋亡王世充称帝,封自己的儿子为汉王,请陆德明为其当师傅。陆德明的内心是很瞧不起王世充,也不认为王世充能成大事。这个职务他是坚决不干,可是又不能正面拒绝。于是,他想出一个很奇葩的办法。史书说:“德明耻之(王世充),因服巴豆散,卧东壁下。王世充子入,跪床前,对之遗痢,竟不与语。遂移病于成皋,杜绝人事。”
王世充平定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征其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命中山王承乾从其受业。也是培养下一代。
以上大概就是陆德明一生行状了。入唐以后,在学术上,他还有个故事值得一提。当时,唐高祖亲自主持释奠,也就是国家举行教育方面的典礼,祭祭孔子之后,进行一些学术上的讨论与交流。在这个交流中,可以看出初唐时期的学术情况。当时参加交流的学术名家有徐文远讲《孝经》,这是儒家经典;沙门也就是和尚惠乘讲《波若经》,这是佛学内容;道士刘进喜讲《老子》,这是道家学问。在这次交流中,陆德明“难此三人,各因宗指,随端立义,众皆为之屈。”也就是说,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只要他们提出命题,陆德明都可以根据所列的议题,引用他们本家的经典对之解释,并与他们辩驳讨论。三个人都辩不过陆德明。李渊因此对陆德明很是欣赏,赐给他帛五十匹。等到李世民继位,陆德明成为国子博士,封为吴县男。这个爵位的获得,很明白就是因为他在学术上的贡献。
陆德明的著作有《经典释文》三十卷;《老子疏》十五卷,《易疏》二十卷。
个人觉得,儒家在汉代被规定为官方主流学问之后,许多人认为,在中国的学术史上,就只有儒家思想的存在了,其实不然。儒学是在不断的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他不断的吸取其它各家各派的营养,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自己,使自己符合时代的需要。直到宋明理学之后,儒学的发展才基本上处于停滞的状态。才会在以后的发展中被历史所抛弃。
在唐朝时期,儒学的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魏晋的玄学,是中国本土儒学与道家学说的融和,汉唐时期,又是佛学传入中国,在中国不断发展的时期。儒学的发展,必须吸收当时各家各派有益的思想资源,化为己用,使之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时代所抛弃。
陆德明是儒家学者,可是,他的学问,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儒家理论,而是对佛道理论都有很深的研究。我们知道,程朱理学,就是融合儒释道三家理论而形成的思想成果。唐代儒家学者对佛学与道学理论的研究。为宋明理学的最终形成,做了思想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