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什么“合肥四姐妹”不如“宋家三姐妹”有名?

2020年07月20日20:40:05

逝者如斯,历史的浪花淘尽了王朝的恩怨情仇,当今既没有了一方霸主,也没有了雄风王者;我们在追求团结、奋进、和谐、平等,我们同样应该独守那份恬然与空明,用每一句话没一种表情向人们昭示谅解,协同人们用谅解交往。为什么"合肥四姐妹"不如"宋家三姐妹"有名?

“合肥四姐妹”是指民国教育家张武龄的四个女儿,因为本身这四位都是知识女性,所嫁丈夫都是文化艺术届的翘楚,最初生活在合肥,于是就有了这个称呼。

张武龄有四女六子,四个女儿是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六个儿子是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宁和。

在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只听说过宋家三姐妹而没有听说过合肥四姐妹,这并不是说明人们孤陋寡闻,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人物繁盛之极,在这个时候人们只会铭记在历史中着真正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而对于一些没有太大的影响力的人,人们就会选择自主性的忽略。

相对于更著名的“宋氏三姐妹”而言,后者是民国政治圈的顶级人物,在社会影响力及地位上,是前者无法相比的。

合肥四姐妹就是指张家四姐妹: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张家是历史上有名的名门望族,祖籍合肥,曾祖父是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父亲是苏州教育家张武龄,母亲也是出自苏州的名门望族。19世纪六十年代,张家曾帮助清军镇压太平军,立下大功,从此为这个家族带来了显赫的地位和财富。而且四姐妹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父亲影响下,可以说个个秀外慧中、才华横溢。所以,合肥四姐妹的家世实际上并不比宋氏三姐妹差。

那为什么合肥四姐妹不如宋氏三姐妹有名呢?因为政治家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文化圈里的大家。

合肥四姐妹中的大姐元和,热爱文学,是著名的昆曲表演艺术家顾传?的夫人。张元和是顾传?的戏迷,在当时那个社会,一个上流社会的大家闺秀与一个戏子之间的感情是完全不被看好的,但共同对戏曲的热爱使张元和义无反顾的嫁给了这个男人。

二姐张允和,情系语言学家周有光。张允和性格倔强、疾恶如仇,但饱受战乱的颠沛流离,丈夫经常奔波在外,女儿死于盲肠炎,儿子被流弹击中;

三姐张兆和,与沈从文的爱情佳话家喻户晓。她是四姐妹中最出名的一个。起初是沈从文对张兆和一见倾心,但张兆和当时并不看好这个比她年长的导师。在沈从文猛烈的书信追求和胡适的调解下,张兆和最后嫁给了这个痴情的大文学家。

四妹张充和,擅长诗词、书法,学识渊博,嫁给了美籍德裔傅汉思,并于1949年移居美国。

那为什么合肥四姐妹不如宋氏三姐妹有名呢?因为政治家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文化圈里的大家。

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分别嫁的是孔祥熙、孙中山、蒋介石,这三人哪个不是政治界响当当的大人物,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贡献。而且宋氏三姐妹一个爱财、一个爱民、一个爱权,可以说巾帼不让须眉,影响力不可小觑。

关于宋耀如给三个女儿命名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宋耀如留学美国时,对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十分崇拜,盼望在祖国也出现林肯式的伟人来拯救中国。给三个女儿分别取名“爱琳”“庆琳”“美琳”,就表达出对林肯的仰慕敬爱之情。用“琳”代“林”,使名字女性化,也含有美玉的意蕴。

还有一种更浪漫的说法是:宋耀如不到20岁的时候,在维尔明顿港接受了洗礼。为纪念一位曾给他很大帮助的老人琼斯,宋耀如自己取教名为查理·琼斯·宋。当地的一份报纸作了报道:“这个中国的皈依者,也许是在北卡罗来纳州的第一个遵从领圣餐洗礼的中国人。”在当地引起轰动。一位美国姑娘南希·爱琳由此闯进了宋耀如的生活。爱琳一家是著名的热心慈善事业的世家。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两人的友情迅速燃烧、升华,爱琳成了宋耀如的红粉知己。不幸,爱琳英年早逝……。宋耀如三个女儿的名字皆含有“琳(龄)”字,不知是因为宋耀如崇拜林肯,还是为了纪念美国亡友爱琳,抑或是二者皆有。

大姐宋蔼龄,1889年7月15日生于上海;1914年在日本与孔祥熙结为夫妇;1973年10月19日在美国纽约去世。

二姐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1915年和孙中山结婚;1981年5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5月29日在中国北京逝世。

三妹宋美龄, 1897年3月5日生于上海;1927年与蒋介石结婚;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纽约去世。

充和是四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因学识渊博而颇有名望。她与德裔美国汉学家傅汉思结婚后,于1949年1月移居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北港口。人们会因艺术、书法及中国戏曲史方面的问题来向她请益;

遇到需考释或校正的各类问题,从书画的题跋阅读到版本鉴定,从解释一首古诗中的典故,到辨识十八世纪某件奏折上君王的手迹,大家也都会请她解答。老辈学者们如果经过新英格兰地区,一定会到她的居所稍作停留。充和才思敏捷,学养深厚,且将严谨和灵活集于一身,她谈吐中的机锋和双关语,常能给人很大的乐趣。

因为三位传主身份特殊,她们或浓或淡的身影,摇曳于帝制解体后中国社会的每一次巨大变化之中。把人物放置于大背景下的写作模式,正是此类非小说写法中的常用手法。但作者像那个时代的美国人,对中国人可能有局部的非常刻毒但真实的看法,但总体上对中国的很多政治事件无法做出准确的叙述,当然,原因是他们无法弄清楚更无法理解矛盾的、充满着各方利益博弈的政治斗争。

比如,她引用一位外国人的说法(明显,她也赞同此说):“这种人根本不会对任何事物产生一种持久而又真切的痛恨感,他们是不可救药的。”当时中国社会一类人的思想行为,确实如此。还有像“人们习惯引用孔子的美德,甚至认为这很时髦,但是,几乎任何人也不打算实现这个圣人的理想。他们谋求权势、钱财或权力,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哲学家,这些人惟一关心只是升官发财”这种精到的看法,也令身为其中一员的人为之一震。

但在关于清末的革命和孙中山事迹的叙述中,作者夹缠不清,往往停留在特别幼稚的理解层面。大概,这也是当时美国人的普遍认识水平——说不定还是较有知识的一群人,普通美国人可能还以为中国人都是拖着大辫子,腾云吐雾的鸦片鬼。这并非是说此书没有多少价值,立于一个纯粹的局外人的角度,作者对三姐妹的性格把握超出了当时社会上的揣测之词和媒体的夸张表达。

比如她说,“人们对蒋夫人与其说把她看成一个政治人物,不如说把她看成了一个电影明星。孔夫人以其远见卓识而出名。而孙夫人却独树一帜,因为她坚持自己的原则并对自己丈夫的理想忠贞不渝,即使那些保守派也对她表示崇敬。

”她说20岁的宋庆龄“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个性”,16岁的未来的孔夫人“甚至在那个年月就有一种直截了当、一针见血的性格”。对倡导新生活运动的宋美龄,每到一地,就要清扫干净,挂上窗帘,摆上花盆,她的看法是,“她的这种举动绝不能解释成是在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或女人爱美的天性,而是看作是她倔强性格的一种表现,是她同懒散,混日子的作风进行的一场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