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继位以后,是怎么处置大哥赵匡胤的年轻妻儿的?

2020年07月29日19:11:07

在宋朝的历史上,有所谓的后宫三大疑案,分别是“金匮之盟”、“烛影斧声”和“宋皇后之谜”。由于历史久远,史料匮乏,当年的许多事情,恐怕除非穿越了才能够说得清楚。今天,我们利用仅有的史料,再回到976年农历10月11日那个早上,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而在那以后,宋太宗又是如何对待赵匡胤年轻的妻子和儿子的。

976年农历10月10日夜,天空大雪纷飞,宋太祖赵匡胤传弟弟赵光义进宫饮酒。酒后,赵匡胤便在宫中就寝,半夜时突然去世。按照司马光在《涑水纪闻》里的记载,当时是后半夜2-3点左右。宋皇后得知后,马上让内侍王继恩去通知二皇子秦王赵德芳。很显然,赵匡胤是突然死亡,还没有来得及留下遗诏。宋皇后让赵德芳过来,明显是让他过来抢先继位的。宋皇后为何敢自作主张让谁继位,而又为何选择二皇子赵德芳呢?

宋氏乃是河南洛阳人,跟赵匡胤是同乡。她的父亲是左卫上将军、忠武军节度使宋偓,母亲还是后汉的公主。而父亲宋偓出身更是显赫,他的外祖父是后唐庄宗,母亲是后唐的公主。因此,宋家可谓是三朝国戚,地位十分显赫。有了这种家庭出身,历史记载,宋氏这位大家闺秀,见多识广、进退有度,非常有母仪天下的贤后风范。

968年,17岁的宋氏成为宋太祖的第三位正妻,大宋皇后。婚后,宋皇后雍容华贵、温柔贤惠,与宋太祖夫妻相敬如宾、相得益彰。然而,有个问题却让她有些苦恼,那就是她并无子嗣,而此时宋太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赵德昭比她还大1岁,而小儿子赵德芳比她小7岁。为了回避这种年龄上的尴尬,宋皇后更加有意关注小儿子赵德芳,而与赵德昭刻意保持着距离。

或许是因为这种偏爱,在宋太祖突然驾崩没有留下遗诏时,宋皇后选择了让赵德芳进宫。而她为何没有选择立即通知皇弟赵光义呢?理由有两条:第一,宋皇后可能根本不知道他们兄弟俩有“金匮之盟”,所以也就没喊赵光义的必要;第二,如果宋皇后知道哥俩的约定,但又担心赵光义继位后,她无法获得皇太后之位,可能会一辈子坐冷宫,于是便想赶紧立与自己关系最好的一位皇子。

但是,为宋皇后传信的内侍王继恩却不这么想,他认为宋太祖一直就想传位给赵光义,不会传位给儿子,于是,他自作主张来到开封府召赵光义。赵光义面露犹豫之色,还说要跟家人商量一下。王继恩直截了当地对他说:“时间长了,皇位就被人占了。”

而当赵光义终于走到了后宫时,宋皇后听到王继恩到了,问道:“是德芳来了吗?”而王继恩说:“晋王(赵光义)到了!”宋皇后听到愕然,但她反应很快,马上说:“我们母子的性命,全部托付于官家了。”五代和宋朝时,称呼皇帝为“官家”,宋皇后这时已经承认,赵光义就是皇帝了。而此时赵光义哭着说:“共保富贵,无忧也。”

如果司马光的记载属实,那么,这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夺嫡大战。先是宋皇后想立自己最爱的儿子赵德芳为皇帝,没想到赵光义捷足先登,宋皇后看大势已去,也接受了这个事实。不过,赵光义口头上说的“共保富贵”,他真正履行诺言了吗?

先看宋皇后,因为她的身份为皇嫂,所以无法成为皇太后。赵光义先是让她移居西宫,接着又移居东宫,在宋太祖去世19年后,她也去世了,仅仅43岁。但是,赵光义并未按照皇后的礼节安葬她,也不为这个皇嫂服丧。有位大臣实在看不下了,就赵光义的失礼发了几句牢骚,竟被赵光义贬出了京城。所以,她死后既不能与宋太祖合葬,也不能入太庙祭祀。赵光义为何这么恨这位皇嫂呢?据笔者分析,这跟她抢先一步,想立赵德芳为皇帝有关系。

而这个本来能成为皇帝的赵德芳,后来也很惨。在赵光义继位三年后,就封他做了潭王,表面上看是风光无限,但就在三年后的981年,赵德芳突然病死,年仅23岁。而他的大哥赵德昭,死因则更加的蹊跷。

宋太祖去世时,赵德昭已经25岁了,完全具备接班的实力了。这也让赵光义对他心怀戒心。979年,赵光义出兵攻打北汉,取得胜利后,又继续北伐,攻打辽国想要取回燕云十六州,可惜兵败。在败军中,宋军一时无主,有的将领以为赵光义死了,便提出立赵德昭为帝。后来赵光义又回来了,此事便不了了之,但赵光义听说此事后,对赵德昭更为不满。

后来,赵德昭想提醒赵光义赶紧对将士论功行赏,但赵光义以挖苦的口吻说:“等你当了皇帝,再赏他们也不迟!”没想到,赵德昭听到这话,回去以后就自杀了。

宋太祖对死本身就疑云重重,而赵光义将自己的皇嫂逼入冷宫,死后也很凄凉,他还逼死了宋太祖的大儿子赵德昭,小儿子赵德芳的死,赵光义也有重大嫌疑,其一系列手段可谓是令人发指。而他的所作所为,后来得到报应了吗?

当年,北宋建立时,宋太祖从北周的孤儿寡母那里夺来江山。而后来, 赵光义又从宋太祖的孤儿寡母那里夺来皇位。一百多年后,赵光义的子孙被金国人一网打尽,全部拉到了天寒地冻的五国城受苦,只留下一个宋高宗赵构,还没有子嗣。

赵构只得把皇位又传给了赵德芳的后代子孙宋孝宗手里。而后来赵德昭的后代也有三人当上了皇帝,分别是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帝,这种因果报应,也就是历史的玄妙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