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战过程并没有详细记载,《史记 秦本纪》记载,此一战俘虏了魏国相邦公叔痤,《史记 六国年表》则记载,此一战魏国太子被俘。从此来看,少梁之战是以秦国全面胜利而告终的。但这一战并非秦国单独面对魏国的作战,甚至可以说,魏国主力根本不在河西。
根据《六国年表》记载,同一年,魏与韩赵联军在浍水作战,并且取得了胜利,而且还让赵国割让了土地给魏国。浍水就是今日汾河的支流浍河,河东重要城池,绛、翼、汾城都在浍水旁边,这是里晋国发家之地,其战略地位不亚于安邑。魏国面对从东面而来的韩赵联军,以及从西面而来的秦军,魏国不得不有所取舍,最终舍弃了河西,保住了河东。
根据《史记 魏世家》记载,魏国战败后割让了庞给秦国,庞应指繁庞,是距离少梁不远黄河岸边另一种城池。少梁失守,繁庞已成孤城,魏国不得不割让。
战争后续
有些文学作品中因秦献公在少梁之战当年去世,以此说秦献公是战死,其实是虚构的。秦献公生于秦灵公元年,九岁父亲去世,献公遭驱逐,在外流浪30年,回国后在位23年,去世当年秦献公已经62岁了,这在战国时期已经是高寿,后世秦国君王只有秦昭襄王比秦献公活得长。如此高寿又怎么会亲上战场死在阵前?
而说秦国因为秦献公去世而停止进攻退出河西,进而说秦国在少梁之战实际是战败,也是无稽之谈秦孝公继位当年,仍与魏国战于陕城,陕城在函谷关以东,已经深入魏境,可见战事没有因为秦献公的去世而停止。
让秦国撤出河西的,应该是魏赵会盟于鄗,次年鲁、卫、宋、郑(韩)侯来魏,魏国同时与周边所有国家停战,并与赵国会盟,秦国如果继续与魏国作战就是孤身奋战,所以才停止的。而魏国也就是趁着这个机会,开始修建河西长城。
关于魏国因何迁都大梁
魏国迁都大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史记》中说,魏惠王31年,马陵之战后,魏国迫于秦国压力而迁都大梁,另一种是魏国自己的史书《竹书纪年》中说,魏惠王9年迁都大梁。
首先魏国迁都大梁不太可能是魏惠王初年。考古钻探已经证实,大梁是战国时中国第一大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远大于现存的明清两代开封古城。修建如此巨大的城池必然耗费良久,并且必须是在一个长期和平的阶段才能完成。如果魏国能在魏惠王初年就迁都大梁,说明在魏武侯时就已经开始修建大梁了。但魏武侯时,大梁周边土地是韩、魏、齐、宋、楚、卫六国犬牙交错之地,魏国多在此与周边国家爆发战争,魏国不太可能在这个时期修建如此巨大的城池。而经过魏武侯与魏惠王的多次征伐以及换地,到了魏惠王初年,大梁周边已经基本全部属于魏国,此时魏国才有能力在此修建巨大的城池。如果魏国迁都大梁确实是在魏惠王初年,只能说明魏国先迁都后建城,但这种可能性更低,不会有哪个国家把自己的核心迁徙到荒郊野外,等上十几年才有城墙保护的。
而且,魏国迁都大梁并不是为了躲避秦国。魏惠王时期,不论是浊泽之战还是浍水之战,全部都是韩赵两国直插魏国河东腹地,魏国拼尽全力也只能做到勉强抵御,以安邑为中心的河东之地,即便没有秦国的威胁,也根本无法抵挡韩赵两国的进攻,毕竟韩赵与魏国同为晋国分裂而出,韩赵两国占据了汾河中上游的土地,而魏国安邑就在汾河下游,河东面对韩赵的进攻,根本无险可守,远比面对黄河对面的秦国更加紧迫。
再加上秦国连续多次与韩赵配合从两面夹击魏国河东,河东对于魏国来说,是早晚都要舍弃的险地。
但魏国迁都大梁,更多的是为了向中原拓展势力范围,并非出于防御考虑。
大梁虽然远离秦国,但距离楚国、齐国更近,且地处平原无险可守,魏国若是被迫迁都,又怎会选择逃离虎穴又入狼窝?
但自从魏国迁都大梁以后,魏国的发展中心就转移到了中原地区,一直到魏国灭亡前,魏国在中原方向都是持续扩张的,大梁也没有失守过一次,可见魏国迁都大梁是正确的选择。
而安邑多次被韩赵与秦国进攻,也只是加速了魏国迁都的步伐,但并不能说是魏国迁都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