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甲午战争后在日本谈判为什么会挨一枪?

2020年07月17日13:01:45

  公元1895年3月,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后,74岁的晚清名臣李鸿章在日本与伊藤博文商谈马关条约。3月24日他不幸被日本刺客袭击,子弹击中左面,当场昏倒。一时间,现场大乱,行人四处逃窜,行刺者趁乱躲入人群溜之大吉,躲入路旁的一个店铺里。随行的医生马上替李鸿章急救,所幸子弹未击中要害,李鸿章复原迅速。行刺事件发生后,日本警方很快抓到了刺客小山丰太郎,据此人供认,他本人是日本“神刀馆”的成员。他不希望清日停战,更不愿意看到清日议和,一心希望战争下去,所以决定借刺杀李鸿章,挑起中日之间的进一步矛盾,继续战争到底。为什么李鸿章会被袭击?其背后的原因并不简单。

  中日甲午战争,清朝廷地面和海面双线溃败。史料记载,李鸿章赴日求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我们先谈停战协定吧。李鸿章非常吃惊:此行是为了求和。伊藤博文盛气凌人,大加嘲讽,导致谈判陷入僵局。表面上为了和谈条件争执不休,事实上,伊藤博文已经破译了清朝廷给李鸿章的电报密码,因此故意拉长谈判时间,目的有三点。

  1、当时日本陆军已经过了辽宁,破了锦州,进入了河北,防线坚实,可攻可守。最关键的是,停驻期间,在华的日本陆军,全吃清朝廷的给养,吃的时间越久,清廷实力越弱。

  2、破译的电报中,慈禧已经答应赔付日本3.5亿两白银,台湾澎湖也可以割让,但不同意割让辽东半岛。可是伊藤博文决定,非要吃下辽东半岛不可。

  3、伊藤博文以“尚未停战”为由,调派日本海军南下攻向澎湖,企图切断台湾和大陆的联系,便于将来割让领土时,断绝大陆援台的部队,当时,刘铭传正为保台而拚命奔走。

  可恶的是,伊藤博文一方面拉长谈判时间,暗地里小动作不断,另一方面却对日本国内放话,欺骗日本百姓,说李鸿章傲慢自大,完全没有悔改之意,主动发起战争,失败后却没有投降姿态。因此,日本举国认为,李鸿章是阻碍和平的首恶,害得日本士兵不能归国返家,杀李鸿章的声音盛行。

  很多人不知道,甲午战争中,日本并没有宣战,是光绪皇帝听信翁同龢等人建议,不顾李鸿章的反对,轻率地主动对日宣战,结果陆海军同时惨败。也因为如此,日本百姓沸腾了,觉得大清欺人太甚,既然主动叫阵,结果败了,祈求乞和,却又傲慢自大,不杀不能解恨。于是想杀李鸿章的日本死士,多如牛毛。

  幸好,74岁的李鸿章挨了一枪没死,马关条约的赔款也因此减到2亿两白银,一颗子弹省了1.5亿两。也因为这颗子弹,后面才有三国干涉,不然,辽东半岛就会落入日本口袋,与朝鲜一起沦为日本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