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没什么出名的水师将领?

2020年07月31日23:12:49

中国古代的文明,虽然以华北平原为中心,但在后来的很多轨迹中都不缺乏与海洋因素的交流。甚至,中国古代也有在沿海设立水师的传统。但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著名的海军将领呢?

要有海军名将,首先必须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强大的海军对手。缺了其中的一个条件,就很难有知名的海军将领出现,甚至是连像样的海战都打不起来。

所以,中国古代在海军层面的建树,吃亏太多。即便是后人,出于舆论需求,从史料堆中挖出了些所谓的海军名将,也大都是打擦边球和硬凑出来的结果。

郑和就是一个典型

郑和一人的盛名 掩盖了太多真正的航海人才

郑和在今天一直被很多人视为中国古代的海军名将之一,仅仅是因为他作为明朝的全权特使,指挥了7次下西洋活动。然而,仔细分析郑和的职责与所作所为,离开海军名将的定位还是差的老远。

郑和其实并不负责航海方面的技术任务,比如领航这种要求极高的技术工作。他不仅本身对航海知识一无所知,也不是水师将领出生,所以对海战究竟怎么打是根本不明所以的。因为下西洋的大部分人,名字已经被历史所遗忘,所以郑和就成为了这些航海事迹的代名词。

整个下西洋过程中,郑和实际上只打过2次战役。其中能算海战的仅有1次,也就是对旧港的华人头子陈祖义的剿灭。但这一战并不能体现他的海战水平,因为事先他已经与旧港当地人取得了联系,洞悉了陈祖义的计划,并靠优势兵力包围对手。即便如此,郑和的船队还需要释放火船来攻击对手,丝毫无法体现其船只更大,数量更多的优势。

即便是对付陈祖义 郑和船队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也是由于古代中国基本就和明朝一样,对于海防实际上是非常不重视的。只需要在沿海地区布置一些有限的兵力,防御海盗、维护海外贸易朝贡秩序就可以了。所以,海军只是附属于地方守军的水师,没有大规模的船队,本身各个港口和营地之间还互不统属。一个名义上的广东水师,其实就是各个港口或要塞里的兵力统称。

何况,这种最低程度的防御,实际上还是明清两代才有的。再向前追述,一直到宋为止,沿海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水师部队。偶尔成军的几支小规模部队,对于漫长的海岸线来说,也是杯水车薪。一些朝代都将海上贸易直接甩给了外族人负责,无论是以开放著称的唐朝,还是海洋经济发展迅速的宋朝,大体都是如此。

明朝的地方水师其实都是分散部署 缺乏协调

航海技术落后

中国古代的船舶技术并不先进

既然对海防的不重视,中国古代的海军技术,自然不可能高到那里去。尽管当代有很多人吹捧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如何先进,但这些捕风捉影的内容难以掩饰真实历史上,中国海军技术的滞后。

比如所谓的古代船只隔舱。其实只是因为很多中国早期船舶没有龙骨,所以结构较为脆弱。造船的工匠只能在船体内部,进行额外的加固,结构被误认为近现代船舶使用的隔舱设计。

所谓的中国古船隔舱设计 其实是为了弥补结构强度

最为骇人听闻的是风帆。目前为止,中国最早的风帆形象,是在一个东汉古墓中发现的。之前的都没有。这点来说,非常可怕。意味着,即便是跨海远征朝鲜和海南的西汉海军,其实也是没有风帆系统,只能靠人力划桨驱动。这样的船队,只能贴着海岸缓慢前进。

早期中国的很多战船并没有风帆装置

但在汉朝之前的地中海和印度洋水手们,都可以利用季风横渡印度洋了。著名的阿拉伯三角帆,就是为了利用季风进行远距离航行而研发的。在拥有三角帆之前,古希腊和罗马人在会使用纵帆来帮助逆风航行。

长此以往,中国的海员往往最多航行到朝鲜半岛和越南沿海。广阔的海岸线,则是印度水手的天下。印度人则会在更西面的大海上,同希腊人、波斯人和埃塞尔比亚,不断交流和竞争。

古希腊与古罗马人使用的纵帆

战争战术落后

铁索连环与火船突袭 在中国古代反复出现

战术上,中国古代的海战战术,基本就照搬内陆湖泊河流上战法。基本上就是火船突袭、顺流而下和将船只进行全队相连。

在这样的战术思维下,船只的机动性并非十分重要。风帆技术的落后,与内湖作战的思维惯性,让古代中国的船队,往往只会占据上游而不能迅速抢占上风口。一旦船队数量不战优势,就很容易陷入对手的包围,鲜有西方古代常见的以少胜多。

由于船体结构问题与火器技术同样落后,中国古代战船还无法在火器普及后,大量装备火炮和火铳。结果就是,近代的中国战船,还大量装备弓箭等原始冷兵器。甚至在历史上,还出现了依靠重力来击打敌船的武器--拍竿。这种在世界其他地方,从未出现过的武器,只能用于近距离交战,效率极低。

1410年代的明朝水师战船火炮

这些技术与战术落后,还直接体现在海战船只的阵型上。除了混战,古代欧洲与西亚等地的海军,往往使用队形严密的横队作战。在火器大面积普及后,改用适合炮击的纵队作战。中国水师,则能够将汉朝是的阵法,一直用到明朝。大量的小船,组成一个环形的防御圈,拱卫内侧的高大旗舰。这样的打法,在实战中既无法防御敌军的优势火力,也无法承受精锐船队的突击。

为了提高舰队的总体效率,将各船绑定在一起,也是一个常见的选择。只是这种激进的打法,需要在火力或是船只本身方面,有一定优势。因而在中国古代的海战中,采取这种布置方式的一方往往损失惨重。无论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小艇,还是蒙古人放置在海岸上的投石机,都将彼此相连的船队,打的体无完肤。

明朝水师在面对荷兰人的小船时 都没有优势

缺乏对手不能成为借口

明朝人笔下的欧洲船舶往往都是夸张的巨舰

看到这里,恐怕很多人早已愤愤不平,觉得中国古代海战水平低下是没有强大对手所造成的。可悉数亚洲海域的争霸历史,就不难发现,即便是有强手出现,中国的传统水师,依然不会有大的进步。

以海战数量较多的明朝为例。除了郑和时代的偶露峥嵘,他们的大部分对手都是西方早期殖民者。虽然这些来华的小船队,一开始在技术层面并不显著,但很快就以飞速的发展,拉开了与明朝沿海水师之间的距离。然而无论是被荷兰人毁掉了厦门港内的船队,还是被英国人轻易的突破珠江口防线,都不曾见到明朝的地方驻军在此后的岁月里有何进步。

明朝水师的战船与战术并未在与西方接触后发生根本性改变

所以,与其说是看不到技术与战术层面的差距,不如说是意识层面的滞后,造成的得过且过。南宋时,水师部队就曾主动出击,在陈家岛完败了规模更大的金国船队。但在之后的历次北伐中,决策层都不曾想过利用水师,进行战略上的分兵牵制。等到蒙古人南下的危机时刻,大量的水师部队在长江流域被摧毁,沿海地区却难以补充这些损失。无奈之下,南逃的宋朝残军,只能想出抢夺泉州穆斯林商船的下策。在计划失败后,泉州的大量船只,成为了帮助蒙古军队继续南下的急先锋。

北宋时称霸南洋的印度朱罗王国

在更早的北宋,南洋地区就属于当时的亚洲海上强国朱罗。从缅甸沿海到南洋群岛的大量水域,都是这些印度航海家的殖民地。但在北方屡屡遭至军事惨败的宋朝,也没有技术和能力,组织与朱罗抗衡的海上力量,争夺新的生存空间。

所以,中国古代海战水平低下,难出海军名将,绝对不能用一句简单的缺乏对手来搪塞。更多时候,问题都源自统治者的决策内因。当然,那就是另一个巨大的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