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了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朝等国。忽必烈夺取汗位之后,改国号为“大元”,取自《易经》的“大哉乾元”之意。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中消灭了南宋的最后一支军队,南宋宣告灭亡。
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忽必烈开始改弦更张,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积极实行汉化政策。而忽必烈死后,其继任的皇帝几乎都没有实行过汉化政策,或者说汉化的程度很低,远远没有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以及清朝“满汉一家”的汉化程度要来得深入。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蒙古人属于游牧民族,和农耕的汉民族在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上都有天差地别。而且蒙古人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文化和习俗,这和比邻汉族地区的游牧民族不同。蒙古人有自己完全独立的文化体系,蒙古族和汉族一样同属于融合民族,蒙古人统一了蒙古地区所有的部族,建立了现在概念的蒙古民族,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民族,当时的汉民族和蒙古民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文明分支,所以同化的机率非常小。即使混居在一起,也很难同化。
帝国的包容性
元朝皇帝跟中国历史上的其它皇帝还不太像。元朝的列位皇帝,是大蒙古帝国大汗兼大元皇帝,因此首先是“大蒙古国大汗”,然后才是“大元皇帝”,其中两个头衔高低不一,大汗地位高于皇帝,只不过被一人兼职所以体现的不够显眼而已。
从地图可以看出来,当时蒙古帝国是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帝国。这个帝国除了位于中国的元朝外,还包括了成吉思汗后代建立的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其中元帝国是这四大汗国的宗主国。
元朝皇帝的根还是在蒙古草原上。元朝毕竟在名义上整个蒙古世界的共主,所以不应当太偏向某一种特定的文化,即使汉人最多,但是也不能全面汉化。毕竟汉文化的影响地区太小了,对于面向世界的元朝来说,如果全面汉化,那就等于是选择了保守和单一。这对于其统治下的其它民族是无法容忍的,所以元朝从建立到灭亡,一直采取的都是很宽松的统治。
蒙古帝国的国土辽阔,横贯亚欧,蒙古人在征战过程中,见识过世界很多民族很多国家的灿烂文化,蒙古人见过阿拉伯文明、欧洲基督文明等等。正因为蒙古人见识多了,所以他们才不会像北魏、清朝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见到了美丽璀璨的汉文化后,拜倒在大汉文化的石榴裙下。
各位读者,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