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极其残忍的刑罚:族刑。也就是说,一人犯罪,整个亲族都要遭受牵连被问斩,是名副其实的“斩草除根”。
虽然这一刑罚过于残忍,但对于一些罪犯的确能起到很强的威慑作用。有些罪犯并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但如果牵扯到自己的亲人,那就不得不掂量掂量。
在如今的影视剧中,也经常会提到族刑,我们听的最多的恐怕就是“诛九族”了。在历史上,有很多被处以族刑的罪犯,受到牵连的人数往往非常多。
我们在感慨其残忍的同时,却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被处以族刑的罪犯逃不了很正常,为何他的亲属家人却不逃走呢?
不可否认,历史上的确有些人不惧生死,不过毕竟是少数。正常人都是怕死的,但他们之所以甘心等死,其实是有其它的原因。
1,心存侥幸
在古代,有些人是可以免除受刑的,比如在东晋时,妇女可以排除在族刑之外;在唐朝时,小孩、老年人、残疾人也被排除在外;明清时期,那些受到族刑牵连的小孩只会被罚为奴。
2,来不及跑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了,被处以族刑的人,犯的罪都比较重,很少有“秋后问斩”这种死缓刑,一般都是秘密地在暗中第一时间执行。很多人在完全不知道或者完全来不及做出反应的时候,就一命呜呼了,更别提提前逃走了。
3,跑不掉
在古代,亲族一般都住在一起,这使得族刑的实施更加的简单方便。就算有人侥幸逃走,面对铺天盖地的告示,也只能逃去荒无人烟的地方,而且一路上被发现的概率很大,生存下来的概率很小。
万一被抓,说不定还要遭受非人的折磨,与其这么痛苦,还不如给一个痛快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