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是清朝数一数二的清水衙门,但奇怪的是读书人做官的人无一不魂牵梦绕的想金翰林,翰林院成了天下读书人梦想天堂。那么,导致这种原因是出于何总历史成因呢?
在殿试发榜后不久,一甲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就会接到上谕,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这就是科举时代读书人视为最高荣誉的“点翰林”。而二甲出身的那些进士们想进入翰林院还得要经过朝考。
网络配图
在朝考中脱颖而出的将进入翰林院,进入翰林院的进士名为“庶吉士”。一般被选入翰林院的除了考试成绩以外,还要经过面试,任你答卷做的再好,但是长成歪脑袋斗鸡眼的,也是没有机会入选的。
翰林院的这些翰林们被视为朝廷的“储相”,是高级官员的储备人才。但是这个衙门没有高收入,翰林院的庶吉士每月可以得到户部提供的四两多银子的生活费,这个待遇相当于一个知县。
当然进了翰林院应酬太多,逢年过节又要给老师和官员送礼,这点银子显然是入不敷出,而他们也不像知县那样有贪污的机会,生活过的自然就十分清苦。以至于在京官中有“穷翰林”之说。到了康熙年间,朝廷规定每年由盐政补贴翰林院一千四百两银子,按人数分。即便翰林的日子过得紧,但是大家都会抢着去吃这个苦。
物质生活上有所匮乏,不过翰林们在精神上是富有的,皇帝对翰林尤其重视,在许多制度上都体现出来,比如清朝的服饰制度非常严格,五品以上官员才能佩戴朝珠,三品以上才能穿着貂褂。而翰林院的编修、检讨们只是七品的小官,但是皇帝为了表示恩宠,也允许他们带朝珠、穿貂裘,这是一种特殊的待遇。
网络配图
这班翰林不仅在穿戴有特殊照顾,就连出门拜客的名片也都与众不同。当时的风气,凡是一位新进士、新翰林,出来拜客的名片特别大,本来七寸的名片,放大到近尺。而名片上的字也很大,一个字足有两寸多。
翰林们的面子很重要,所谓的“穷翰林”的提法,很可能不是别人,而是翰林们自己先哭出来的,因为当官穷不可耻,反而光荣。但是如果个个当官的都是循规蹈矩领着自己的那份俸银,这个天下也就太平了。
翰林最好的发财机会就是三年一放的学政和主考,学政是最肥的差,靠着各种潜规则,出去一趟多则数万两银子到手,够吃一辈子了。其次是乡试主考,出发时可以从户部领到几百两银子,但由于沿途都有驿站招待,实际上这钱花不出去;而且考完试地方上还要孝敬一笔价值不菲的“辛苦费”,一次出去最少也可以收获几千两。
翰林院的编修、检讨不过是同知县一样的七品芝麻官,不过他们一旦外放学政、主考后,来到地方上其地位远不是同级的知县能望其项背的。
按清朝制度规定,知县想见总督、巡抚得上手本、称卑职,行庭参礼。而同是七品的编修、检讨来地方当学政或主考却可以和督抚们平起平坐、称兄道弟,很多地方上的官员还要排队去“慰问”他们。
在京城,翰林们除了编修各种书籍以外,级别高的还要担负起皇子皇孙的教育以及皇帝的顾问。所以有两个地方和翰林的关系密切,一是上书房,二是南书房。
上书房是皇子读书的地方,清代有硬性规定---非翰林不能当皇子的老师,而这些学生中将产生未来的皇帝,老师自然也师凭生贵。
南书房是翰林们轮值以备皇帝顾问咨询的地方,在此入值的翰林官统称“南书房翰林”。皇帝以南书房为媒介,除了同翰林们探讨学问外,还可以了解皇宫内外的情况,体察民情,并借此考察翰林们的德才;而翰林官们通过南书房为载体,也搭建了一座与皇帝沟通的桥梁,在国家政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网络配图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所谓的“穷翰林”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除非这个翰林生性有洁癖,闻到铜臭味就避而远之,或者读圣贤书读的走火入魔了,真的按书上一板一眼的那一套来处事。
翰林在明清时候的荣誉是至高的,要想当上内阁大学士这个文官的最高品秩,前提就得是翰林出身。不仅生前翰林的地位尊贵,就连死后也能体现出来。
中国是个很重视“死”的国家,“怎么死”或者“死出什么体统”是个很让人计较的问题。官员死后的谥号事关个人和家族的荣誉,在活着的时候就要为之努力。
清代的谥法规定,大臣非翰林出身者不得在谥号中用“文”字,有清一代极少例外。比如左宗棠,因为他镇压太平军以及平定新疆的巨大功勋,才破例由举人出身晋升为东阁大学士,封恪靖候,死后谥“文襄”。
所有大臣中的谥号又以“文正”二字最为尊贵。整个清朝总共有八位获得“文正”谥号,他们分别是:尚书汤斌、大学士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这八个人全是翰林出身。
翰林生前死后都如此荣耀,难怪大家挤破了头都要过把翰林瘾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