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为秦昭王祈福,为何反而遭到了秦昭王的责罚呢?

2020年08月05日23:53:25

战国时期,秦国百姓听说国君病了,买牛献祭,祈祷神灵保佑国君早日康复;国君痊愈后,百姓又宰牛献祭向神灵还愿。此事被外出的郎中阎遏、公孙衍遇上,觉得是件可遇不可求的大好事,也是邀功请赏的好机会,于是兴冲冲地赶回宫中道喜:“恭贺大王,您的功德已超过先贤尧、舜了。”

突如其来的马屁,拍得国君一头雾水,就问他们此话从何说起。阎遏、公孙衍回答说:“尧、舜之时,还没听说过百姓为其健康而祈祷。如今大王生病了,百姓为您向神灵祈祷;病好了,百姓又为您向神灵还愿。正是这样让我们认为您的功德超过了尧、舜。” 秦国的这位国君,姓嬴名稷,就是企图用15座城池换取和氏璧的秦昭王。从历史记载来看,他在位长达56年之久,为人开明,求贤若渴,富有远见,励精图治,政绩、战绩均佳,吏治、民风清明,在百姓中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倘若他是个昏君、暴君,秦国的百姓就会像夏代子民咒骂夏桀那样,哪里还会为他祈福?

听了臣子的报告,秦昭王思忖了一番后,就派人到实地探访,到底是哪方百姓宰杀牲畜祭神灵的。阎遏、公孙衍见国君如此认真,还以为要对那里的父母官行赏呢。谁知昭王问明情况后,不仅没提赏赐的事,反而要对那里的村长、乡绅进行责罚,传令让他们准备两副铠甲。

当时秦国正处于战争中,前线将士急需铠甲。这样做,有以捐代罚的性质。阎遏、公孙衍见状,心中好生奇怪:为您祈福,反而受罚,这不是好心没好报吗?尽管猜不透主子是何用心,但见主子一脸严肃,也没敢多嘴。

数月后的一次宴会上,阎遏、公孙衍见昭王喝酒喝到了兴头上,就壮着胆子向前讨教:“前些日子,臣下说大王之德超过尧、舜,并不是我们故意奉承讨好,而是百姓真的爱您啊。可您查明之后,不仅不高兴、不领情、不奖赏,反而要责罚他们,其中的奥妙,为臣很不理解。”秦昭王说:“你们怎么会不知其中的道理呢?百姓之所以会为我所用,不是因为我爱他们,而是因为我有权势。我如果放弃了权势,与百姓相互接纳,王法就会失去权威。那样的话,一旦我不爱他们了,他们也就不会为我所用了。所以我要责罚他们,以绝仁爱之道,强化王法的威严。”

秦昭王的话明白地告诉我们,君王与臣民讲仁爱是很危险的。百姓爱君王而不遵法令,君王也越过法令响应他们,谁还会把王法放在眼里呢?法不立,国家就会走上乱亡之道。

韩非子用这个故事以及他所要阐述的思想,也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法家虽然也讲依法治国,但其治国之道与现代法治精神不是一回事。根本的区别在于:君本还是民本,亲民还是御民?尽管有人像韩非子一样,对秦昭王厚法薄情的做法颇为赞赏,但把治国与爱民对立起来的观念,总归是封建专制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