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曹操亲征吗?情缘阅读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曹操,作为乱世中的枭雄,特别喜欢“御驾亲征”。其主要竞争对手袁术、吕布、袁绍、刘表、马超、张鲁等人都是被他亲征消灭的。
这种“亲征”的现象在东汉末年非常普遍,像是袁绍、孙权、刘备等也很喜欢亲征,孙坚、张济等诸侯就是死在前线。
这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大家实力都很弱小,强大的可能有几个郡、十几万人马,弱小的恐怕就只有一个郡、几万人马,这个时候不亲征是不行的;二是东汉时期还比较尚武,西汉的创立者刘邦和东汉的创立者刘秀也都很喜欢亲征,到了后来,君主亲征的例子才越来越少。
但是,这两种原因只能解释诸侯争霸的初期,到了曹操基本统一北方以后,占据五六个州、兵马达到几十万,为什么曹操依旧喜欢亲征呢?
这其实同样有两个原因。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曹操的部将不足以击败对手。虽然曹仁、张辽、夏侯渊、张郃等人都能算得上是名将,可是他们的对手也都不弱。到了诸侯争霸后期,这些部将的主要对手就是刘备、孙权、关羽、陆逊这样的人物。也许曹操的部将很厉害,但是对手更厉害还是没什么好的办法,曹操也只好自己上。像是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时,连曹操自己也不是当时刘备的对手,更何况其他部将呢。
第二个原因是曹操喜欢任用亲族,夏侯氏宗族和曹姓宗族在曹操集团里都占据显赫的位置,其他更有能力的将领,像是“五子良将”,官位和权力都不高。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当军中主将都是攻击能力不强的将领,其他将领即使再有能力也很难带来胜利。曹操在曹魏势力的西部任用夏侯渊、南部任用曹仁、东南部任用夏侯惇,这些人虽然能力也很不错,但是更多是守成,主动攻击的能力不足。曹仁在与刘备(关羽)、孙权的对峙中常年处于守势,而夏侯渊虽然击败了关中以及凉州的一些小范围叛乱,但在汉中直接被斩杀,导致曹操最终失去了汉中。
这两个原因,导致曹操不得不亲征。其实,曹魏的人才还是比较多的,曹操、曹丕选拔人才的能力也比较强。在三国中后期,曹魏的人才优势非常明显,像是司马懿、钟会、邓艾、郭淮、满宠等都陆续涌现出来。人才是需要锻炼的,曹操更喜欢在军事上使用夏侯曹宗族,导致其他军事将领的成长和建树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与之相对的是,在文臣里面,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钟繇等做出的功绩更加明显。
曹操由于并没有刻意培养外姓将领,加之对手比较强大,导致其不得不亲征。频繁亲征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征讨速度过慢。实际上,曹魏的疆土大部分都是曹操自己打下去的,其他部将在扩展地盘上少有建树,这样即使曹操百战百胜,想要平定所有地方也需要非常多的时间。另外,缺乏可以分兵的主将,导致曹操只能解决当时最重要的问题,给刘备和孙权充分的发展时间,最终导致鼎足三分。
此前的西汉和东汉,都是多路进兵。刘邦除了自领一路以外,还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攻击北方诸侯,最终让项羽在南北两线疲于奔命。刘秀更是多路进击,几乎同时在进攻赤眉、更始、张步、董宪等多股势力。许多偏师牵扯了对方的发展,事实上,刘秀在平定天下的整个过程中,除了公孙述有一定的对抗能力,其他诸侯几乎都是很快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