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情缘阅读小编为大家带来张柬之藏在墓穴中的秘密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张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年轻时补为大学生,他广泛地涉猎经史书籍,尤其喜欢《三礼》之学。国子祭酒令狐德棻考校课业,知其有才,非常看重他。张柬之进士及第后,曾任许王府仓曹参军。许王李素节的母亲萧淑妃当年与武则天争斗非常厉害,等到武则天成为皇后,萧妃终被幽杀,素节也被出为申州(今河南信阳南)刺史乾封(666-667年)初,高宗又下旨不许素节入朝。
素节作《忠孝论》以自明,作为许王府僚的张束之就上书将这篇文章奏明高宗。武则天看后更加不悦,诬称素节受赃贿,遂贬之为鄙阳郡王,安置袁州(今江西宜春)。捅了篓子的张束之,大概也不得已地回到了襄阳老家,与几个弟弟校雠经史,自得为乐。张柬之兄弟六人,也都不喜竟躁,专心儒业以述作为平生追求。然而好景不长。
咸享四年(673年)的七月到十二月,不过半载景之等三个弟弟先后故去,不久只剩下了张柬之与幼弟晦之侍奉孤母这一下,对张柬之打击不小,而且子侄多人,都要依赖他一个人,生活颇为清苦。就这样过了二十年,之前的事件渐渐地被人遗忘掉了。垂拱三年(67年),63岁的张束之才参加了吏部铨选,授为清源县(今山西徐)丞。县丞,芝麻大点儿的前程,完全不足以让张柬之施展才华。
两年的工夫,他便等不及任满迁官了,迫不及待地想找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武则天这次大开制举,可以说是为他打开了方便之门。制举对应试者并没有特殊要求,无论是白身士人,还是前资官都可以参加。甚至连现任官,都可以应试,只要确有真才实学。在唐代前期,唯一的要求是要有品官推荐保举,这是早期察举制在它身上的一个残留正好,张束之的父亲有一位故友李行廉,在朝为地官郎中(即户部郎中),他便请行廉帮忙,推荐他来参加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的制举考试。
这一年应制举的有千余人,其中既有翩少年,又有张束之这样的喜年战士。武则天大为高兴,美对左右而说:"当年太宗皇帝看见举人络绎而出,说道:天下英雄,尽人我假中。想来也不过今日之盛!"谁知考试结束,张束之却听说自己竟落入下第,心灰意冷,叹道:"这真是合啊!"于是便收拾行囊,准备回襄阳。
这时又传出消息,说武则天看到中第人数很少,认为其中必有遗漏便令凤阁舍人(即中书舍人)刘允济重新试策。不想张束之竟借此东风,自下第被判人甲第,天下第一。武则天更加高兴,遂授监察御史。不过武则天说什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六十五岁的老头,日后竟会与自己有莫大的关系。日后的事,又有谁能预先一一料到呢?不过张束之却在武则天热火朝天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活动中,隐隐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使命。很快,冬至就到了,武则下诏大赦天下,改用周。
以永昌元年(689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随后又造出十二个新字,颁行天下。革唐命,正式称帝,已按照武则天的设计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载初元年九月九日,武则天正式下制改国号为周,以载初元年为天授元年(690年),十二日,遂接受了"圣神皇帝的尊号,降皇帝为皇嗣,赐姓武氏,顺理成章地将圣母神皇的帽子换成了新的圣神皇帝。
为了完成这个角色的转换,她花了多少心血,处死了多少人,没有人能说得清。但是,她知道,会有更多的人反对自己。对付他们,她只有更加强硬;会有更多的官职空缺,会有更多的事情等待她去处理,她只有提拔更多的人才。在这场博奔中,武则天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她永远不可能知道所有人全部的心思。虽然有告密者、知匦使,也是不可能的。形势异常的复杂。载初元年七月,许王李素节也被武则天缢杀而死不过,张柬之仍然在朝中平静地度过了两年监察御史的生活。
毕竟他已是将近七十之人了,没有人会太多在意他:他能有什么作为?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张柬之母亲丘氏病故于家,所以他就守制在家。不过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虽然这件事在当时并没有被人所知。丘氏既终,张柬之便与其弟弟晦之一起营护母亲丧事,将父母合袱而葬,并将诸弟改葬于新置的家族墓地。兄弟二人又请地官郎中李行廉为父母合葬墓撰写铭文,而志文与几个弟弟的墓志铭则由张束之自己捉刀。
然而,正是这几篇志文很值得玩味。张柬之在给父母写的这篇墓志中,称母亲丘氏"以永昌三年九月三日终于私第",又称"府君友人司元大夫李行廉撰铭,张柬之等不敢改易,谨刊李铭。"司元大夫,即户部郎中,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易官名时所改,到咸享元年(670年)即复旧,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则又改之为地官郎中。为何张束之不直书武则天所定的新官名?当然唐人确有这种沿用旧有官名的习惯,我们不可以过分地阐释发挥。但更让人起疑的是"永昌三年"这个纪年。
如前所述,永昌仅用不及一年,便已改元,永昌三年实是天授二年。为何不书天授而沿用永昌年号?大概就是因为永昌是最后一个行用唐朝正朔的年号。奉行正朔,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大问题,张束之竟然如此大胆表明心迹,可能是因为墓志铭很快就会被埋入墓中,外人无从得知。不过,他在次年正月为诸弟所作的志铭却又清一色地书作:"大周天投之三年正月大日"改葬。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变化。至于李行廉的态度我们不得知。张束之只是表示他对铭文"不敢改易,道刊李铭,以存不朽"。
当时,张柬之立即就将那块墓志石埋在父母墓中,因而没有被别人知道,逃过一劫。只是千余年后,襄樊张氏家族墓地被发掘,这几块墓志才又重见天日。我们这才隐隐约约感受到了张柬之的思想变化,他已张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但似乎又在竭力掩盖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