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在历史上有什么丰功伟绩?又该如何评价她的功过

2020年11月24日23:44:49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情缘阅读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主父偃的故事。

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的大臣,出身于今天山东淄博的一个贫寒人家。早年学习长短纵横之术,也就是谋术。后来才开始学习《易》《春秋》和百家之言。

主父偃也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只是一开始不被认为是主流知识分子。因此,在齐国时受到儒生排挤,后来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也不被礼遇。我个人觉得,跟当年的孔子差不多。其实并非他曲高和寡,只是他的所学或者是思想在当时的主流之侧。

没有人愿意和他结交,政治上也受不到礼遇,所以便没什么机会进入仕途。那段时间的主父偃,是比较落魄的。在北边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机会,后来主父偃西行去了京师长安。到了长安后,主父偃找到了卫青。卫青毕竟是汉武帝的小舅子,但是卫青向汉武帝推荐了主父偃好几次,一直也没有个结果。

后来身上的钱都花光了,生存都成了大问题。最后主父偃决定赌一把,那就是直接给汉武帝写奏章。没想到早晨刚刚呈上去,到了晚上汉武帝就召见了他。不得不说,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召见结束后,汉武帝就封主父偃做了郎中,大抵相当于今天中央部委的司长,从此主父偃的好日子便来了。

后来主父偃又写了几道奏章,都得到了汉武帝的欢心,一年内主父偃升迁了四次,被汉武帝破格任用。主父偃最为后人熟知的便是他的推恩令,这一政策也最合汉武帝胃口。主父偃是个人才,是封建帝王需要的人才。可是人一旦得势,大多都会腐败,主父偃也不例外。

主父偃飞黄腾达后,送礼的人就开始络绎不绝了,而他则照单全收。当时的朝臣都畏惧主父偃,所以并没有人告发他。主父偃一开始就是学谋术的,他很会先发制人。可是淹死的往往是会游泳的,主父偃最终还是玩砸了。

主父偃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齐王刘次昌,但是刘次昌的母亲不乐意。于是主父偃为了泄私愤,就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扳倒刘次昌。他先是上书汉武帝,说齐国国富民强,对中央集权威胁很大。后来又将刘次昌和他姐姐的丑事抖了出来。于是汉武帝便派主父偃做了齐国的国相,去监督刘次昌。

主父偃来到齐国,故意跟刘次昌说,他揭发了他。刘次昌一听,结果后来畏罪自杀了。齐王死了,北边的赵王也害怕了。毕竟主父偃曾经在赵国待过一段时间,可谓是备受冷遇。主父偃知道赵王干过一些不法之事,赵王不愿束手就擒,于是先下手为强告发主父偃受贿。

汉武帝一听,当即下令逮捕了主父偃。其实这时汉武帝并没有杀他的心思,可是公孙弘劝汉武帝杀了主父偃。公孙弘是汉武帝时丞相,正式入仕前他是养猪的,可想而知也不是个一般人。结果在公孙弘的劝说下,汉武帝最终杀了主父偃,还灭了他全族。

主父偃风光时,送礼行贿的络绎不绝,没想到被杀后连个为他收尸的人都没有。只有沛郡洨县人孔车,收敛了主父偃一家的尸体。当初汉武帝是何等的欣赏主父偃,慨叹相见恨晚。没想到一旦翻脸,不仅杀了主父偃而且还灭了他全族,真是伴君如伴虎。

主父偃确实有私心,但他始终是一心为汉朝着想的,尤其是他推恩令更是具有时代意义。而害死他的并非受贿,却是后来的丞相公孙弘。力图改革者被灭了族,倒不如四十岁才开始读书的公孙弘,虽然一生平平但却顺风顺水。

总的来说,主父偃是一位难的人才,是封建帝王需要的那种。但是在对待皇室宗亲问题是,他的做法确实过激了些。最后因此被赵王告发,在公孙弘劝说下被汉武帝所杀,虽然有些冤但他本人也是有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