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历史对他的评价是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的理学思想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但是为何后世却有朱熹是伪君子一说?今天情缘阅读小编给大家带来XXX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这要从他的生活作风问题谈起,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人欲”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如私欲、淫欲、贪欲等,这些欲望是要革除的,然而提出这个观点的朱熹,却用实际行动去颠覆了这一观点。
根据《宋史》第三十七卷记载,庆元二年,监察御史沈继祖上奏宋宁宗,说朱熹是个言行不一的伪君子,说他“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家妇不夫而孕”。
意思是,朱熹纳两名尼姑为妾,而且还在儿子死后将自己的儿媳妇给搞怀孕!
这就是南宋历史上著名的庆元党案。
这点可谓让世人大跌眼镜,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在此时已经让世人皆知,然而朱熹却犯这样的错误,实在让人难以琢磨。
还有就是根据《夷坚志》记载,朱熹在担任浙东常平使时,曾巡行台州,因唐仲友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朱熹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
其中第三、第四状论及唐仲友与歌伎严蕊有伤风化之罪,下令让抓捕严蕊,关押在绍兴,施以鞭笞,逼其招供!
然而严蕊宁死不从,此事朝野议论,震动宋孝宗,孝宗皇帝对此十分不满,下令将朱熹调任,转由岳飞后人岳霖任提点刑狱,释放严蕊。
严蕊吃了无限的磨折,放得出来,气息奄奄,几番欲死。
以如此手段对待一个女子,实在让人所不齿。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答案并不是!
首先因为庆元党案后世对此疑惑重重,可能朱熹确实在生活作风问题有些错误,但后世多认为沈继祖以捕风捉影、移花接木、颠倒捏造手法奏劾朱熹“十大罪状”。
庆元党案实际就是朝廷权贵借此对理学掀起了一场史所罕见的残酷清算,这其实就是一场政治案件,也让后人对其真实性有所怀疑。
而且唐友仲严蕊事件后世也多有疑团,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里说“宋人小说多不足信”,并举了严蕊的这首《卜算子》,怀疑“系唐仲友戚高宣教作。
朱熹之所以被冠以伪君子,其实也是和他得罪当朝权贵因而被抹黑有原因!
朱熹为官时十分勤政,也做了不少让人敬佩的事情,朱熹初入仕途时就向孝宗皇帝提出反对和议,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
这就直接得罪了主和派的当朝宰相史思退,所以朱熹未能受到重用。
在乾道四年,崇安发生水灾,朱熹力劝豪绅发藏粟赈饥,还向官府请贷粮食六百斛散发于民,拯救了不少受饥荒的灾民性命。
在后来土地兼并之风盛行,官僚地主倚势吞并农民耕地,阶级矛盾激化,为此朱熹提出一些列减轻农民负担的主张。
但因为触及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因而未被采纳,而且还得罪了一大批地主阶级。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朱熹还提出通过匡正君德来限制君权的滥用,在君主专制制度盛行的时代,敢提出限制君权这哪个皇帝能接受?
这自然引起宋宁宗和执政外戚韩侂胄的不满,因此朱熹就光荣离职了。
不久就发生了庆元党禁,也就开始有了对朱熹生活作风的挖掘。
如此看来,朱熹之所以会被后世一些人认为是伪君子,其原因也正是和他得罪当朝权贵,再加上其生活作风也许有些小问题因而引发政治斗争所放大问题化所导致。